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以许昌学院为例

2023-06-05郭卫芸沈会焘郑恩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0期
关键词:许昌专业学位导师

郭卫芸,沈会焘,郑恩伟

(1.许昌学院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河南许昌 461000;2.许昌学院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河南许昌 461000)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能够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丰富学科建设内涵,在学科平台的搭建、学科队伍的汇聚、学科研究成果的产出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22 年,教育部公布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相关数据显示,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已经从10 年前的35%增加到58%,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地方性高校需顺应时代要求,与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主动开展合作,紧密结合当地主体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河南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本科高校和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许昌学院聚焦产教深度融合,科教精度融汇,紧密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在特色专业群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区域文化传承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探索应用型大学建设。许昌学院依据地方产业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凝练重点建设专业学位点,长期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而且,许昌学院非常重视联合培养研究生系统的构建,通过高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结合科学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管理,确保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创新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1 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系统构建

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具备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是衡量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2]。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实践与创新教育,培养过程更注重实践性、学术性、职业性[3]。许昌学院以“开放、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双联合”培养,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提高师生的实践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和多导师分阶段联合指导,有效促进研究生理论学习、科研及企业实践活动的深入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培养过程紧密依托企业资源,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主营业务,打通“课程学习—校内平台实验—校外基地实践—项目研究—论文写作—企业应用”路径,有效实现了“产学研教科创一体化”的整体性推进;通过开发“启发—兴趣—参与—主导—实战”的创新性项目式训练模块,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效实现校校、校企资源共享,促进各方在就业招聘、科学研究、成果转让、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时代背景下,长期以来实行的单一导师制已经无法适应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4]。因此,许多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院校多采用双导师制,即本院校导师任第一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企业或研究院所的导师任第二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然而,由于校内外导师岗位管理、培养质量管理与评价制度尚不完善,尤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阶段对校外导师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致使校外导师在研究生相关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开展、研究论文题目审定、中期检查、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等环节存在“缺位”现象,表明当前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之处。另外,作为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还存在导师队伍须由联合培养单位认可等问题。因此,此类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问题更加突出。

许昌学院为了有效促进本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提供基本的人才保障,积极探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首先,依托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打造“双师双能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双百工程”是许昌市委市政府与许昌学院共同实施的一项人才项目,学校选送教师到地方政府部门、机关事业单位、产业集聚区的重点企业任职。同时,吸引地方产业中具有较高专业造诣及较多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已有近200 名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到对口专业二级学院承担教学任务,许昌学院有150 余名教师到许昌市(县)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任职或挂职锻炼。“双百工程”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学校、政府和企业相关人才资源和需求的对接,从组织的角度解决了因单位不同、目标不同导致的研究生导师“缺位”问题。其次,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许昌学院本着“突出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培养质量”的原则,着力打造“教授引领创新、高工指导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协作机制。同时,从严格导师遴选、开展导师培训、贯彻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平台、设立奖励机制等方面积极开展导师队伍建设工作[5]。再次,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团队指导。每一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至少包括3 人,分别来自外校、本校、企业,其中大多数本校的指导教师还紧密依托“创新科研团队”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3 名指导教师组成的“导师团”定期召开组会,讨论决定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问题[6-7]。目前,学校共有109 名具有教授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被聘任为研究生导师,其中3 位具教授职称的教师被聘任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实际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的企业导师有85 人,明确了对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任务。最后,许昌学院明确本校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通过举办业务研讨会、做专题报告、聘请经验丰富的导师举办讲座等方式探索常态化、体系化的导师培训工作,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开阔导师的视野,提高导师队伍的指导水平。

3 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2020 年9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不把已获得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前置条件。”[8]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以下简称“联培基地”)的建设方式包括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校所联合等,通过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有效将产业发展的问题导向、企业运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创新能力发展结合。“联培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必由之路,也是各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非常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各学校“联培基地”的有效运作情况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却有差异。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联培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缺乏长期有效且具体细化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部门为了推动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发布了相关政策,但是以指导性政策为主,大部分政策缺乏长期性和具体执行细则,无法有效解决在“联培基地”运转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知识产权、收益归属等问题[9]。其次,“联培基地”运作与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脱节。企业和科研院所都具有各自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模式,很难因研究生联合培养做出根本性调整,且当前部分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不灵活,研究生课程的开展、实验室研究环节均有局限性,二者难以有效协同[10]。最后,研究生导师队伍人员管理难以一体化推进。校内导师不能随时进入“联培基地”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而“联培基地”的企业与研究院所导师也无法深入了解学校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工作,同时,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目标管理,研究生校内指导教师、“联培基地”的企业与研究院所导师无法进行良好的协作。

基于以上问题,许昌学院积极探索,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校地共建领导机构,有效优化了外部环境,畅通与行业企业沟通的渠道,激发了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成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引领、企业参与、校地互动的新型协作关系[11]。许昌学院与许昌市50 多家骨干企业联合成立了科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而且,许昌市政府设立了校地合作专项资金,每年拿出1 0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地方企业与学校开展协同创新。第三,按照“面向地方、贴近产业、集群发展、培育特色”的指导思想,许昌学院围绕区域重点产业链打造重点学科群,构建对接区域产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第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突出了行业参与,许昌学院要求各专业在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必须联合“联培基地”导师,有效提升企业导师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参与度。第五,“联培基地”与学校互派教师进入对方单位任职,工作成效接受本单位和对方单位的双重目标考核。

4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

4.1 成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

许昌学院与合作院校以及企业联合成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合作方选派相关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基地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制定基地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基地相关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并实施监督,负责基地建设与运行,聘任导师、研究人员,建设创新团队,建立与管理基地建设档案,协调处理基地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等。

4.2 制定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从制度建设上确保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许昌学院分别针对研究生导师的相关工作、研究生在学校和创新实践基地学习和生活的相关内容,制定了《许昌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教学工作管理办法》《许昌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许昌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和《许昌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奠定了制度基础。多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一直得到了良好的贯彻和执行。

4.3 通过协议明确合作双方的职责

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时,学校应与合作企业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具体职责和权利[12]。例如,许昌学院主要负责“联培基地”建设的规划与组织实施、研究生培养经费的安排、有关管理办法的制定;与“联培基地”依托单位协调工作,负责“联培基地”导师遴选、培训、聘任、考核与管理工作;选送研究生到基地培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并督促研究生在“联培基地”实习、实践期间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劳动纪律等管理制度;与上级主管部门、研究生联合培养院校联络,及时总结汇报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工作,为基地导师和管理人员发放工作津贴。合作企业主要负责组织实施“联培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制定有关管理办法,落实“联培基地”管理的具体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基地导师队伍的建设,与学校共同进行导师队伍的考核与管理;负责研究生在“联培基地”期间的日常管理,安排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等。

4.4 对研究生导师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学校对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工作要严格把关,研究生指导教师必须先通过本校遴选,再被推荐至联合培养院校,且须通过联合培养院校的正规遴选程序,才能入职[13]。其次,研究生的入校、培养计划制定、开题、论文提交、答辩等各项工作均需导师签字并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备案,方可执行。最后,研究生课程的开设须通过相关学院和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共同组织专家审定,课程必须有行之有效且具有明显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向的教学大纲及完整课件等相关材料,方可实施[14]。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督导,对每一门课程进行监控,违反课堂秩序的情况将被及时纠正和处理。

5 结语

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的联合培养工作,能够有效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目前,根据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许昌学院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实际,确定了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体系,支撑服务地方重点产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紧紧围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创新与实践相长”,积极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专业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许昌学院有效锻炼了指导教师队伍,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学校顺利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授权资格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许昌专业学位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初到许昌
许昌诗群
V eraW an g
导师榜
许昌青春诗会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