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组织方式研究

2023-06-05侯利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精准教学精准思政

侯利平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组织方式研究

侯利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精准教学是思政课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的需要,对于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更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效果。针对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思政课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进行培训,构建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推进教学精准供给,实现思政课精准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组织方式;高职院校

精准教学(Precision Teaching)是Lindsley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Skinne的行为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精准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预期目标的教学过程。精准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学对象(学生)个体差异的背景下,通过采用科学的教学组织方式,帮助全体学生在各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经历、认知结构、知识基础个体差异明显的背景下,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精准教学组织方式,实现精准教学,对于保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施精准教学是思政课教育的本质要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再一次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2]可见,在思政课教学中实施“精准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是保证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需要。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目标的统一性,教育对象个体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的差异性,要求实施精准教学。

(一)思政课教育目标具有统一性

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党函〔2019〕90号)明确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目标非常明确。同时,每一门思政课都制定了课程标准,有统一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些目标对所有学生而言是统一的,即每位接受教育的学生在学习一门思政课时,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算是学习成绩合格。思政课教育目标的统一性,要求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思政课教师努力在教学工作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促成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思政课教育对象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尽管高校在招生录取时有统一划定的分数线,且部分专业规定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但相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说,学生的个体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的差异性还是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尽管有统一的录取分数线,但事实上,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据调查,湖北省某高职院校2022年专业招生录取分数平均分差为73.3,其中招生人数较多的某学院录取分数差达185.3,全校录取分数差达241。若不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来源:普通高中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他们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思政课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普通高中阶段开设的“思想政治”必修课主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同时围绕“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等内容开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在普通高中阶段,学生选修的思想政治课程存在明显差异,且在高考中,有些学生选考了历史和思想政治课,有些学生则未选考历史和思想政治课,导致即使都是普通高中生源,学生们的思政课知识基础依然存在较大差异。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开设的“思想政治”必修课则主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时围绕“时事政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等教学内容,开设思想政治选修课程,与普通高中相比,其思政课学习内容存在明显差异。

可见,一方面,由于诸多原因,学生的思政课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统一的标准。如何在知识基础差异明显的情况下,有效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国家的要求,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思政课教师都要研究的重大课题,而精准教学显然是最优选择。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其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在进行认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高职院校在精准教学组织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对在思政课中实施精准教学的重要性明显存在认识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班子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思政课课程设置、课时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比较规范,也在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但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还是思政课教师,对在思政课中实施精准教学的认识还是非常不到位。一方面,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对于教学管理人员来说驾轻就熟,且能基本满足日常教学管理要求,无论是教学安排、工作量计算,还是教学评价,都能基本应付,在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精准教学,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组织管理、还是工作量计算、教学评价,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事物,都需要新技术、新平台作支撑,需要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建立起能支撑精准教学的数字化工作平台、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更不用说为思政课教学建立专门的教学支撑体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都是在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教学中成长起来的,习惯于传统教学组织方式,尽管也能意识到精准教学的好处,意识到现有教学组织方式存在不足,但总觉得问题不大,认为只要多付出一些,教学效果还是能保证的,同时对于精准教学理念不了解,对精准教学的组织方式、技术手段不熟悉,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存在畏难情绪乃至抵触情绪,阻碍了精准教学的组织和开展。

(二)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简单粗放

由于认识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组织实施中,基本上忽视学生思政课知识基础状况,在教学安排时,没有区分学生的生源状况和知识基础,进行混合编班。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思政课教学班,既有普通高中生毕业,也有中职学校毕业生;既有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选考了政治科目的学生,也有未选考政治科目的学生;既有高考成绩接近本科线的学生,也有高考成绩比较低的学生。这给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同一个课堂上,无法真正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索然无味,另一部分学生则觉得教学内容太过复杂、如听天书,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而思政课教师面对这种混合编班的情况,也没能区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有意无意中忽视学生思政课知识基础状况,实施无差别教学。显然,这种粗放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是无法落实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要求的,也无法实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三)思政课精准教学组织管理平台缺乏

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方面看,基本能满足思政课精准教学管理需要,但用于思政课教学组织的信息化平台则显然功能不足。当前,思政课教学主要采用普通的信息化教学组织平台,如职教云、学习通、蓝墨云班课、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微信群等,这些平台在一般教学组织中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对于信息化要求更高的精准教学来说,其功能明显不足,且市场中缺少具备对学生学习生活信息自动挖掘、收集、分析、处理,进而能自动精准识别学生学习需求、精准评估教育效果、精准推送教学资源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四)思政课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明显不足

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教学,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教学驾驭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能运用网络工具熟练地挖掘数据,高效地筛选、整理、分析数据。而思政课教师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信息处理能力无法适应精准教学需要。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精准教学组织方式探索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实施精准教学,在教学组织层面,主要应从加强教师教育能力培训、构建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教学平台、推进教学精准供给等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

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实施精准教学,必须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思政课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在精准教学理念、数据挖掘处理能力、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有所提升,以满足精准教学的需要。

首先,树立精准教学理念。通过培训,重点是使思政课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转变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观念,增强他们在高职院校中加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精准性、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要克服怕麻烦的思想。精准施教对于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来说都是一件比“大水漫灌”的教学“更麻烦”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和教师不怕麻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供给。二是要树立质量意识。要让思政课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明确,在思政课中实施精准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式;采用传统教学尽管也能够完成授课任务,但教学的针对性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教学目标难以真正达成,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通过实施精准教学,可以精准识别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有助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次,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是信息化时代实施精准教学的基本能力保障,只有思政课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具备了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精准教学才能正常进行。一是要提高运用网络进行数据挖掘、数据收集的能力;二是要提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能力;三是要提高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能力;四是要提高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数字化资源批量精准推送的能力;五是要提高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掌握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大大提高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工作效率,使思政课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从用纸笔、问卷、表格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再次,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与传统“大水漫灌”式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相比,精准教学对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要求更高,它要求工作更精细、更繁琐,更强调规矩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付出会更多,因此,精准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实施精准教学、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的特殊意义。二是要增强敬业精业乐业意识,明确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实施精准教学是思政课教师落实职业道德规范的表现,是落实党对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基本要求的体现。三是要树立大数据道德观念,明确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行为偏好。由于会涉及学生个人隐私,应提高数据安全意识、数据责任意识、数据保密意识,防止数据滥用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造成伤害。四是要树立大数据法治观念,明确教学信息的收集、处理、运用、公开是存在法律边界的,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而必须增强数据使用边界观念、数据保密观念、数据收集途径合法性观念、数据利用无害性观念、数据公开程序规范性观念。

(二)构建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构建功能齐备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是信息化背景下实施思政课精准教学的基础条件。适应精准教学的教学平台,应具备基本的教学组织管理功能,同时还应具备学生信息收集、分析功能,教学资源精准推送功能,人机交互协同功能,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功能。

首先,利用人工智能多模态分析技术,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挖掘、收集、分析。对学生学习状况、认知结构、认知习惯、思想状况进行的准确定位是思政课实施精准教学的依据。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数据挖掘,获得的单个信息往往是学生在单一时空中的言行记录,即一系列碎片化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就是要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自动形成对学生的精准画像。这就要求构建的教学平台具有广泛的数据挖掘收集功能和精准的数据分析综合功能。一是要建立多维度的数据挖掘收集体系,“构建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一体化数据平台,汇聚学生全方位实时数据轨迹,为人工智能多模态分析提供数量充足、有效联结、实时更新的数据资源。”[4]利用教学平台,建立学生情况数据库,尽量使收集到的数据覆盖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方面,为开展对学生的精准画像提供动态数据支撑。二是要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建成多模态分析的数据模型,“建立外在行为表现与内在思想动态、实时思想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向的相关关系,并由此进一步揭示其因果关系,把握学生思想发展规律。”[5]在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画像定位时,要注意实现校内各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联通,实现信息共享,从多个维度形成全方位、全样本的立体化分析结论,为实施因材施教、精准教学提供依据。

其次,利用现代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推送。精准教学贵在精准,贵在改变过去那种“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思政课作为公共课,教学具有对象杂而多的特点,这意味着每位思政课教师对应几百甚至上千千差万别的学生,运用传统方式实施精准教学供给基本不可能完成。只有建立起具有教学资源批量精准推送功能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思政课精准教学才有可能实现,而实现教学资源精准推送的技术基础就是人工智能算法。其技术路径是:通过多模态分析,对学生学习状况、学习需求、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画像;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按照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状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给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教学反馈体系实现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分析,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并动态优化学习方案。

第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思政课精准教学,一方面是教师进行精准教学供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主动获取。比较起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主动获取教学资源,是更有效、更经济的精准教学。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5]也就是说,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中设立智能教育助理,开展人机交互,促进学生主动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定制化学习,其主体地位得以凸显。智能助教课前利用考勤系统组织学生签到,利用教学平台根据学生情况向学生推送优质课件材料,组织自动化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课中组织学生开展实时互动,根据教师要求和学生情况组织课堂讨论、问答;课后协助教师布置、批改作业,根据学生的情况推送相应的课后测试和补充习题,并提供辅导答疑。

第四,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捕捉动态数据,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精准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精准评价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内在要求,只有在精准评价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教学,促进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思政课教学目标主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的目标,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侧重于知识目标,因手段缺乏,对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的达成状况基本没开展准确评价。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精准教学评价。通过分析学生学业成绩、课堂表现、课后练习等多维度数据实现对知识目标达成度的评价;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潜藏的规律和价值,实现对学生价值观、道德修养等素质教育目标和创新能力等能力目标达成度的评价。

(三)推进教学精准供给

实现教学精准供给是精准教学组织的具体实现方式。实现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主要应从精准掌握学情、精准供给教学内容、精准实现与专业相结合等方面下功夫。

首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精准画像功能,精准掌握学情。新生进校后,应组织一次对学生思政课学习情况的摸底调查,摸清学生在中学阶段思政课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学习习惯、认知习惯。每次上课前,要对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本次教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次教学相关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相关理论应用能力状况和兴趣偏好。

其次,开展“分类”“分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为方便精准教学,思政课教学要打破自然班限制,根据学生的来源开展“分类”教学。可以分成三大类:选考政治的普通高中生、未选考政治的普通高中生、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针对不同类的学生原有的思政课知识基础开展集体备课,分类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供给。同时,根据学生的思政课知识基础,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分层”教学,实现教学资源供给内容、形式、节奏的分层化,有针对性地推送教学内容。

再次,坚持思政课理论联系专业实际,实现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是组织思政课教师相对稳定地承担相关专业群的思政课教学。一方面参与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集体研讨,为专业课程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供思路、内容等方面实施建议;另一方面,了解专业群相关基础知识、行业发展历史,与专业课教师相互协作,收集与专业群相关的教学案例,建立专业群思政课教学案例资源库。二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专业调整教学案例,增补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利用行业相关发展历史、相关案例进行讲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1]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 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

[3]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19-09-03) [2023-05-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909/t20190916_399349.html.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9-09-03)[2023-05-25].https://www.gov.cn/zhe 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

[5]操菊华.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图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4):141-147.

G424

A

1672-1047(2023)05-0073-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3.05.19

2023-09-06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模式研究”(2020826);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模式研究”(2019C2041109);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融通育人机制研究”(2022C2041117)。

侯利平,男,湖北蕲春人,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叶华光]

猜你喜欢

精准教学精准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敢问路在何方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