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2023-06-05雷荣华刘馨刘峭峻
文/雷荣华 刘馨 刘峭峻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5个大类。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创新能力持续强化,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广州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推动广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广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 国内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1.1 各国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部署,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发展时期,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布局和创新突破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发展、赢得主动的普遍选择。美国出台《国家数字战略》、“人工智能计划”等创新型政策,以巩固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欧盟实施“数字化工业计划”“人工智能发展计划”等,不断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的投资和研发力度。日本政府推出“人工智能战略”“5G 战略”“数字日本战略”等,致力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与应用,推进产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韩国通过《税收特例管制法》,将显示技术从法律上明文列为国家战略技术,拟投入4200亿韩元规模的科研资金用于信息技术设备升级。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纷纷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2021年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规模达9.9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82%;全球软件行业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大数据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821.9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133.5亿美元。
1.2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加快突破重点产品
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逐步发展扩大。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分别超出工业、高技术制造业4.0%和0.2%,实现营业收入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8%,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高8.5%。2022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达3242亿块,出口金额10254亿元,进口金额27663亿元;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近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全国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实现业务收入3072亿元,同比增长32.4%。此外,在产品研发方面,诸多世界首发消费电子产品陆续问世,包括全球首款消费级可折叠柔性屏手机、全球首款叠屏电视、全球首台卷曲屏8K 激光电视、全球首款4K 240Hz 曲面电竞用显示器、全球首台5G 笔记本电脑等。
2 广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1 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广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持续发力。2022年广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584.32亿元,较2019年增长426.79亿元,增速达36.87%;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较2019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中的显示器、智能电视产量分别增长19.4%、84.0%,全年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12.4%。全市累计建成5G 基站7.38万座,数量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建成华南唯一、全球25台之一的国际IPv6根服务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此外,广州在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建设成果显著,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接入二级节点和标识注册量居全国前列。
2.2 重点产业项目加快落地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措施》《广州市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广州市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政策的出台实施,集成电路、软件、区块链、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领域多个重点项目加快落地。乐金显示、超视堺、华星光电等百亿元级超高清视频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广州获批建设全省唯一省市共建超高清视频(4K)产业基地;粤芯12英寸晶圆制造项目、中车时代半导体IGBT 项目填补了广州市芯片制造空白;广东芯聚能半导体项目碳化硅主驱模块正式成为量产乘用车的配件;芯粤能碳化硅功率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加快。
2.3 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拥有6个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3个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10个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8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类)、25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共约440个研发平台,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广东聚华印刷及柔性显示中心的大尺寸显示屏印刷制备进度世界领先,打造了首台国产“5G+超高清”转播车及国内首个超高清视频产权交易平台、国内首款自主创新的高动态范围视频标准——“菁彩HDR”。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多个平台相继落户广州。
2.4 细分领域核心优势凸显
新型显示方面,广州显示模组市场占有率、4K板卡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4K 电视产量全国领先,在前端摄录系统领域实现多项全国首创、世界领先;集成电路方面,泰斗微电子是国内首个集成射频、基带与闪存“三合一”解决方案的厂家,广州润芯的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各项技术指标和销量全国第一;新一代移动通信方面,京信通信引领全球小型化多制式基站天线技术,移动通信天线产能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工业互联网产业方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落户广州,海尔、机智云、中船互联等30余家工业互联网平台集聚广州开发区;区块链方面,根据《2022年中国城市区块链综合指数报告》,广州发展实力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2.5 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截至2023年4月,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达22.2万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99户,专精特新企业67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2022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数量是2019年的2.36倍,占全市企业总量的比重较2019年提升1.8个百分点,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3万项。在广州百强工业企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占据16席。网易、津虹、唯品会、三七、虎牙、多益、趣丸、荔支、世纪龙等9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数量居全国第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强化,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奥翼电子是全球两家电子纸显示器供应商之一;京信通信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多次打破欧美企业技术垄断,在小基站、直连式存储(DAS)直放站、基站天线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居领先地位。
3 广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存在问题
3.1 产业链基础核心环节薄弱
经过多年发展,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底层软件架构、上游关键元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依然严重依赖国外。在软件领域,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市场主要被微软、IBM、甲骨文等美国企业占据,国外产品占据超过90%的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约50%的数据库和中间件市场份额;在电子信息领域,广州上游关键元器件、材料、设备等短板问题突出;在超高清领域,高性能存储芯片、超高清图像传感器等关键核心元器件的技术仍待突破,蒸镀OLED 材料、印刷OLED/QLED 材料、氧化物TFT、玻璃基板等产品国产化程度较低;在通信领域,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基带芯片、数字信号处理(DSP)等核心领域对外依存度高;在区块链领域,底层架构自主性不足,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国外开源软件项目。
3.2 产业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虽然较快,但在产业规模、创新产出、龙头企业数量等方面仍与深圳存在较大差距。2022年,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584.32亿元,约为深圳(5811.96亿元)的四分之一,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根据智慧芽专利检索平台的检索结果分析发现,广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专利授权量低于深圳、东莞、佛山等省内其他城市,创新产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几年,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缓慢,占全市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比重逐年下降,从2019年的23.0%下降到2022年的18.6%。龙头企业能够为产业链导入流量、用户、应用等大量资源,如深圳有华为、中兴、腾讯等大批龙头企业,形成以领军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的格局,而广州虽有网易、微信、酷狗、唯品会等领军企业,但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对产业的整体带动作用相对有限。
3.3 产业高端人才缺口严重
新一代信息技术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人才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成为我国乃至各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一项对1313家广州企业开展产业人才专项调查的问卷数据显示,超七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认为行业最紧缺的人才是高技能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及专业研发人才,新型显示、通信、5G、大数据等领域企业反映高端人才招引困难;91.6%的企业认为引才聚才的主要困难是人才成本过高或人才留不住,由于薪酬待遇、平台发展等因素,高端人才更愿意去华为、腾讯、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这也导致在用人方面,44.4%的企业认为当前本单位存在人岗相适度不高的问题,对现有人才情况满意度较低。
3.4 产业基金支撑力度不够
近年来,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与北上深等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据PEDATA MAX 数据库的数据,2022年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生投资事件为172起,投资总金额达147.62亿元,远低于北京(683起,691.19亿元)、上海(537起,719.94亿元)、深圳(587起,434.0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在穗投资电子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物联网领域的基金机构594家,远低于北京(3526家)、上海(2885家)和深圳(2317家)。
4 对策建议
在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广州应紧抓发展机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加快集成电路、软件、新一代通信、量子信息、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布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壮大龙头企业矩阵,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引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4.1 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强化平台载体支撑
着力补强产业链基础薄弱环节,强化集成电路、软件、新一代通信、量子信息、区块链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重大产品、核心设备、原材料等开展技术攻关,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加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可卷绕大尺寸印刷OLED 等工程化技术研发。加强广东省超高清视频前端系统创新中心建设,推动超高清视频领域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及标准的应用推广。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联合体,着力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共性技术平台等。
4.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实力
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创新联动,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技术转化,加快建设一批优质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平台,形成高效协同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建立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制定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行业分规模档次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培育库,推动一批企业新建入统、小升规、规上市,全力培育打造一批研发投入高、全球化布局、品高价优的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实力。
4.3 发挥平台磁吸效应,壮大产业人才队伍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领域人才需求,依托创新平台、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等,面向海内外加大优秀企业家群体、产业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引进力度。联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建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的机制,培育产业技术型人才,形成结构合理、层次丰富的人才梯队。办好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等重大产业交流平台,稳步推进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建设,发挥重大平台的人才磁吸效应。推进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区块链企业入库和拓展应用场景,带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
4.4 加强产业投资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的作用,鼓励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倍增行动,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利用好“双区”驱动机遇,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若干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构建开放型发展格局,借鉴北上深等先进城市经验,与先进地区加强沟通交流、扩宽合作领域,促进产业与资本高效互动,共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联合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