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说明文写得生动有趣
2023-06-05李仰臣张静
李仰臣 张静
叶圣陶先生曾说,“说明文不一定就要板着面孔说话,未尝不可来点风趣”。因此,我们在介绍事物的形态、性质、种类等知识,还要注重其生动性和趣味性。
一般来说,如果想让说明文更有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变换角度,生动盎然
我们在介绍某种事物时,不妨通过“自述”的形式来介绍其功用、特点等,或者通过此物与彼物之间的交流来说明,这样就能使文章更生动,增强其趣味性,让读者眼前一亮。比如田元富写的《蝙蝠的自述》一文,通过自述的方式让蝙蝠“现身说法”,依次介绍与蝙蝠出生、成长、生活习性、捕食的本领及飞行技巧等有关的知识,还介绍了蝙蝠对人类的益处。请看其中一个片段:
另外,我还想悄悄告诉一个秘密。我的视力很弱,不管离我多近的东西我都不易发现。然而,我的听觉极为敏锐,可以弥补我视力不足的缺陷。当我展翅高飞的时候,喉内能发出一种超声波,当这种特殊的声波遇到昆虫或其他障碍物时,就会迅速返回,我根据耳朵接收到情报,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昆虫的方位及距离。于是我就轻装出发,直奔目标,瞬间便可凯旋。人们常常把我这种探测物体目标的方式叫做“回声定位”。这一点也让我的同行们望尘莫及。
这段文字讲述了与超声波有关的知识,生动活泼,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使人有一种亲切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旁征博引,内涵丰富
在说明文中引述与说明对象相关的故事、神话、传说,或用诗句、谚语、俗语等对说明对象进行辅助说明,不仅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还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表现力。比如向读者介绍蜘蛛时,开头可引用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这样使内容显得新颖别致,不仅可以描述清楚蜘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还使全文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又如张姞民在《太阳》一文的开头引用后羿射日的传说,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太阳离地球很遥远。再如《宇宙生命之谜》一文的开头,是从古代神话谈起的: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人间”和“天堂”。于是,便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嫦娥奔月、仙女下凡,以及与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有关的故事……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天上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从神话写起,既能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又能让直白的说明文具有一丝神秘的色彩,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巧用描写,跃然纸上
干瘪的语言常让读者生厌,而生动的语言定能打动读者。为了更好地凸显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对其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进行描写,当然,也可以从侧面写出其特点。比如布封在《松鼠》一文中是这样描写松鼠的外形的: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清秀”形容松鼠的面容,用“闪闪发光”形容松鼠的眼睛,让人心生喜爱。特别是将松鼠的尾巴形状写成“帽缨”,突出其尾巴的美丽,让人生出联想,获得一种美感。而在描写其用途时,称它可以“一直翘到头上”,便于“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了松鼠尾巴的奇特。这样写不仅饶有趣味,还增强了说明效果。
四、妙用修辞,生动形象
说明语言除了要求准确和严密,有时为了达到生动、形象、有趣地说明事物的目的,激发读者的兴趣,还可以恰当地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使深奥的内容变得浅显。
比如B.沃德和R.杜博斯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是这么介绍地球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巧妙地把地球比作茫茫宇宙里的一叶扁舟,突出了地球的渺小。本文中还有句文字:“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这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地球以人的品格,形象地说明了地球如母亲般养育着人类,赞美了地球无私奉献的精神。
又如茅以升在《赵州桥》一文中,如此介绍赵州桥桥面两侧的栏板上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纏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这段文字使用排比句式,呈现出赵州桥栏板上千姿百态的图案,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技艺。
五、语言幽默,妙趣横生
在介绍某种事物或说明某种事理时,如果能使用幽默的语句,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使其在轻松的气氛中加深对说明对象的印象,便于读者理解。
比如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如此描写蝗虫被捕杀时的情形:“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小命休矣。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作者说被螳螂捕杀的蝗虫“小命休矣”,读来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又如朱相远在《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中如此谈论植物的自养:“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也许有人怀疑,这莫不是要制造汽水了?”第二句看似节外生枝,实则把人们熟知的事物和所说明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对比,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显得幽默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