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宫开展“社会大美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3-06-04朱刚
朱刚
2022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实施三大计划,分别是“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和“社会大美育计划”,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充分彰显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和暖的表情。今年,包括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在内的5家市级国有美术馆合力打造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的上海“国有美术航母”,全力推动上海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打响“上海美术”“上海文化”品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社会大美育”,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社会大美育”课堂是市文化和旅游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被列为2023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美术馆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旨在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在美术馆开展社会公共美育教育,是基于艺术空间、艺术展览和艺术作品,为人们提供艺术欣赏、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服务,以情感传达、艺术普及和文化传播为目的。沉浸式系统性的美育推广,是美术馆空间中最为有效的传达方式,因为它为公众预设了某种文化视野,能够有效地通过亲近艺术建构文化主体性。美术馆不仅被视为学校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辅助,还应该是人们终身文化学习和整个社会美育教育的参与者和承担者。
中华艺术宫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无论从内在的专业学术定位,还是面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的基本职能,都应在“大美术馆计划”的新征程中,以勇当排头兵、先行者的态度,通过合纵连横,整合资源,打造海派美术新殿堂,从展览策划、公共教育、文创服务等全面提升美术馆实现“社会大美育”的教育职能,开展艺术服务大众和文化传播的综合实力。
“何谓海派”系列展览是以中华艺术宫为核心的上海“大美术馆计划”成功整合上海美术资源的典型案例。“历史的星空”中的展品超过90%来自上海博物馆、朵云轩、上海文物交流中心等各家典藏精品,大家手笔令人目不暇接。“艺术百年·光风霁月—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特展”是“何谓海派”系列的第二个重磅特展,聚焦“海派”引发的百余年来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的演变。展览再次有多达83件展品来自上海各大国有市级、区级美术馆、美术专业单位和团体,还包括来自民营美术馆和私人收藏,再次体现出以中华艺术宫为核心的“大美术馆计划”通过资源配置引领海派美术发展潮流的能力。中华艺术宫基于馆藏特色、研究资源,围绕“何谓海派”系列大展,邀请艺术家、专家带来海派专题讲座,从展览、作品、美术史延伸到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让观众能更好地读懂展览,从侧面对“何谓海派”这一主题做出阐释和补充。此外,美术馆公教部结合馆内“中华创世神话”展览,举办各类艺术体验活动,包括现场临摹、岩彩绘画体验等。现场绘画的临场氛围感,让许多学员和亲子家庭获得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
在“社会大美育计划”的推动下,中华艺术宫进一步调整了美术馆公共教育战略规划,并努力加大实施力度,拓宽辐射广度,发掘内容深度,全方位推进社会美育建设。艺术宫在秉持“职教引领、普教推广、高教深化、社教渗透”公教服务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各大、中、小学和社会机构深化“文教结合”的深度合作。其中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双方共同主办的“2022风自海上—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与2022“上海设计‘10×10全球大奖展”在艺术宫同时开幕。双方还在艺术宫合作设立了“上海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不仅为培养青年策展人搭建了崭新平台,也象征中华艺术宫在实践“打造上海青年美术家施展才华的大舞台”理想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中华艺术宫曾与华东师范大学开展合作,探索美术场馆与高校的联动机制建设,围绕“做一个合格师范生”所应具备的艺术常识和综合人文素养,尝试结合学分制开设艺术宫现场美术赏析课,邀请艺术家为高校生开设艺术专题系列讲座,以此鼓励高校学子走进艺术宫,提升自身修养。馆校双方还针对高校《社区与艺术场馆教育》专业课程,探索校外艺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教育模式。在美术馆为学生开设公共教育形式、特色、流程等相关专业辅导课,双方共同探讨社区公共教育研究课题和实践项目,帮助学生在馆内完成项目实施和课题研究。后续,艺术宫还将和各大知名高校联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美育共建。
中华艺术宫作为首批70家“社会大美育课堂”的实施单位之一,自项目启动以来,整合藏品、展览、教育资源,已陆续开展并计划推出艺术欣赏、艺术讲座、体验工坊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美育活动和文化服务,多平台联动,多渠道辐射,力求做到为民办实事,助力社会大美育创新发展的新格局与新风尚。
“美术馆现场教学课”系列课程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发挥国有美术航母引领作用,面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各年龄段开设的美术公共教育特色课程。旨在整合艺术宫优质资源,开展以美术馆为第一教学场所的美育课程,引领青少年探索艺术、品读经典、参与互动,近距离体会美术原作的力量,感受艺术的非凡魅力。2月15日开学第一天的首场“美术馆现场教学课”由中华艺术宫和虹口区教育局共同合作策划,7堂别开生面的现场课程,紧紧围绕“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成果展”“艺术百年·光风霁月—上海近现代美术作品展”的主题作品,共迎接了400余位中小学生参加,同学们兴奋地徜徉在国家级美术殿堂的浓浓艺术氛围之中。后续将有更多的广大中小学生,常态化地走进艺术宫开展现场教学。
中华艺术宫是我市首批“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文化艺术体验站点”,十多年来坚持为广大市民提供艺术教育公开课、文化志愿者体验日、名家名作导赏、亲子艺术体验等服务项目。去年配送的各类讲座和艺术体验活动,让中华艺术宫荣获“2022年度优秀站点”称号。如今,凭借国有航母的平台优势,艺术宫必将在推进我市社会大美育的服务中起到“社教渗透”的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艺术宫今年还将围绕“社会大美育课堂”打造全新公共教育品牌项目“中华艺术宫大家说”,力邀艺术大家和相关各领域的大师名家,联合各大艺术机构和专业院校,为观众呈现高端讲座、专题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市民呈现缤纷多彩的文化盛宴。此外,在今年的上海市民文化节“文化服务日”期间,艺术宫将推出首期“原作客厅”沙龙活动,举办将科普与艺术相结合的“纸艺模型手作”体验等美育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验。
作为全国最早设立美术馆专职教育职能部门的上海美术馆,践行社会美育职能始终伴随着美术馆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2012年10月,上海美術馆搬迁浦东世博会中国馆原址,并更名为中华艺术宫,使其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拓展公共教育理念,打破“美术教育”的局限,向综合艺术呈现和文化传播方向发展,努力探索“社会大美育”的新模式。长期开展美术馆社会美育教育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美育并非一蹴而就,美术馆也并非“酒香不怕巷子深”,场馆方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自身优秀,将大众美育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使命,持之以恒地贯彻到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当中。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表示,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旨在充分发挥上海丰富的专业场馆机构优势,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用艺术滋养人生,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
总之,美术馆的社会美育功能为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类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只有把美术馆的社会美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美化社会的目标,实现人们理想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