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间电影叙事空间的转换
2023-06-04张敏
张敏
平行空间电影需要在四维结构中进行不断地空间排列组合,不断地突破创新电影的叙事空间,以极致创意的空间自由切换、自我意识的空间叙事链接以及新奇漫无的空间转换跳跃,实现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相互交织、映照的叙事空间转换,也是本体论意义上电影语言的突破。
理学对于时间和空间可变性和多重性的研究发展,为平行空间电影天马行空的时空转换、变幻莫测的叙事架构找到了科学合理的依据,为电影创作者在四维空间结构中进行任意的时空排列组合,1由此产生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交织、映照的叙事策略提供了自由的想象。在叙事时空上大开脑洞,是平行空间电影持续发展,且不断创新的突破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断地涌现,如《蝴蝶效应》《源代码》《彗星来的那一夜》《无姓之人》《蜘蛛侠:平行宇宙》等,2022年的《瞬息全宇宙》尝试构建了多个宇宙链接的叙事空间,更是将平行空间电影叙事空间的转换推进了一个高度。
平行空间电影的叙事受物理学家休·埃弗莱特的“平行宇宙论”的影响,认为人可以改变历史,使得多個时空平行共存,形成一个多种可能性并列的结构。2平行空间电影重在空间上的叙事,虽着眼于现实生活的个体和亲情,但需要宏大、多元、平行的叙事空间来呈现故事,形成多个叙事空间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叙事策略。这种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交织、映照的叙事策略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打破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构建更为合理的叙事空间,以此来承载如此多杂的叙事议题,且能始终围绕一个现实主题。与一般的科幻电影相比,平行空间电影是在空间切换、叙事链接以及跳跃方式上不断地创新突破,以此实现叙事空间的转换。
匹配转场:极致创意的平行空间切换
电影的时空转换不仅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艺术活,需要考虑到段落与段落之间衔接的合理性、流畅性,尤其是科幻电影中的时空穿越,时空切换的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观感的不适。所以,电影的时空转换不仅是对摄影师和剪辑师的技术考验,更是对导演思维的考验。平行空间电影常常以多个平行空间为叙事场景,涉及到同一个人在不同时空有着不同身份,需要在多元宇宙之间进行空间切换,这就涉及到了转场。
转场是指段落与段落,场次与场次之间的过渡或转换。平行空间电影涉及到的转场比较多,且空间跨度大,难度相对较大。为了保持叙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平行空间电影转场常运用到动作匹配转场、形状匹配转场、物体匹配转场以及意境匹配转场,做到极致创意的空间自由切换。动作匹配转场要求角色的基础动作匹配很简单,就是让演员在不同的场景穿不同的衣服做相同的动作,然后再剪辑在一起。当然,也可以把一个动作拆解成不同的片段,然后放在不同的场景中。《瞬息全宇宙》中Joy变身为女魔与警察打斗的一场戏中,随着Joy旋转入怀,头部后仰的动作,在不断地闪烁的光照下完成了变装动作转场。洗衣店女主在女儿的逼近下一步步地后退,被柜子遮挡后,以同样的动作进入另一个平行空间。《无姓之人》中118岁的男主尼莫作为最后一个自然人,豹纹心理医生用催眠镜在尼莫眼前来回晃动,随之尼莫的眼睛移动,进入梦境,在平行空间中不断地切换,回忆他传奇的一生。形状匹配转场是两个空间内匹配转场的物体在形状上具有相似性,这种转场需要考验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瞬息全宇宙》中贝果和眼睛剪辑在一起;贝果和风暴剪辑在一起。物体匹配转场是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前后两个场景中,让它自然而然地出现,不能太刻意,然后再转场。《瞬息全宇宙》中从主宇宙空间切换到石头宇宙空间;《彗星来的那一夜》中的酒杯出现在不同的屋子里。不妨回想一下:在电影《瞬息全宇宙》里,当艾芙琳、丈夫和老爸三人进入电梯后,插入了艾芙琳从小到大的一些生活片段。很显然,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给观众一种“尘封已久的大门,打开了我记忆的一扇窗”的共情和思考,这是一种意境匹配转场。
从科幻文艺家赫伯特.W.弗兰克博士对科幻电影下的定义:“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3来看,与科幻电影不同,平行空间电影讲述的故事通常是现实空间中的事件,但叙事空间要在现实和虚拟之间不断地切换,通过角色现实生活和自我意识的链接,完成整个故事的讲述。所以,平行空间电影需要借助匹配转场,做到自由流畅的空间切换,实现现实空间与无数个虚拟空间的自由切换,形成极富创意的空间自由转场,虽令人眼花缭乱却能自成一体,这是平行空间电影在叙事空间建构上的一种突破。
意识链接:自我意识的平行空间叙事
电影的跨学科研究促使电影研究者开始重视电影中的人文地理学。英国地理学家梅西强调:“没有空间,则无所谓多样性;没有多样性,则无所谓空间。准确地说,空间是彼此关联的产物—它总处于不断建构的过程中,从来不是封闭的,也永不终结。也许,我们应该把‘空间视为‘多重叙事共存相生。”4这里,梅西指出了空间具有叙事性。近年来,电影跳出时间线叙事模式的枷锁,将空间作为主要的叙事手段,尤其是平行空间电影。
为了配合空间叙事,平行空间电影的角色需要不断地在多个空间之间穿梭,讲述着同一个故事主题或演绎着不同的故事议题。与以往的平行空间电影,《瞬息全宇宙》的叙事空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即在主宇宙与无数个分支宇宙之间快速的切换,呈现出多元宇宙的时空转换,且将多议题融为一体,点到为止,留给观众充分的共情的空间。当然,叙事空间的变化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叙事策略和叙事结构。《瞬息全宇宙》的叙事策略延续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现实空间与想象空间相互交织、映照;叙事结构遵循的是“三幕剧”。这里的“三幕剧”并非美国传统意义上的“三幕剧”,而是“万事万物、无处不在、瞬息之间”三个议题。实际上,在每一个平行的叙事空间都是角色不同意识人格分裂后投射的自我影像。这种多重身份的内心投射在平行空间电影中比较常见,影片中的主角一般都会有双重身份。《无姓之人》中的尼莫具有老人和孩子的双重身份,《源代码》中的科尔既是飞行员又是列车事故的死者。正是这种双重身份所形成的不同自我意识,在不同空间切换的过程中形成意识链,赋予角色在不同平行空间中特定的身份和性格。
平行空间电影常常将故事设定在相对封闭的空间,《瞬息全宇宙》发生在一座办公大楼里;《彗星来的那一夜》在一间屋子里;《无姓之人》则是在实验室中;《源代码》发生在列车上,故事发生的现实空间很小,但却能延伸到无数个平行空间,内核很硬。这样的叙事架构势必打破传统的叙事空间,构建多重叙事空间的切换,考虑分支空间与主空间之间的叙事衔接。只赋予角色双重身份是无法实现分支空间与主空间的叙事衔接的,还需要让角色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平行空间,而每一个新的平行空间的每一步又都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时空分支,这是人类心理现实的外在投射。《瞬息全宇宙》中的女主借助宇宙穿梭于多个平行空间,与不同的自我意识链接,获得记忆、情绪以及技能,以更强大的自我对抗邪恶。天马行空的创意始终依附于一条不松散的逻辑线和饱含哲思的主题线,贯穿着一家人的悲喜。《源代码》主角需要在不同空间的同一辆火车之间进行穿越,穿越的镜头是通过角色的思维来实现。当男主角看到镜子中另一个人的脸时,这种穿越设置有一种身份认同的意味。平行空间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背后隐藏着人类对自身的观照,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投射,需要通过角色与自我意識进行衔接,完成主题表达的电影。5不过,影片中的角色需要借助一定的物或形,与自我意识进行衔接,实现平行空间的穿越。《无姓之人》中采用的是在尼莫眼前来回晃动的催眠镜;《瞬息全宇宙》利用一个类似于蓝牙耳机的装置。平行空间电影利用这些元素联通多元空间中的自己,通过自我意识链接实现叙事的无缝衔接和紧凑节奏,让主空间与分支空间之间高度的融合。
平行空间电影中的主空间和分支空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犹如量子物理中的双缝干涉,让角色多元空间的人生彼此叠加。在《瞬息全宇宙》中,观众几乎每隔两三分钟就会看到女主的一次情绪切换。这种疯狂切换的目的在于呈现出女主弹性十足的人生叠加。同时,这种疯狂的切换也会让观众刚建立起来的惯性体验瞬间被打断,收获极其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平行空间电影通过不同空间的自由切换,实现角色的自我意识链的形成,以此承载如此驳杂的表达形式和风格迥异的类型混合,这是平行空间电影在叙事空间建构上的创新,也是电影语言的突破。
穿越动势:新奇漫无的空间跳跃方式
平行空间电影最吸引人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穿越镜头,每一次穿越都需要角色的一个特定动作或者是某种特定的物,来引导观众对时空转换的认同和接受。通常情况下,为了强化穿越镜头的视觉冲击力,平行空间电影会采用各种极具想象力且新奇漫无的空间跳跃方式,或滑稽、或癫狂,或戏仿,在致敬大量经典电影的同时,形成大众化的噱头或低级的笑话。在《瞬息全宇宙》中女主的每一次搞怪式的跳跃都是为了实现一次平行宇宙的穿越,连接到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自己,并获取她的记忆和能力。因为女主想要阻止恶魔丘布,成功完成英雄的身份,就需要穿越到各个平行宇宙,掌握各种能力。当然,该影片中除了女主需要不断地穿越,其他角色也会在平行宇宙中不断地穿越,各种跳跃的方式相当的诡异恶趣、新奇漫无。相对于《瞬息全宇宙》而言,很多平行空间电影的穿越只是在同一宇宙内不同空间的转换,《神圣车行》中的男主在平行空间里不断地穿越,在24小时内经历了杀人犯、乞丐、首席执行官、怪兽等身份,时空穿越的动势就会相对简单一些。不管穿越动势的复杂还是简单,每一次穿越的镜头语言设计会有所不同。《瞬息全宇宙》每一次穿越或全身蓄力,或轻描淡写、或恶意搞怪,或诡异反胃,但每一次跳跃都是脑洞大开,巧妙且极对。有意思的故事设定是想要跳到越远的宇宙,越需要罕见的跳跃方式,而且每一个的跳跃都对应着一个宇宙,映照着一个议题。当然,并非所有的平行空间电影都会采用这种搞怪的跳跃方式来实现穿越,《彗星来的那一夜》平行空间概念的体现就在于完全一样的房子和人,其空间的转换则是通过一些细节元素,如破碎的杯子、字条、创可贴、荧光棒或人等。这些细节的变化不能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需要一定的语言提示才能发现角色是在不同的屋子之间来回切换。
虽然都有穿越,但平行空间电影与时空穿越电影不一样,重在空间的变化,且需要在多个平行空间之间来回的切换,角色需要来回的穿越。所以,穿越镜头的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瞬息全宇宙》看似恶趣味且漫无边际的宇宙跳跃镜头,实在是围绕着“世界是荒诞的”这一观点而精心设计的。影片中既有情节上的荒诞,也有通过高速切换闪烁的画面和音效呈现出来的视听上的癫狂。这种视听上的癫狂在《马男波杰克》和《瑞克和莫蒂》中出现过。但情节上的荒诞却让观众不禁感叹导演惊人的想象力。如此斑驳杂乱的穿越镜头,实际上也是想要通过镜头告诉观众,在荒诞的生活中依然可以保持一种创造的激情,这便是威蒙的“反抗”之道,也是加缪面对荒诞时所提出的反抗哲学。影片中出现的黑暗贝果和卡通眼睛是一对互补意象,贝果是虚空的洞,眼睛是核心的圆,代表着荒诞生命的两种不同的自由,即自我毁灭和自由创造。在加缪看来,我们只有具备了“创造性的激情”,最终可以做到反抗荒诞而不陷入虚无。6
结语
空间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在20世纪末受到了电影界的重视,平行空间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需要以空间思维来建构电影叙事,空间成为解读平行空间电影的根本性元素,并积极参与并推动剧情的设置和发展。平行空间电影利用空间构建电影的叙事,往往基于现实的空间和现实的问题,通过意识与平行于不同宇宙空间中的自己链接,多个分支宇宙空间与主宇宙交织对比叙事。平行空间电影最大看点就在于多时空的设定所带给观众超验性的感官享受,这种从传统的叙事及惯性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让奇幻般的想象、寓言式的结构以及多层次的意涵都融合在奇观化的影像之中,这一切都需要在叙事空间的建构上不断地创新。
本文为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批准号:19ZDA333)阶段性成果
印客美学.17部电影带你看平行时空的脑洞.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1364158.
刘奕华,罗嘉欣. 新时空观的艺术体现—小仪美国科幻电影叙事结构的特点[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5):42.
克里斯蒂安.黑尔曼著,陈钰鹏译.世界科幻电影史[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2.
Doreen Massey, For Space,Thousand Oaks,Calif:Sage,2005,P.9,p.84.
罗伯特.麦基.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0.
(法)阿尔贝·加缪(著),柳明九译. 局外人[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