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文化滋养我们的创作
2023-06-04芭纳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纳西族作家老师们:
大家好!
我的笔名叫芭纳木,纳西族摩梭人,现在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作为一位纳西族文学创作的后辈,很高兴今天能和各位前辈欢聚一堂,向你们认真学习文学创作知识。从事文学创作,我是晚辈,作品也不多,我创作有一些诗歌、散文,一部网络电影剧本,收集翻译有四十多首近一千字歌词的摩梭民歌和十万字的传说故事,平时也拍一些视频资料,做纪录片素材。目前为止最好的成绩是在老师们的支持帮助下,散文《沙玛大哥》在2020年的《民族文学》第三期发表,备受鼓舞。这次主办单位的老师安排我在这么多纳西族文学创作前辈前发言,纯粹是占到了摩梭创作者稀缺的便宜,那我就在各位老师面前露个脸,请老师们今后多多帮助指导,多多引领提携!我今天在发言中想和大家交流分享的内容是:让民族文化滋养我们的创作。
过去,我和其他少数民族孩子一样,是在读小学时才开始接受汉文化教育,在才正式接触汉语的,之前,我们都只讲自己的母语摩梭话。我因为父亲当时在宁蒗县城工作,经常会去那里,简单会讲一些汉语,但汉字是上小学以后才学习使用的。在我的记忆里,直到小学三、四年级,才能准确使用汉语,可以造一些句子,写一小段话。在这之前,我的书面表达,感觉一直在母语和汉语之间吃力的徘徊,因为你要记忆很多汉字和词汇,还要把母语中的语法准确颠倒过来。总之,是一段很混沌很漫长的经历,相信很多少数民族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条件借助任何媒体和信息工具学习汉语,全靠小学老师和课本,还有少量的连环画可以学习汉语。后来到了初中,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后,一下子就开窍了,从初二开始,我写的作文經常被当做范文朗读,显示出了比较好的语言天赋,每一次升学考试,汉语考试都帮我拉了很多分,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严重依赖上了汉语。青年时期,用汉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用汉语交际、工作、写信、写日记抒发情感、给喜欢的男孩子写信,但那时还没有正式地从事文学创作。正式的文学创作,应该是三十五岁以后,那时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对万事万物有了自己的思考,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就开始尝试用一种简短、直接、便于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来写作,于是我开始学写诗歌,就这样开始了文学创作,虽然初期的作品都比较幼稚,但也算是用汉语写作的人了。
慢慢的,我就开始感到有一些遗憾,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字,总感觉汉语还是不能真正做到直接而准确的表达出我们的思维特点和我们母语中妙不可言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一直很羡慕藏族和彝族,可以用自己的文字来创作,我想他们应该是可以很直接很准确地把母语和民族思维习惯里很美妙的东西表达出来吧。而我们,要借助汉语这个工具,用汉语的方式表达很多自己民族文化中独有的东西。但我注意到的是,虽然工具是汉语,但抒发的情感依然是自己民族的。这也是我现在发现得越来越多的地方,也是我今后准备越来越在创作中强调的东西。因为那才是我们擅长的,区别于汉民族的地方啊。我们在自己民族的文化里浸泡长大,你的三观、规矩礼仪、观察角度、思考方式、表达方法都和汉文化是有区别的。如果在你的文学作品里,既能准确用汉语表达,又有自己浓郁的文化特点,那这样的作品应该是很好的。如何能把握这点,我想,就是要学会从民族文化里汲取营养,让民族文化滋养你的创作吧。
那么,摩梭的文化里,具体有哪一些可以用来滋养文学艺术作品呢?目前我发现和能想到的有这些:摩梭原始宗教(达巴教)、传说故事、民歌、谚语。传说故事、民歌、谚语十多年前我是参与过收集翻译工作的,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民歌,滋养我创作了好多诗歌。传说故事我想今后也会用在影视剧本创作里,比如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用我们的传说故事,创作一部动漫作品出来。谚语的话,主要是影响了我的思想,让我这些年明白很多道理,让我变得越来越强大与豁达。原始宗教这块,因为我们老家永宁坝子里,在很早以前就几乎就没有原始宗教参与到生活里来了,全是藏传佛教在参与,所以目前为止还几乎没有影响到我的创作。这两年因为工作需要,正在接触和学习摩梭的原始宗教达巴教,从目前参与整理翻译的几部达巴仪式经典上,就感觉到了它对整个摩梭文化和思想上来说,应该是根或是灵魂一样的存在,同时还具有很美的文学性,让人震撼。我想慢慢的,我的思想,我的文学创作肯定会深受影响,将来肯定会有一个极大的提高,会有思想更深邃的文学作品创作出来的。
最后,我为了证明我的文学创作受到了我的民族文化的滋养,为大家朗诵一首八年前创作的情诗,写这首诗歌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摩梭民歌“阿哈吧拉”(严格说应该叫“花比里”)里的歌词。我先用汉语朗诵,再用摩梭语朗诵,想请各位老师感受一下,是不是我们的母语更具有感染力。
茶罐与火苗
亲亲的哥哥
你是火塘里那个茶罐
我是那叶炽烈的火苗
你我相依相偎
亲亲的哥哥
你是阿普跟前的茶
我是阿依跟前的盐
放我们在茶罐里相会
我将你舔烫沸腾
你融化我在你怀里
亲亲的哥哥
燃尽我变成灰
烧裂你成碎片
阿普的铲
堆我在青刺果树根
阿依的撮箕
扔你在青刺果树的脚下
生命的尽头
我们还在一处
(摩梭语朗诵)
谢谢!这就是一首来源于摩梭民歌歌词的情诗,在摩梭民歌里,经常会用火塘里的茶罐和围绕它的火苗来比喻男女关系,用放在茶罐里的盐和茶、或是水和奶来形容男女感情的融洽,是很贴切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民族文化的滋养,促使我创作出了很多首感情浓郁的诗歌。感谢各位老师!衷心的预祝我们此次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老师生活愉快,多出佳作!
(芭纳木,女,纳西族摩梭人,汉名熊燕,现为自由撰稿人。)
责任编辑:李惠文 和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