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开口咏凤凰
2023-06-04高昌
高昌
唐代大诗人杜甫小时候特别不喜欢读书。他都长到五岁了,却连一首诗都记不住。这让他的爷爷非常生气,进而对杜甫进行了严格的管教。
杜甫的爷爷叫杜审言,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爷爷的指导下,终于开始刻苦读起书来。爷爷专门给杜甫讲述了他们的先祖杜预的事迹。杜预是晋代名将,能文能武,不仅常打胜仗,还曾注解过《左传》。于是小杜甫立志以杜预为榜样,长大了也要为国家建立功勋。
过了不久,杜甫的妈妈不幸去世了。他的爸爸要到外地去做官,没有办法带着他,就把他寄养在洛阳的二姑母家里。二姑母非常疼爱他,但是在学习上对他要求也特别严格。姑母让杜甫和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杜甫的表弟在一起锻炼和学习,兄弟俩感情很深。有一回,姑母专门带兄弟二人一起去看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剑器”是一种特别火爆的舞蹈,公孙大娘舞技精湛,一舞剑器动四方,博得人们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次演出让小杜甫记忆深刻,过了很多年之后还专门在诗中回忆过当时的情景。
杜甫在姑母家生活得很愉快。可是一场大病忽然袭来,把杜甫和表弟都给击倒了,姑母精心照顾,把杜甫从病魔手中救了回来,但是她自己的儿子、那个可爱的表弟,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从此之后,杜甫好像突然间就懂事了,他为了安慰姑母,每天都学习得更加刻苦了。
杜甫七岁时的一天,二姑母正在外屋做家务,听到杜甫在房间里大声地读一首诗,二姑母感到这首诗很陌生,不禁纳闷地问他:“今天你在读什么书啊,我怎么没有听过这首诗呢?”杜甫笑着回答:“您当然没听过了,这是我刚写成的一首诗!”说完,他高兴地跑过来拿给二姑母看。二姑母一听,很惊讶,说:“怎么,你这么一丁点儿的小孩也会写诗?”她有点不相信,好奇地接过杜甫的诗稿。
二姑母没有想到小杜甫这首诗写得还真不错呢。她一边看,一边夸奖起来:“真是好诗!你爷爷是有名的诗人,看来你也要成为我们家的诗人啦!”说完,二姑母也高声朗诵起来。二姑母朗诵了一遍,忽然发现这首诗还没有题目,就问他:“你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啊?”
杜甫干脆地说道:“这首诗写的是凤凰,诗题就叫《凤凰》!”二姑母高兴地说:“好啊。这孩子才七岁就能开口咏《凤凰》,长大一定更有出息!”
杜甫七岁开口咏凤凰,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可惜这首《凤凰》并没有流传下来。不过杜甫后来写下好多流传至今的好诗,被人们称为“诗圣”。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好多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比如下面这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第一句从大处着笔,描绘在初春阳光照耀下的江山春景。第二句以春风和花草来展现明媚的春光。第三句写动态景物,描绘飞来飞去衔泥的燕子。第四句写静态景物,描绘睡在沙滩上的鸳鸯。整个诗篇和谐统一,明丽清新;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燕子是在空中飞的,和“泥融”有什么关系呢?诗人为什么把“泥融”和“飞燕子”放在一个句子里?这是因为冻泥融化变得柔润松软之后,燕子才能够在泥地上飞来飞去衔泥做窝。诗人对春天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所以才把“泥融”和“飞燕子”放在一个句子里,这样就更突出了春天的温暖和美好。同样,请同学们想一想,下一句“沙暖睡鸳鸯”,为什么把“沙暖”和“睡鸳鸯”放在一个句子里呢?
杜甫48岁的时候,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搬到成都城外的浣花溪旁居住。浣花溪有三丈多宽,长年水流不断,春夏季节还可以划船。溪边长着许多叫不上名字的五颜六色的野花。杜甫很喜欢这里,写了不少描写自然风景的诗篇。比如这首《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描写的是江边春暖花开的美景,表达了心中惊喜兴奋的美好感受。“满”“压”“低”三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彩蝶“留连”不去,也从侧面衬托了花朵的美丽迷人。“自在”勾画出娇莺的形象,也表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可惜杜甫的朋友严武不久就去世了,杜甫在成都待不下去,只好继续辗转流浪,后来落脚到了夔州。夔州城西南七里留有三国时期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遗址。杜甫去那里参观,回来后就写了一首《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再次得到朋友帮助,在夔州城西郊的山腰里建了几间草堂,自称为“山腰宅”。他在这里养了上百只乌骨鸡,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草堂前面种着几棵枣树,树上挂满了红枣,就像一颗颗红玛瑙一样,非常好看。
这天早晨,杜甫睡得正香呢,忽然被一阵稀里哗啦的声音惊醒。他匆匆忙忙起床一看,原来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正站在枣树前偷偷打枣。
杜甫知道她是自己西边的邻居。老婆婆的儿子战死前线,老伴最近也病死了,家里只剩下这样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杜甫看见打枣的是她,知道她家里肯定是又没东西吃了,就冲她笑了笑,说:“今年的枣长得真多啊,打吧打吧,接着打吧。”
老婆婆看见杜甫,本来正害怕他责备自己,现在听了他这几句话,感动得连声道谢:“如果不是实在饿得受不了,真不好意思到你家来打枣啊。”
“唉。”杜甫同情地叹了一口气,陪着老婆婆聊了一会儿,就帮她打起枣来。老婆婆临走的时候连声向杜甫表示感谢。杜甫提起盛枣的袋子,一直把她送回家,告诉她:“只管放心来打枣吧。”
过了不久,杜甫临时搬到另一个地方去住,就把“山腰宅”交给一位名叫吴郎的亲戚照看。可是几天之后,有位朋友告诉杜甫,吴郎不愿意让老婆婆到堂前打枣,就用篱笆把那几棵枣树围在了院子里。杜甫想起那位贫穷的老婆婆,心里很着急,就写了一首《又呈吴郎》,托人捎给他: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诗的意思就是告诉吴郎:“让西邻那位老婆婆在草堂前随便打枣吧,她家里没有什么亲人了,非常可怜。”吴郎接到杜甫的诗,很惭愧,就主动把篱笆拆了,放那位无依无靠的老婆婆继续到草堂前来打枣。
由打枣这件小事,杜甫联想到国家的大局、人民的困穷,忍不住涕泪满巾。
书法作者: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六年级 郑皓文
(指导老师:朱昌龙)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小学五年级 吴倬筠
(指导老师:孟琦 觉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