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推进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以荆门农机装备制造市场为例

2023-06-03湖北省中共荆门市委党校刘良军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10期
关键词:荆门农机装备

○湖北省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刘良军

○湖北省荆门市农机发展中心 陈勇华

大力发展农机装备制造,推进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农机装备制造业赋能农业农村发展,为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奠定坚实物质技术基础。荆门是产粮大市,矢志打造“中国农谷”,奋力建设湖北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因此对荆门农机装备制造市场“解剖麻雀”,就能为推进农机装备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兴未艾

农机装备制造业因农业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而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建设农业强国的坚实支撑。

1.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把农机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龙头产业。荆门市始终把推进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兴旺的前提,将相关扶持政策先后写入荆门“十三五”“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各县市区认真落实落地落细,不吝以甘当“店小二”的热忱服务精神关注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情况,推动其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2.农机装备制造产品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力求贯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诸环节。荆门农机装备制造产品林林总总,基本覆盖农业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全产业链。既有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高速插秧机、气吸式播种机、稻谷割晒机、履带式拖拉机、无级变速拖拉机、油菜捡拾器、可移动式余热回收型热泵供热粮食干燥设备、油菜免耕播种机、玉米(大豆)免耕带状复合播种机等农业生产机具,又有为农机提供配套服务的国四农机检测业务、新型农机配套产品等。荆门农机装备制造市场就是“浓缩的中国农机装备制造市场”,基本上能满足整个农业生产体系对于各种农机服务的有效需求。

3.着力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内涵式发展,不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一是鼓励、支持传统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时代的来临,推动其加快转型升级;二是大力发展、加快引进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使其在荆门全境多点多地安家立业、繁荣发展;三是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建设、协同推进,不断把潜在科技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荆门规模以上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近二十家,先后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建立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京山市全力打造农机产业园,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向研发、制造、检测、鉴定、推广、应用拓展,逐步形成全产业链、集聚集群、多元化发展的荆门品牌、荆门特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生产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上了北斗导航为引擎的智能插秧机、无人播种机、智能烘干机等先进农机产品,从素有中国“大粮仓”之称的东三省,到山东、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市,再到四川、重庆、新疆等地,都能看到“荆门农机”的身影。

二、制约农机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因素分析

1.产品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荆门各个县市区都有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却因缺乏事前的科学规划、有效统筹,导致企业名称虽然不同,产品却如出一辙、高度雷同。无论是本土兴办的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还是招商引资进入的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源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大都生产的是“大路货”,明显与其他地区的先进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相较不具有核心竞争力,自然也难以取得预期收益。

2.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产业链时常出现断链脱节现象,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机装备制造业要发展,必须有产业上下游的层层递进、相互支持、彼此联动。就荆门情况而言,大多数企业属于孤军进入,向外依赖性强,一旦零部件供应不上、产业链不顺畅,只能是“等米下锅”,白白贻误战机、痛失商机。三年疫情期间,个别企业虽有生产能力,但因无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只能关门停产。即便是在农机产业园区,因为没有系统性地引入相关“卫星企业”,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3.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缺乏,自主发明专利成果少,严重依赖他人才能维持现状、勉强生存。当前荆门一些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既缺乏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之类领军人才,一般通用型技术技能人员也是捉襟见肘。囿于自主发明专利成果少,大都把希望寄托于科研院所或高校,因此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让原本资金紧张、周转不开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三、推进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1.不断深化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可能满足市场个性化、多元多样化的农机装备制造产品需求。着眼更好满足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进一步深化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于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如加力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应大小兼顾,既源源不断提供可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机产品,也聚焦一些地方以一家一户为一个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实情,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型、轻便灵活型小规模生产农机产品。

2.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支持特色企业做大做强。要坚持高起点谋划,聚焦世界先进技术、先进产品,立足国内农机装备大市场,努力解决产业无序发展问题。如结合当地“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科学制定农机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各县市区资源特色和工业、科研基础条件,制定相应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加大中高端产能,尤其是智能农机装备的支持力度和供给水平;通过管控措施,推动同质化份额较高的一些小微企业主动进行生产转型,使其更多地成为农机服务机构或网点,进而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政策支持,加快有技术支撑、特色需求的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促进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等等。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组建一体化平台,统筹农机发展各种资源。必须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组建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平台,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如组建区域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通过“公司+联盟”的运营模式,搭建农机装备应用研究和工程化、产业化连接的桥梁,构建“人才集聚—资金投入—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反哺科研”的协同链条等等。整合、优化农机装备制造业资源配置,实现农机装备制造业“弯道超车”。

4.把人才作为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大力引进培养使用人才。面向未来,必须把人才强企、人才兴业作为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做优存量、引导增量,加强对现有企业技术技能人员进行持续培训,使其不断掌握现代农机装备制造前沿知识和技能,努力成为高端人才、行业专家;要推动企业主动与相关高等院校对接、联姻,以合作办学、订单式办学、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培养多方面适用型人才;要更好利用现有资源,支持各地农机技能培训服务业发展,发挥各地现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校等常设性办学或培训机构的优势,推动将农机手的技术技能培训纳入职业教育范畴,使农机手、农机推广人员不仅会使用农机,而且善使用、会维修。

5.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注重优化新增资金投入使用方向,着重加大对新型农机的研发投入。各级财政须在稳步有序加大农机投入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新增投入的使用方向。如在维持、扩大现有购机补贴规模的基础上,将新增投入更多地聚焦于新型农机研发方面,突出应用研究,支持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其他企业建设实验基地、中心、平台、工作站等。

猜你喜欢

荆门农机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沃得农机
港警新装备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防晒装备折起来
不一样的农机展
能源管理系统在荆门石化的应用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李白·渡荆门送别》
行书·李白《渡荆门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