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慢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2023-06-02万芮含王亚飞王于领

康复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兴奋性阳极靶点

时 间,万芮含,王亚飞,3,4,公 晨,3,4,王于领,3,4*

1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 广州 510655;

2 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3 广东省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55;

4 广州市黄埔区中六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55

腰痛(low back pain,LBP)被定义为发生在肋缘以下和臀部褶皱以上的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成年人终身患病率高达84%[2]。尽管LBP是非致命疾病,但会显著影响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目前已是我国YLD 负担的第二大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LBP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线性增长,女性患病率和YLD 高于男性,在重体力劳动者及久坐或久站职业人群中最为高发[3-4]。近2/3 的LBP 患者在初次发病后继续发展为持续至少12周的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5]。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CLBP 已成为导致残疾发生的主要原因[6],影响了约20%~25% 65 岁以上老年人群[7],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缺乏长期疗效,且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当前指南并不推荐将药物和手术作为CLBP 的首选治疗方式[8],进一步为CLBP 患者探明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已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既往研究发现,CLBP 患者的大脑多个神经网络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通过中枢刺激的方式,直接调节与疼痛处理相关的脑区可能是潜在有效的方法[9-10]。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近年来新兴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和在慢性疾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而广受欢迎。目前,tDCS 已被应用于疼痛康复领域,但在CLBP 中尚处于探索阶段,仍需在治疗参数、效应机制和协同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现对近年来tDCS技术在CLBP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探索方向提出展望,以期能够为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1 tDCS技术简介

tDCS设备通过放置于头皮上的至少2个表面电极传递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直流电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电流通过头皮和颅骨作用于大脑皮质,激活神经细胞,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状态[11]。阳极刺激诱导神经元去极化,增加皮质兴奋性和自发的神经放电,而阴极刺激则相反。

除传统tDCS 外,新型tDCS 刺激模式也逐渐出现,如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HD-tDCS)。HDtDCS 通过特定的电极排列方式,即其中一个为目标电极(阳/阴极),周围放置一组4个极性相反的等距电极,来增强目标靶点电流刺激的聚焦性,以达到更有针对性地调节局部大脑皮质活动[12]。慢性疼痛所引起的脑区异常变化并非孤立存在,每个脑区在疼痛处理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单独响应。RUFFINI等[13]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息态功能连接网络的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模式(multifoc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MtDCS),同时靶向刺激整个区域皮质网络。与传统tDCS 模式相比,MtDCS 可更加显著增加目标靶点的皮质兴奋性[14]。GREGORET 等[15]发现,MtDCS 刺激模式干预静息状态运动网络可能是治疗慢性疼痛的潜在有效方式,尤其是在运动皮质兴奋性降低和下行疼痛调节系统异常的患者中。上述几种刺激模式均在疼痛相关研究中有所应用,且疗效已得到一定证实。

2 tDCS在CLBP中的临床应用

tDCS 的治疗效果与刺激参数(靶点、强度、频率等)密切相关。当前应用于CLBP 的研究中,刺激极性、强度和时长等参数基本趋于一致,多选择2 mA的阳极刺激,20 min/次。参数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刺激频率和靶点2 个方面。此外,部分研究还探讨了与外周疗法协同干预的疗效。

2.1 刺激频率

2.1.1 单次刺激 多项Meta 分析结果显示,单次tDCS 刺激对改善CLBP 患者的疼痛程度可能具有短期疗效[16-17]。JIANG 等[18]招募60 例CLBP 患者,对左侧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进行20 min、2 mA 的单次阳极刺激。结果发现,与伪刺激组相比,真刺激组受试者疼痛强度明显降低,大部分患者显示出达到最小临床意义差值的疼痛缓解(数字疼痛评分降低≥2分)。SCHABRUN 等[19]将单次阳极tDCS 刺激与外周电刺激技术(periphe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S)联合运用于CLBP 患者,观察到与伪刺激组相比,无论是单独还是与PES 联用,真刺激组均可有效减轻疼痛。但LUEDTKE等[20]的研究发现了不同的结果,他们同样选择左侧M1 区为靶点,运用1 mA 的单次阳极刺激15 min,评估患者对于实验性诱发疼痛的影响。结果显示,单次tDCS刺激并不会显著改变CLBP患者的实验性疼痛感知强度。这可能和使用的刺激参数有关。尽管这一参数(1 mA,15 min,单次刺激)是tDCS 在实验性诱发疼痛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式[21],但多用于健康受试者,刺激强度和时间可能不足以影响CLBP患者已发生改变的脑区结构和功能连接。综上所述,单次tDCS治疗CLBP显示出一定疗效,但研究数量有限,且即时效应的探究并不能反映长期效应的存在。此外,部分研究存在局限性,如未评估受试者的盲法质量等,这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产生正向偏移,更有利于真刺激组。

2.1.2 重复刺激 目前医学界大部分研究选择了重复刺激的方式,但疗效并不显著。MCPHEE 和GRAVEN-NIELSEN[22]进行连续3 d、20 min/次、强度2 mA 的HD-tDCS 刺激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结果显示,与伪刺激组相比,真刺激组在改善CLBP 患者疼痛强度、心理症状及条件性疼痛调节(conditioned pain modulation,CPM)等多项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测可能和该研究样本特征有关,研究中受试者的基线疼痛程度和CPM 受损程度较轻,远低于有就诊需求的CLBP 患者。正常的CPM 效率反映出mPFC-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通路的激活,额外的阳极刺激可能会产生抑制性稳态反应,对CPM产生负面影响[23]。而CPM 严重受损的患者则反映出上述通路兴奋性的降低,这可能会受益于阳极刺激所产生的兴奋作用。因此,CLBP 患者基线CPM水平可能是预测tDCS 疗效的潜在因素。O'CONNELL 等[24]对CLBP 患者进行了20 min/次、5 次/周、持续3 周的左侧M1 区阳极tDCS 刺激。结果显示,与伪刺激组相比,真刺激并未显著改善受试者疼痛、残疾、抑郁和焦虑程度。但也有部分研究发现了积极的结果,MARIANO 等[25]对21名CLBP患者左背侧前扣带回皮质(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dACC)进行了20 min/次、5 次/周、连续2 周的2 mA恒定电流刺激或伪刺激,结果并未观察到真刺激治疗后疼痛程度有显著降低。但在6 周随访时,与伪刺激组相比,真刺激组受试者的残疾程度、疼痛干扰和抑郁症状评分显著降低。CORTI 等[26]首次发现,以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为靶点进行重复阳极tDCS 刺激(20 min/次,2 次/周,持续4 周),可调节CLBP 患者的运动皮层兴奋性,并减轻患者疼痛和残疾程度。这可能是由于DLPFC 与PAG 和运动皮层之间的相互连接而产生效应,但该研究样本量较小,结果应当被谨慎解释。

以上研究表明,单独应用重复多次tDCS刺激进行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CLBP 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残疾程度。这可能与缺乏长期随访有关,tDCS 产生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需要数周才能完全显现,而大部分研究未进行长期随访。此外,考虑到CLBP 疾病复杂性,样本间同质性不佳也可能是产生上述结果的潜在原因。未来研究应考虑严格控制受试者之间差异,开展大样本、长随访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以明确更适合tDCS治疗的CLBP群体。

2.2 刺激靶点

M1 区作为指南推荐tDCS 治疗慢性疼痛的靶点[27],仍被大部分CLBP 研究沿用,但疗效并不显著。作为一种中枢调控技术,tDCS 通过调节大脑皮质活动来产生效应。KNOTKOVA 等[28]研究表明tDCS 可通过增加M1 区的皮质兴奋性,进而影响丘脑的疼痛相关神经网络来调节疼痛。然而最新研究发现了不同的结果,阳极tDCS 刺激对CLBP 患者M1区皮质兴奋性并无显著影响,位于该靶点的传统刺激方案可能不适用于这一疾病人群[29]。由于缺乏显著疗效,《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关于非侵入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调控治疗慢性疼痛的专家共识》[30]明确指出不推荐使用M1 区的阳极tDCS 刺激作为CLBP的治疗方式(A级建议),探明有效的刺激靶点已成为康复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CLBP 不仅表现为躯体疼痛,其疼痛感受更是一种高度主观评价的慢性疼痛感知,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主观体验,并会导致认知、心理状态异常化。前额叶皮层通过下行疼痛抑制系统和认知-注意机制,在疼痛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CLBP 患者mPFC 与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以及其他脑网络的功能连接异常与疼痛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关[31]。mPFC 可能是CLBP 患者DMN 与感觉运动、中央执行脑网络相互连接的重要枢纽。此外,CLBP 患者DLPFC 和ACC脑区激活减弱,且表现出对疼痛反应的降低,进而导致的下行疼痛抑制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成为LBP慢性化的重要原因。当前已有研究将前额叶皮质作为刺激靶点在CLBP 患者中进行了初步探索。MCPHEE 和GRAVEN-NIELSEN[22]选择mPFC 为靶点,探究tDCS 干预CLBP 的疗效。尽管整体疗效并未显示出积极的结果,但亚组分析发现,位于该靶点的刺激在治疗具有下行疼痛抑制系统障碍的CLBP人群中具有很大潜力。MARIANO 等[25]在6周随访时发现,以dACC 为靶点的tDCS 治疗可显著改善CLBP 患者的残疾程度和疼痛相关的情感症状。CORTI 等[26]通过对左侧DLPFC 的重复阳极tDCS 刺激,发现CLBP 患者的运动皮层兴奋性、疼痛及残疾程度均有显著改变。因此,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前额叶皮层,进一步明确tDCS治疗CLBP的有效参数。

2.3 协同治疗

除作为单一疗法外,部分研究重点讨论了tDCS与外周干预协同治疗CLBP 的疗效,如运动疗法或PES 技术。JAFARZADEH 等[32]将tDCS 与姿势训练进行联合干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相同的训练方案,在姿势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左侧M1 区、20 min/次、3次/周、持续2周的阳极刺激和伪刺激。结果发现,在姿势训练中加入阳极刺激,可显著增强CLBP 患者姿势稳定性、平衡性,降低疼痛强度。STRAUDI等[33]将tDCS 与团体运动治疗相结合,招募35 名CLBP 患者,随机分配至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真刺激组受试者接受5 次M1 区、20 min/次的2 mA 阳极刺激,所有受试者均在刺激后接受10次团体运动治疗。发现与伪刺激组相比,真刺激组受试者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冷波[34]招募74 名CLBP 患者,在8周集体运动疗法开始前,对真/伪刺激组受试者左侧M1 区分别给予持续5 d、每次20 min 的2 mA 真/伪tDCS 刺激。结果发现,与伪刺激组相比,真刺激可显著提高CLBP 患者集体运动锻炼效果,改善疼痛残疾以及心理症状。

tDCS 联合外周电刺激研究方面,SCHABRUN等[19]发现,单次阳极tDCS干预联合PES可更显著增加CLBP 患者的压痛阈值和腰椎屈曲无痛活动范围。任英杰等[35]将tDCS 与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应用于CLBP 中,发现联合治疗组在改善CLBP 患者疼痛强度和功能障碍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然而,部分联合治疗的研究并未发现积极的结果。LUEDTKE等[36]探索了tDCS联合认知行为管理对CLBP患者的疗效,135 名CLBP 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联合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在认知行为管理前接受连续5 d应用于左侧M1 区的阳极(强度2 mA,20 min/次)或伪刺激。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在改善CLBP 患者的疼痛强度和残疾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协同治疗方式之间所影响的脑区不一致有关。上述研究中,选择认知行为疗法以及所涉及的皮质区域与tDCS 靶向刺激的脑区(M1 区)并不一致,缺乏空间相关性。此外,考虑到总治疗时长超过80 h,该研究可能存在天花板效应。

综上所述,协同治疗相较于单独tDCS 干预在CLBP 中更有效。作用于外周系统的刺激产生“自下而上”的效应,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后,大脑发出信号,增强核心稳定肌的活性。tDCS 则“自上而下”作用于目标大脑皮质,调节疼痛神经网络,形成闭环康复模式。目前大多数治疗方案仅针对单一因素进行干预,而鉴于CLBP 疾病的复杂性,外周与中枢调控的结合可能是未来研究关注的焦点。

3 tDCS治疗CLBP的潜在机制

脑网络机制紊乱被认为是LBP 慢性化的原因之一[37]。研究发现,CLBP 患者的疼痛调节系统存在异常[38]。与健康受试者相比,CLBP 患者PAG 中心疼痛调制网络的功能连接差异[39]。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CLBP 患者部分区域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存在异常,在受到疼痛刺激时PAG 区域rCBF 的增加显著低于健康人群[40]。此外,突触微环境的紊乱也是CLBP 发生的潜在机制之一。THAPA 等[41]研究发现,CLBP 患者M1 区突触内稳态可塑性受损,这潜在解释了这类患者突触可塑性失调和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3.1 调节疼痛相关信号通路

tDCS 可通过一定强度的直流电刺激来调节与疼痛处理相关的中枢神经活动。阳极刺激引起神经细胞膜去极化,增加皮层兴奋性,阴极刺激则相反。此外,tDCS 的神经生理效应并不局限于电极下的区域,还可以改变未受刺激脑区的结构和脑区间的功能连接[42]。由于疼痛处理的神经通路较为复杂,涉及较远的大脑区域,因此这种效应尤为重要。MEEKER 等[43]研究发现,对健康人左侧M1 区使用强度1 mA、持续20 min 的单次阳极tDCS 刺激,可减少继发的痛觉过敏,增加左侧mPFC、右侧尾状核和脑桥核的活动,降低由于疼痛刺激引起的左侧中央前回的活动,这些区域在疼痛的处理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3.2 调节突触微环境

tDCS 还可通过与多种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调节突触微环境。它可以通过改变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或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活性来调节突触可塑性,诱导临床效应的产生。研究发现,NMDA 受体激动剂D-环丝氨酸可使tDCS 对M1区兴奋性的影响延长,而在使用GABA 受体激动剂劳拉西泮后,也可观察到tDCS后续效应的增强和延长[44]。此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作为神经可塑性的驱动力,是慢性疼痛人群治疗后可塑性改变的重要基础,其具有的抗伤害性感受和抗炎活性,使BDNF 可能成为CLBP 新的治疗靶向[45]。SUCHTING 等[46]研究发现,tDCS 可通过降低BDNF 水平来减轻疼痛。相关动物研究同样显示,tDCS 可通过调节BDNF 水平变化来增强突触可塑性[47-48]。

3.3 调节脑血流量

tDCS 可引起rCBF 的变化,且刺激极性的差异对rCBF 具有不同的影响[49]。ZHENG 等[50]研究发现,阴极和阳极刺激均可引起目标区域rCBF 的增加,但阳极刺激引起的变化幅度约是阴极刺激的3倍。阳极刺激终止后,rCBF恢复到基线水平;阴极刺激结束后,rCBF 降至低于基线水平并持续下降。此外,相关动物研究发现,对大鼠大脑皮层进行阴极tDCS刺激,同样可引起大鼠脑局部血流量下降[51]。

综上所述,针对CLBP 的异常中枢变化,tDCS 的治疗效应可能涉及对疼痛信号通路的调节、突触可塑性及脑血流量的影响3个方面。未来研究应更多结合脑成像技术,观察神经影像学以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进一步探索tDCS 治疗CLBP 的中枢效应机制。

4 tDCS技术治疗CLBP的安全性

tDCS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非侵入性脑调控技术,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报告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轻微皮肤发红、轻微头痛、刺痛、瘙痒、情绪变化、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刺激结束后24 h内即可恢复[18,24,32-33]。

5 未来展望

目前tDCS在CLBP康复中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该领域许多科学问题值得被进一步探讨:① 刺激参数中的有效靶点及模式尚不明确。推测前额叶区可能是未来潜在的治疗靶点之一。MtDCS刺激模式可能是治疗下行疼痛调节系统异常CLBP患者可供选择的有效刺激方式。② 在协同治疗方面,考虑到不同外周干预以及序贯效应对结果的影响[52],对于tDCS 在CLBP 治疗中可与哪些外周调控技术产生叠加疗效,以及闭环调控的交互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③ 在受试人群方面,建议未来研究将研究对象进一步分层细化,减少被试间的异质性因素,如年龄、性别、下行疼痛调节系统异常程度等,以明确更适合tDCS治疗的CLBP群体。

6 小 结

tDCS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通过调节患者异常的脑区结构和功能,为CLBP 的康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从镇痛效果来看,单次刺激或联合外周干预协同治疗CLBP 似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单独应用tDCS 进行重复刺激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效应机制方面,tDCS 治疗CLBP 可能通过对疼痛相关神经信号通路、局部区域脑血流量和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来产生作用。基于目前的研究,不能否认tDCS 在CLBP 中的作用,但其能否进一步成为CLBP的有效干预方式还需更多、更全面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未来应考虑进行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从多个维度进一步明确tDCS应用于CLBP 的疗效以及最佳刺激方案。

猜你喜欢

兴奋性阳极靶点
赵经纬教授团队成果揭示生长分化因子11抑制p21延缓兴奋性神经元衰老和脑衰老并改善认知老年化新机制
降低回转式阳极炉天然气炉前单耗的生产实践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浸渍涂布法制备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及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分析
钕在[BMP]Tf2N离子液体中的阳极行为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减轻宫内窘迫诱发的新生鼠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认知障碍
海船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计算探讨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