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引领下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6-02

关键词:汉语言文科文学

马 东 峰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高速繁荣与发展,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亟待体系化提升,而文科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2020年,教育部组织的新文科建设会议正式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2021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确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以上举措意味着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性举措,它将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探索中国特色文科发展新范式、构建人文社会学科“中国话语”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基础学科,原本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应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既定的培养目标、方法与课程体系已经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距离,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提出的跨学科、融合前沿科技、通识素质等诸多新时代性要求,这使新文科引领下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成为必然。换言之,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深层次、多维度的自我革故鼎新,构建新文科引领下的汉语言文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对提升高校文科专业人才质量起到推动作用,在为社会提供应用复合型“新中文”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思政为核心,构建“文学+”的阐释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以提高教育水平。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新文科建设:“新”从何来,通往何方》一文指出,文科专业要承担起相应的历史使命,要“在推动建设更加公平、正义、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多赢、共荣的国际秩序上大有可为”。(2)徐飞:《新文科建设:“新”从何来,通往何方》,《光明日报》2021年3月20日,第10版。新文科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媒介和方式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采取以思政为核心的“文学+”的阐释模式,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特征和潜力,与当下的中国乃至世界联系起来,为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以更为具体的方式助力“立德树人”和新文科建设。

第一,“文学+话语”。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全球瞩目的经济奇迹,随之而来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政治话语构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当中,应融入中国古代优秀政治品格的阐释。在怎样的国家观念下,我国实现了有效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为生命力蓬勃的文学作品提供原动力;怎样的政治体制让文人的作品充满了对仕宦生涯的激情与期待;怎样的睦邻友好政策,让文人创作出气魄非凡和胸怀博大的作品。要呈现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等中华传统家国观、政治观,以及中国式民主、中国式外交等在当下的外显形态,分析其作为制度优势、理念优势,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总之,新文科要讲好中国崛起背后的原理与学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论等。文学作品则能通过鲜活的案例,从微观层面呈现“文明型国家”过去的丰富细节与具体面貌,进而打开学生对当代和未来中国文明的认识。这样的文学阐释能够很好地消解晚清以来盛行的西方“文明优越论”,使学生感受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伟大与深厚的渊源,进而培养出坚定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服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义性与优越性,主动参与到中国叙事中来,与西方政治进行平等的对话。

第二,“文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丰富的审美对象背后,展示了先民与自我、世界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蕴含着对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深入思考。相关课程应阐释作品中的“万物一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传统思想,以及通过这些思想实现主客平衡与和谐的路径,进而与西方思想进行对话,阐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推动下,“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3)《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4月23日,第1版。并积累了一系列的认知问题。尤其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面临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人类对未来的信仰、伦理焦虑更为突出,只有重新思考人与自身、人与工具、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在此基础上,明确中国传统思想在新能源应用、气象AI,(4)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正刊发表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独立研究成果——《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全球天气预报》。目前,华为云盘古大模型3.0已在煤矿、铁路、气象、金融、代码开发、数字内容生成等领域发挥作用。相较于西方的Chat GPT、阿尔法狗,盘古AI展示出迥然不同的格局与关怀,在某种角度上诠释了人与工具、科技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中的彰显,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思想是人类认知优化的一条崭新路径。学生只有深入理解文学中蕴含的思想内核,才能对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以更加睿智的眼光看待和思考个人与人类的未来。

第三,“文学+价值”。儒家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以“实用理性”规约人类的欲望与道德,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8页。因此很多优秀作品都表现出对个人价值、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在阐释文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作者对于人生理想的实践,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契合和冲突。要分析作品中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等人格特征,阐释以义为先、舍生取义的道德诉求,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念。这些作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但其背后的因素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头,却超越了时代的限制,成为当代人所亟须和必备的精神养料。总之,对文学中蕴含的儒家价值观进行阐释,有利于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更为生动的理解,这也是文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总之,得益于中国文学的庞大体量与丰富的思想内涵,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搭建“认知—思政—学创”培养链,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落实到学生层面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塑。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学+”的阐释模式实际上也是“立德树人”的一个侧面,是课程思政的一种表现形式。将文学中蕴含的古老的东方智慧挖掘出来,并且与当下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思考人生,并自信地站在中国立场上,有深度有立场地看待国际关系转变、社会发展焦虑、信仰缺失等宏大命题,乃至未来参与到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构建当中,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思政“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必然性的统一”。(6)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7期,第10-14页。

二、以融合为导向,布局“创新+”的教学结构

“跨、融、通”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随着人类在知识领域中的进步,学科逐渐走向细化,这有利于对特定领域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但一味地细化则会导致分化,从而导致“人才培养难以博通,容易形成专业壁垒,制约人才全面发展”。(7)陈鹏:《“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光明日报》2019年5月20日,第8版。对于本科生而言,如果其知识体系不够广博精深,毕业后将很难以其为指导,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实践。因此,教育部颁布的《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指出要“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研究探索跨学科、跨专业的文科教育组织模式”。(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1/202103/t20210317_520232.html。这也意味着以融合为导向,布局“创新+”的教学结构,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创新+文史哲”。中国古代推崇“博”的学术境界,“文史哲不分家”也是当今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但当下的教育体制尚未很好做到这一点。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守正”,即发挥学科的优势,帮助学生构筑基础知识体系,同时在教学中融入历史、哲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实现跨学科融合。这就要求专业在做好必修课的基础上设立如思想演进与文学思潮、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与文学生成等选修课。通过这些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从历史与哲学的层面更深入地了解文学规律,如魏晋、明代哲学思想如何对文学产生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各个时代因为政治体制的初创、成熟与僵化,产生的文学创作周期律等。此外,专业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教师开设相应的讲座与选修课;学院可以制定专业之间课程互选与学分认定机制;学校层面则开展通识教育。所谓打破“传统”体制的行为,实际上是回归更为深远的传统,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更为丰富全面的知识体系。

第二,“创新+地域”。汉语言文学不仅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的语言与文学,也涉及外国文学和理论。从更宽泛的角度看,“汉”不仅是对语言属性的界定,也是对文化属性与地域范围的规约。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汉文化圈的中心,如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其文学与文化均有着一定程度的“汉”文化属性。但在目前学科划分的背景下,相关研究在外国文学、亚非语言文学、东方文学等不同层面展开,并未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学科,亦未形成足以自洽的学科群,日常教学活动自然也并未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重视周边国家的语言与文学,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周边视角来看待中心,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层的认识。尤其是一些边疆地区,更应该发挥其地域优势,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设越南古代汉文学相关课程,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开设或与历史专业合办朝鲜汉文学史、中朝关系史、朝鲜简史、韩国语等课程,让学生能够从更高的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政治、文化、文学等,明确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深远影响,这也是构建中国话语、理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第三,“创新+其他学科”。文学蕴含着广博的知识与现象,可以借助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解读,阐释出新的内容,如通过气候变迁阐释“春秋”与历史的关系、“灵犀”意象的生成,借助天文学知识解读“参商”“玉衡”等星宿的文学内涵,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除此之外,一些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属性,如意识流小说、反乌托邦小说与心理学、政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如,中国的刘慈欣、郝景芳,西方的阿西莫夫等优秀作家的科幻作品,不仅涉及未来科技的想象,还以宏大的视角思考不同要素影响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样态,涉及多个学科。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设置以此类作品为核心的选修课程,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碰撞思想火花的目的,帮助其养成跨学科审视问题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所谓的“文学+其他学科”,实际上是将中国追求博学与融汇的学术传统移植到当下,使其与日益多元化的学科环境相适应,进而发挥出新的功能。

总之,以融合为导向,布局“创新+”的教学结构,其目的是以文学为媒介,让学生尽可能地涉猎更多的学科,在兼收并蓄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总结出带有个人特色的方法论,进而获得判断、分析与总结问题的工具和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固然要避免视野狭窄的“专而不博”,但同样要避免汗漫无边的“博而不专”,只有做到主次分明的“专而博”“博而专”,才能让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需要专业在课程建设与教师教学中精准把握。

三、以实践为突破,打造“课程+”的育人平台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以学科知识本身而非人类物质生存层面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这就导致了其在应用性上的先天弱势。实际上,以语言和文字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其本质绝非“无用”的专业,而是“无用之用”“无形之用”的综合性、工具性的学科。语言与文学的学习过程,也是语言、逻辑与判断力的培养,是人格与素养形成的过程,只要与语言文字相关、与思维和综合素养有关的行业,就与汉语言文学密切相关。换言之,在与应用性学科关系较为疏离的领域,一般性的思维、逻辑和语言文字等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和主要手段,汉语言文学的身影无处不在。因此,应该在新文科理念的引领下,打造“课程+”的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具体的应用与实践指导。

第一,“课程+工具”。在诸多行业中,中小学语文教师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直接对口,因此很多学校都会设置相关课程。在新文科理念的引领下,课程设置应该更具有科学性,更重视培养学生对工具的使用能力。首先,除了文学与语言的基础课程之外,设置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教学课程,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等。其次,独立或与教育学专业共同设置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等课程,让学生对心理发展规律有一定了解。不仅要培养教学能力,还要引导其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因此还应该设置与教育调查方法论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学、田野调查等方法,学会教育实验设计与结果预测,鼓励其在毕业论文中使用相应工具。对这些不同层面工具的系统性学习,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第二,“课程+就业”。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设有应用文写作、广告学、秘书学、新闻学等应用性课程,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众多新兴行业方兴未艾,这些课程也需要随时更新。首先,网络直播、视频制作、文案写作中的很多环节均能与中文相适配,公众号文章、微博、视频脚本等文体各有其写作规律,专业可以在以上课程中更新相应的内容。其次,网络离不开内容创作,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开设网络作品案例分析课程,一些知识类、文化类、时事评论类的视频与文字内容均可作为教学资源。一方面分析成功案例的特征,另一方面辨析内容优劣,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制作优秀内容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新媒体与影视专业的经验,开设电影欣赏、视频编辑、脚本写作等课程。但与之不同的是,课程要以内容为核心,从文学的视角展开,技术性与形式的部分则为其服务。这些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互联网创作能力、创业能力,也能够为互联网输送一批三观正确、品位不凡、情趣高雅的经营者与创作者,可以说对我国网络环境的优化与更新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课程+量化评价”。想要建立完善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就应该从各个环节上抛弃模糊、个人化、不成体系的模式,实现全面的量化。首先是试卷评价方面,命题阶段即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设置基础知识、拓展与思考、实践与创新三个不同的题型,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给予相应的分值比例,以此来客观科学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其次是在授课阶段采取类似的手段,在师范类教法课程中运用微格教室,教师通过视频对台风、板书、课件、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进行评分。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授课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师的评价予以改进。此外,第三方评价、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都是衡量人才质量的外部依据,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以持续改善为导向的双层评价机制,也能够促进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第四,“课程+技术”。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应该紧跟当下的教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如建设“教材—教辅—案例—视频”的立体化新形态教材体系,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数字教学平台,自主建立课件库、试题库、课例库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样能够更加轻松地获得优秀的教学资源。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在学生毕业论文阶段,教师引导其运用网络上如“汉典”“搜韵”“中华善本古籍库”“韩国综合古典数据”等资源,以及“问卷星”等大数据搜集与分析工具,一方面提高其论文写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为其论文选题提供开阔的思路。

第五,“课程+活动”。汉语言文学课程想要密切联系就业,就要在传统“教—学”递级的基础上衍生出“课+赛、课+创、课+研”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课外拓展培养的“三协同+双创”育人体系,以校内实训基地、创新实践平台、校外实习基地、学生文创基地等构建递进式实践载体体系。首先是将“互联网+”创业大赛、创意写作活动等列入学分体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以此来建立“学—创—研—用”层级递进的沉浸式训练,以及协作式、体验式、项目式等混合实践教学。其次,传统的教学实践应继续落实,加强与地方单位合作的密切度,将学生派遣到中小学、电视台、广播台、报社等合作单位进行实习,积极听取反馈意见,共同建设校地结合的实践体系。在新媒体领域,可以由专业建立面向社会的新媒体账号,或与成熟的账号合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视频与文字内容。这种全过程、多维度、立体化的实践活动,将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多元化成长提供支撑。

总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汉语言文学被认为是重视经典、留恋传统、相对保守、价值重于实践的存在感较低的学科,实际上中国的文学学科自古以来就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汉语言文学不仅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也具有积极的实践性价值与意义。这是文科专业随着中国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历史趋势,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

四、以发展为本质,凝聚“前沿+”的师资队伍

新文科引领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其目的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则是重要前提与保障。只有保持师资队伍知识水平的全面性、教学水平的前沿性,建立从科研到教学、从评价到监督与培养的全方位教师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进行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第一,“前沿+观念”。理念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和关键,应该在教师团队中普及新文科理念,并使其自觉按照这一理念进行教学与科研。通过院系、学校、省市、国家级培训,使《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的“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9)《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的共识深入人心,使教师理解新文科“论域拓展”“价值重塑”“话语主导”“交叉融合”“研究范式”(10)徐飞:《新文科建设:“新”从何来,通往何方》,《光明日报》2021年3月20日,第10版。的内涵。教师还应以“跨、融、通”为核心原则,坚持立足国情,强化价值引领,聚焦素养提升,从价值塑造、人格养成、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入手,将学生的发展同国家战略、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构建以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整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从而做到“守正创新”。换言之,只有明确了新文科建设的使命与愿景,才能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与探索。

第二,“前沿+融合”。想要培养出“跨、融、通”的拔尖人才,教师首先要具有相应的素质,而专业、院系、学校则应在制度上进行革新,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升。目前,部分学者能够以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审视问题,为学术研究提供符合新文科要求的典范案例。但由于学术研究中还存在较强的“观念壁垒”“组织壁垒”“制度壁垒”,“一些交叉研究领域由于未获得学科地位而处于边缘化境地”,(11)《新文科怎么建?学科跨出去,文理融起来》,《光明日报》2019年7月24日,第8版。对此类优秀成果的产出造成了一定阻碍,这也意味着高校教师科研认证、考评制度亟待做出改变。具体而言,应打破原有的学术认证原则,不再严格限制成果的学科属性,承认并肯定带有跨学科性质的综合性学术成果。可以说在学术层面实现“文+史哲”“文+地域”“文+其他学科”,能够鼓励教师提升与突破自我,促进教学中的学科融合,是对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第三,“前沿+监督”。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应该建立“高校内部全方位的教育质量保障、评估、反馈和改进机制,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办法,研究报告、制度文件、实践案例等”。(1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1/202103/t20210317_520232.html。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应该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构建新的师资能力标准体系。具体而言,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院系与学校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完善、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反馈和评估机制。

第四,“前沿+提升”。《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提出要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师培训与交流体系,并通过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指导。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首先是在学校层面组织教师交流新文科引领下的教学经验,派遣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博士学位,到国内外相关机构考察研修,借此推动教师观念、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是促进科教融合、校企联合,搭建汉语言文学与校内外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帮扶平台,建立院系与院系,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新媒体、创意写作等各行业人才的交流体系,双方组织交流会,共同完成带有跨学科与实践属性的项目。最后是邀请业内顶尖专家作为顾问,集合培训资源,加强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师职业规划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从而实现促进教师教学与职业协同发展的目的。

第五,“前沿+教学”。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需要以教学为中心,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通过人事聘任、职称考核评价等制度来扶持。首先要摒弃评聘过程中唯论文、唯奖项论的简单评价标准,坚持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在考察科研成果的同时,将教学效果、团队建设与专业发展的贡献等作为评价的重要考察范围。其次要解决学术评价唯级别与数量论的弊端,从质量、影响等多个方面对成果进行考量,对发表创新性成果的教师予以褒奖和认可。再次要把科研支撑教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同时要了解新兴技术与工具的发展趋势,灵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可视化等新型教学模式,将智能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上举措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上,实现目的和手段、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与教学的统一,建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激励教师投入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管理制度。

总之,新文科建设引领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原则,“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学科基础、注重创造创新”,聚焦前沿的教学能力、前沿的科研能力、前沿的教学理念,通过各级政策与制度建设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形成以中文为核心,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文理交叉的新文科教师队伍体系,建立团队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三化拔尖”导师团队。

五、结语

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信念坚定且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已经成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应该深刻反思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主动适应国家教育发展需求的变化,在新文科理念的引领下彰显专业特色,突出文科属性,从阐释模式、教学结构、平台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变现有的教学策略,优化和布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新时代文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熔铸中国精神、塑造中国价值、培养中国力量、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科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