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径式功能训练联合间歇气压装置干预对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康复效果及DVT的影响

2023-06-02刘凌霞刘丽丽谢素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10期
关键词:间歇达标率气压

王 楠,李 璐,刘凌霞,刘丽丽,谢素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腰椎融合手术在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成为首选方法,其融合率可超过90%,治疗满意度为60%~70%。但腰椎融合术治疗后仍有少数患者会出现不满意情况,可能因术后疼痛未能获得有效控制,不能尽早开展功能锻炼,仅可以开展卧床状态下功能锻炼,术后长时间卧床会影响全身状态[1]。即便神经功能恢复和融合率很好,但少数患者还会发生严重背部疼痛感。长时间卧床还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给予路径式功能训练联合间歇气压装置干预可使下肢血流循环得到改善,有利于更好的预后[2]。本研究探讨了路径式功能训练联合间歇气压装置干预对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康复效果及DV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腰椎融合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5~85岁,平均(55.35±4.15)岁;病程5~16个月,平均(10.32±2.06)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5~86岁,平均(55.41±4.23)岁;病程5~15个月,平均(10.26±2.12)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纳入标准 (1)经腰椎磁共振成像、CT、X线平片检查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疾病;(2)具有腰椎融合手术指征。

1.1.3排除标准 (1)负性情绪严重;(2)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硬膜损伤等;(3)并发严重骨质疏松。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1.2.1.1对照组 采用传统干预。术后帮助患者更换合理体位,当患者可以自行下床时让其通过支撑法实施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地调整训练时间和力度,如患者感到疲劳、疼痛需停止训练。

1.2.1.2观察组 (1)采取路径式功能训练措施。首先制定训练手册。以循证理念为依据,邀请脊柱专科医师、护士、康复师、护理管理专家组成小组,检索关于术后DVT预防和康复训练内容,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需求相结合,制订路径式功能训练方法,拟定成手册发放给患者,训练方法将时间作为纵轴,功能训练内容、频率作为横轴。手册内容:①术前2 d向患者及家属示范、讲解、观看手册中功能训练内容,掌握股四头肌运动、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腰背肌锻炼等方法。②术前1 d对以上内容再次进行宣教,保证患者充分掌握。③回病房至术后6 h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即双足交替开展,足背伸屈活动,足背伸5 s,停5 s,足背屈5 s,每次5 min,每小时运动1次;术后6 h至1 d继续进行踝泵运动,每次15 min,随机运动4次即可。④术后1~7 d在踝泵运动基础上加股四头肌运动,双下肢交替训练,伸直下肢,抬高10°,悬空10 s,轻放;进行直腿抬高运动,即双下肢交替开展直腿抬高,不屈曲,逐渐抬高与下肢和床面成大于60°。每次15 min左右,每天3次。⑤术后7 d至2周进行腰背肌训练,患者取仰卧屈膝位,使用头部、双足、双肘作为五点支撑,让胸段、腰段、臀部缓慢离开床面,持续5~10 s后放平身体。进行仰卧头胸后身法,患者取仰卧体位,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抬头挺胸,双臂后伸,让头部、胸部、上肢离开床面。每次以20~30 min为宜,每天3次。⑥术后2周至3个月让患者保持俯卧位,颈部伸直,稍微用力将胸部抬起离开床面,双上肢背伸,双膝伸直,将双下肢抬起,将腹部作为支撑点,身体上、下两头翘起。还可增加散步、游泳等运动。每次以20~30 min为宜,每天3次。其次训练步骤为由经培训过的责任护士严格依照路径对患者给予全程管理,护士在康复训练前将不同时间点康复训练内容、目的、意义告知患者,针对可能出现的不适拟定合理对策,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增强自身耐受性。根据手册中流程一一进行示范、讲解、督促、评价,让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循序渐进地完成规定训练,实现目标。鼓励患者积极、主动训练,依照自身情况、个体差异合理调节,如因疼痛等因素不能坚持需给予止痛干预,针对生命体征不稳定、体质虚弱、高龄、下肢肌力较弱等不能主动训练者护士需辅助患者完成训练。在患者出院时让其将手册带回家中,交代好出院训练注意事项、复查时间等。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嘱咐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并评估功能训练效果。(2)间歇气压装置干预。间歇式充气压力泵主要经间歇式充气、排气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对血液中凝血因子聚集、凝血因子对血管内膜黏附情况起到预防效果,进而避免DVT的发生。术后1 d开始进行间歇气压装置治疗,压力值设置为0.1~0.4 kgf/cm2,每天2次,直至出院。间歇气压装置具有简便操作的特点,需严格依据操作流程实施。依照患者腿围、身高选取合理型号腿套包裹下肢,需保持平整无卷边,充气管、套管、主机、腿套等紧密连接。间歇式充气压力泵工作时充气腿套对患侧下肢踝部、小腿、大腿进行均匀加压,促进血液循环。使用中需观察机器是否存在电源脱落、腿套、套管松脱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1.2.2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干预后功能锻炼达标率,主要开展踝泵训练、直腿抬高、腰背肌训练等。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达标,75~<90分为基本达标,<75分为未达标,达标率=(达标例数+基本达标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3],总分为50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3)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切口感染、DVT、泌尿系感染等。(4)观察2组患者临床指标,包含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等。

2 结 果

2.12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2组患者干预后功能锻炼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功能锻炼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后功能锻炼达标率比较[n(%)]

2.32组患者干预前后ODI评分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ODI评分比较分)

2.4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可选取腰椎融合手术治疗,因此,给予患者合理、规范的早期干预十分重要,可使康复治疗依从性提升,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尽快恢复,减少对自身生活水平造成的影响[4]。路径式功能训练、间歇气压装置联合应用,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邀请专业医师、护士、康复师等共同拟定计划,将每一阶段的计划进行细化[5]。检索相关资料,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因考虑患者自身个体化差异性,与术后情况结合,拟定路径式功能训练方案[6]。

在具体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路径式功能训练,护士需严格依照制定好的训练手册中内容实施对患者给予专业、全面、规范性示范和指导,增加训练力度,防止一开始高强度训练,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有利于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合理训练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避免组织粘连等情况,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7-8]。

间歇气压装置主要借助外力作用,对DVT发生起到预防性效果,充气中双下肢血液在短期内可大量回流,会加重心脏负担[9]。同时,对患者肢体皮肤颜色、温度、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胸闷、发绀等不适症状进行密切评估,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功能训练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路径式功能训练联合间歇气压装置干预后患者腰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训练中需重视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将训练内容向患者进行一一讲解,让其高度认知训练的重要性,保证积极配合功能训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合理功能训练与间歇气压装置联合干预可加强患者生理功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炎性物质快速代谢,减轻疼痛感,有利于各肌肉群功能保持稳定状态,有效预防了DVT的发生,同时,有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10]。

综上所述,对腰椎融合手术患者而言,术后给予合理的训练干预可改善其预后,路径式功能训练与间歇气压装置联合干预后,患者的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得到明显改善,DVT得到有效预防,改善了腰椎功能,可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间歇达标率气压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看不见的气压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