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表达研究
2023-06-02武茜
武 茜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一、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与地域性文化的界定范围
(一)地铁空间
自1863 年,伦敦的第一条城市地铁修建通车后,共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在19 世纪60 年代之前,人口的爆发性增长与城市面积的扩张,社会需要城市交通拥有新的活力;在1863 年到1930 年期间,城市地面的环境杂乱,交通状况也十分拥挤,各个城市相继开始采取行动来维护城市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1924 年至1949 年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导致轨道交通停滞不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迎来新出行工具,对原有公共交通有所冲击; 1949 年至1969 年期间,战争结束,人们由城市迁往农村,上班通勤时间变长,汽车等工具加速了公路的压力,城市的街道通行能力矛盾日益突出;在1970 年至今,受城市化趋势的影响,人口与交通压力逐渐变得拥挤,再加上科技日益进步,为后续城市修建地铁奠定基础。
在第二次发展高潮时期,中国抓住机遇,开始在大都市发展城市地铁,但中国的地铁发展史依旧经历了漫长又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如1958 年广州市开始提出修建地铁的设想,就经历过6 次开始、5 次强制停止的困难,最终在1997 年建成通车;同样艰难的城市还有上海,由1958 年初步规划设计直到1993 年才正式通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段时间是我国处在对地铁的长期探索阶段。广州市地铁用时32 年,上海市地铁用时36 年,天津市地铁用时14 年……但值得庆祝的是,1965 年10 月,北京市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到建成通车,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这不仅是中国开始修建并建成的第一条地铁,也是中国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
进入21 世纪以来,各类国际盛事为中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 上海世博会、2011 年深圳大运会、2022 年杭州亚运会、2022 年北京冬奥会等,都促进中国地铁里程的增长,并宣告中国正式跻身地铁时代。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交通压力影响下,使各个城市看到地铁发展带来的益处,截止到2021 年,中国地铁里程数排名(前十五):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深圳、南京、重庆、杭州、青岛、苏州、西安、天津、沈阳、郑州。全国开通地铁的城市有41 个,我们发现大多为省会城市,但也不乏有一线城市的身影在为地铁的里程数据添砖加瓦。
总之,地铁的修建与运营,对于城市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超越了传统的交通工具,两个站点的连接到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由点到线最后覆盖到整个城市面,甚至覆盖相邻两个城市,赋予整个城市新的交通动力。回顾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地铁发展经验,这个庞大的城市始终都在向我们传递某些地铁的力量,不仅让城市中的人们具有多元的出行选择,更让城市处于不断进步发展的状态。
(二)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作为一所城市的视觉符号体现,愈来愈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文化载体。它可以伴随城市的发展而更新,以城市发展为依载生存。公共艺术“Public art”,从英文字面意思来翻译,可以理解为公众的、社会的艺术,满足公共和艺术两大方面,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它不像是一个需要放置于一个空间展示的艺术,而是更多依托于环境,比如说地下通道、天桥下和地铁公共空间等,可以赋予其更多开放性的视觉感官体验,更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补充说明。但这些都是对于公共艺术的概略解释,关于其具体特定含义与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定义,这也更可以反证到上文提到的时代性特征。
公共艺术呈现的作品的形式多样,可以分为版雕、装置、雕塑、家具等等,在视觉体验上也可以添加多媒体互动艺术,也可以为二维平面,如常出现在地下通道的涂鸦,就是人们自发性在空白的墙面上进行自由的创作,时刻体现着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视觉追求。
随着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已经开始由纯意识形态的特征转为对艺术语言的表达追寻。同时,开始关注到对地域文化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处理问题,上升到对设计与文化间的交流,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挖掘到不同城市间的文化特质。
(三)地域性文化
文化认同是一种可以达到群体认同的感觉,就像提到毕加索、梵高、莫奈等著名画家,脑中一定会浮现出《日出·印象》《星月夜》《向日葵》《格尔尼卡》《梦》等一系列广为人知的名画,但无法获得这种认同感是否就是不属于文化呢?其实不论古今中外,任何文化或艺术都是一种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不能将文化与认同感混为一谈,更不能浅显的认为难以或暂未获得认同感就不是好的文化。
文化具有十分广泛的范畴,各个学界中的前辈都在尝试以自身所涉及的学科来界定文化,但至今都没有学者能给予准确的概括。从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看,地域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去不断吸收来自各方的优秀部分,如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艺术设计等的意识形态。
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蔚然成风,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发展趋势影响,如《诗经》首篇《关雎》,就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而城市处于中华文化的特定区域,也对地域文化有着文化引领作用。我国自1928 年开始的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后,我们进入考古阶段,如黄河中上游的马家窑文化、渭河一带的大地湾文化、长河中游的大溪文化等都是我国先辈们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地域文化。
由此上分析,一方面是“地域”“区域”“地区”有着相似之处,但“地域”更多地是历史范围内或人心理认知层面约定俗成的空间区域。另一方面是文化与地域文化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可以用相对符号化的语言去具象表现。所以说,地域性文化不是来源于一个特定时期,而是多个时间段叠加沉淀的、相互交融的过程。那么,如何将中国历史上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并作为我们设计的思想源泉进行表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地域性文化在苏州地铁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有着包容、开放的特点。由于苏州自身的文化优越性,使苏州的文化也变得多元。
(一)苏州水乡元素
水是苏州最基础也是最优美的元素,环姑苏城,会发现苏州水网密布。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文化,表达的就是苏州与太湖水之间的关系,两者在交错间孕育太湖文化,在水元素的提取上添加古建筑与新建筑的对比,丰富整个画面的层次感。
(二)苏州园林元素
在景观设计中,不乏有设计师借鉴苏州园林的布景,苏州园林景观最能表现苏州的地域性文化。苏州园林的花窗,就是苏州园林文化的反映,因此对于花窗的提取,选局部较为经典的图案,将其分割重组为新的意向图形。
在苏州园林,最壮观的当属太湖石,太湖石的成组布列中,小到周边一木一景,大到周边景观建筑,都有他自身排列的章法,归纳成九字就是叠、竖、垫、拼、挑、压、钩、挂、撑。在元素提取上将太湖石进行抽象写意,鱼群向对角线方向游动,赋予画面以动感。
(三)苏州民俗文化元素
苏绣是以苏州地区为主的一种刺绣产品总称,它大到作为国礼送给各国领导人,小到一个刺绣小样,在刺绣的题材、风格和工艺等方面都蕴含着苏州地区的风土风俗。在元素提取中将水、苏扇与旗袍进行图像重构,尝试表达苏州地区各文化间的联结。
姑苏十二娘是由反映古吴文化历史内涵的十二位妇女构成,在元素提取上,利用的古代室内空间的屏风做底,以丝线破解垂直感,将姑苏十二娘以立体形式拼贴表现(见图1)。
图1
三、地域性文化介入地铁公共空间的构想
(一)减少广告宣传,增添实质性文化内容
5 号线全线共有34 站点,但设有公共艺术墙的只有六站,相较其他站点而言就缺少趣味性与创意性,反而充斥着的是各类广告,广告简直无缝衔接的插入进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出行中,这些广告大多以商业广告为主,对于整个地铁空间的地域性文化表达是起削弱作用的。因此针对此问题,应该增添带有苏州地域的文化性特征的装置、广告或墙面艺术。
(二)将公共艺术墙的设置放置于吸睛醒目处,扩大文化传播广度
浏览5 号线的公共艺术墙的摆放位置,都位于站厅层的中间位置且较为狭窄。当乘客进入地铁空间,映入眼帘的排着冗杂队伍的安检处,只有进入整个楼层的中部,才能欣赏到公共艺术墙,而且大多位置局促,让浏览者无法处在合适位置对艺术墙进行完整欣赏。因此针对此问题,可以尝试在站厅层的入口处设置较为醒目又不太影响通行的公共艺术,同时在入口处又满足大空间的观赏性,一举两得。
(三)扩大公共艺术墙文化交互性与视觉吸引力
笔者在早上9 点和下午4 点两个时间段对人流量较大的站点进行观察,排除匆忙上班的人员,发现公共艺术墙对人群的吸引力较低,可能路过看一眼,但并没有深入了解在文化墙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性文化,说明苏州地区的公共艺术墙还是以传统设计偏多,人们或许已经产生一种视觉疲劳,需要在文化墙中注入新的体验能量,可以加入三维视觉体验技术,增添人群的沉浸式体验。
四、结语
地铁空间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空间表达形式,但如何在空间表现该地区的地域文化,创造出适合和能表达该地区特色的空间,把地铁空间扩展到文化传承、城市之窗的载体,是一个仍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未来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需要更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注重材质、形式、科技的综合作用,这些都可以使得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表达更加丰富。最后,由于时间和个人知识储备有限等原因,对有些具体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后期会加强各方面的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