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珊 一路前行

2023-06-02朱光

海峡姐妹 2023年5期
关键词:江珊大戏院李东

文/朱光

今年早春时节,如果你在上海中国大戏院附近逛街,有可能会遇到素颜的江珊在逛马路——江珊的首部音乐剧《夜半歌声》其间在中国大戏院上演。

与以往到国际大都市来拍影视剧不同,她在音乐剧排练、上演之际,从酒店走路去排练场、去剧场;要去其他剧场看演出,就扫一辆共享单车,还认得了哪条路是单行道。

在接受专访之际,她刚从三天高烧的状态中恢复不久,嗓子还有一些喑哑,但是已经以“徐阿嬷”一角在《夜半歌声》中登场。她说:“演音乐剧,是我一辈子的梦想。”

这是江珊第一次走上音乐剧舞台。江珊的父母都是歌剧演员。尽管她是中国当代都市爱情电视剧最早诞生的偶像,更因为《过把瘾》成为家喻户晓的“女神”,出道后也曾出过唱片,但她始终有个舞台梦。

音乐剧《夜半歌声》是为中国大戏院度身定制的剧目。1937年,电影《夜半歌声》就是在黄浦剧场(当时名为“金城大戏院”)首映,正是如今中国大戏院的“姊妹剧院”。因而,在充满历史人文的空间里,融入一个原本就根植于此的舞台作品,还是一部音乐剧——制作人李东一向江珊提议,她就心动了。

李东也是话剧《德龄与慈禧》的制作人,江珊曾在这部话剧中扮演过慈禧。当时,他俩就建立了彼此深度信任的友谊,提及今后江珊可以为李东制作的戏剧担任“表演指导”。

当某晚23点左右,李东打了个电话与江珊说:“我现在与牟森导演在一起,准备做一台音乐剧《夜半歌声》,要不您先来做‘表演指导’?”江珊自然就一口答应。

然后,李东“得寸进尺”道:“那要不,我们就把戏里的‘徐阿嬷’这个角色写实了,您来演?”本来,这个角色是台词中提及的人物,并没有出场。江珊一听戏份不重,就进组了。

她拿到总谱后,才发现自己戏份很多。作曲李京键说:“珊姐进组了,当然要让她添彩呀。相信观众也一定同意给她加戏。”大家也起哄:“珊姐,你就哇哇唱吧!”

江珊感慨道:“在我体力最充足的时候,中国音乐剧还没有当下这么繁荣;而出演音乐剧,确实是我毕生梦想,所以,我就迎向了这个挑战!”

要说压力,还真有。剧组中九成以上的演员都是上戏、上音的音乐剧专业毕业的。“我被他们包围,那一刻感受到的专业和爱,仿佛我成了孩子。”剧组带来情感互动,一如暖流,让江珊如沐春风。

“太难了,”江珊说,“真的排练了、上台了,才感受到‘唱歌’与‘演音乐剧’是多么的不同!演音乐剧时唱的歌,都应该是有表情的,有戏剧推进力的。”

她唱过独唱,也唱过合唱团,但音乐剧对唱歌的要求完全不同,“要确保有足够的气息‘顶’上去,做到漂亮的声音,可以平滑优美地输出……”

大家认为曾经出过唱片的江珊,既是卓越的演员也是职业的歌手。岂料她答:“我做歌手的时候不怎么喜欢演出。”她十分感谢《梦里水乡》这首歌能让自己赢得大家的喜爱,但是她更喜欢在录音棚或者小型现场音乐会上,不重复地唱歌。而在音乐剧里唱歌,“是以唱歌的方式去表演,是塑造,丰富性远胜过单纯唱歌”。

与剧组演员的合作也令人期待地碰撞出了艺术的火花。在音乐剧《赵氏孤儿》中有精湛表现的郑棋元也参演了《夜半歌声》。江珊对他赞不绝口:“他在台下是十分简单的人,而在台上看起来阅尽世事——只有他的简单,才能把复杂的情感收入心底。他能把复杂全都包进这个角色里,又把这个角色提起来。”

谈及生活,江珊打趣道:“与其说我安静,不如说我无趣吧!”说完,她哈哈大笑:“我是一个‘万年宅’,最大的乐趣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听听音乐——工作已经足够五光十色,所以自己的生活尽量保持黑白。”

以下是笔者与江珊的一段问答录:

问:在演艺圈里,什么是最重要的?

答:心态。十年前开始演话剧《守岁》,每年春节左右开演,一演演七年。再回首时,发现我热爱的还是舞台。但是做舞台剧,必须耐得住寂寞。演艺圈诱惑很多,你是否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舞台?心态和你对待这份工作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是最重要的。我还没做到“笑看风云”,我需要的是安安静静地、深度地投身一件事。

问:在家庭生活里,什么是最重要的?

答:妥协。妥协不是负面的词——而是“妥善协商”。能够成为家庭中的一员,都是很大的缘分和福分。如果没有原则性的问题,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够妥协,那就会变得“世界如此美好”。我也会向先生、女儿妥协——在家里,要去讲面子吗?没有任何意义。在家里,对错不重要,感情最重要。

问:小时候对自己设定的目标、理想达成了吗?

答:我小时候最想做的是服务员(哈哈哈哈)——因为百货商场里藏着很多好东西,人家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我就能拿出来,感觉特别厉害。第二个目标是想考外交学院,后来,还是进入了中戏。

其实,从小父母是对我封闭这方面的事情的(注:江珊父亲江怀延是演员、编剧、舞台剧导演,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我家只有在周日才可以看一会儿电视。他们不希望我去做这行。我妈特别希望我去成为医生,但我晕血。当时,他们恰好参加了战友聚会——父母们就在讨论子女前途,说是基因肯定是存在的,且艺考都是提前的,所以不妨先试试呗!于是,我爸妈说“那就试试”。

当时,他们担心女演员的艺术寿命可能不长,总是希望子女选一个越老越德高望重的职业。现在,他们只担心我的身体。

问:有什么人生道路上必须避免的坎儿?

答:坎,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不是人为的。重要的是,怎样把人生道路遇到的坎儿变成好事——虽然特别难。其实,这也是人的蜕变过程。

鹰到老的时候,蜕变是多么痛苦——先毁掉自己的喙,再去除利爪、羽毛,才能重新飞翔。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敬佩的物种。我愿意把鹰的转变过程,放到人生的转变过程中。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你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既然遇到了,就是你该遇到的。我就去面对它、解决它,变成自己的动力。

问:有没有具体的办法?

答:没有,此事因人而异。我学会不跟自己的情绪去对抗,需要抒发。与情绪对抗,就是拒绝它。我接受、保护另外一个我。找适当的方式宣泄情绪,并不影响我如何去解决问题。我有时候会想,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吃顿好的、睡一觉就好了。

问:对上海印象如何?

答:大有改观。我以前来上海,是个两点一线的封闭过程——酒店、片场,来回循环,我周围有啥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次我走着去剧院,走着去排练场。我还骑了共享单车,了解了很多单行道,还会逛逛街。路过南京路步行街的时候,我站在那儿,天哪,这么热闹!剧组所有人都特别“嫌弃”地看着我。

改观,也是因为人——我在参加演出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激情和对工作的热爱。上海的演出市场好活跃!一周7天,每晚可看不同的戏。上海对艺术创作和演出的接受度很高。于是,我又去看了一遍音乐剧《赵氏孤儿》……

猜你喜欢

江珊大戏院李东
雅韵徐徐亦潮流,开明大戏院正“焕新”
Mosquitoes: Annoying but Amazing
那些年,我们抓拍的明星 本期主角:江珊
红皮鞋
红皮鞋
The influenc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上海大戏院三月“重生”
70多岁上海大戏院改建
话剧《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