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四个维度
2023-06-01陈沉
陈 沉
(1.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在深刻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1]15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2]13,本质上是中国事业宏阔实践的生动映射。对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问题展开系统性追问,明晰其思想构筑、发展进程、实践成果、经验启示,是破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重大理论命题的关键维度,更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中国人民,凝聚精神力量的题中之义。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思想构筑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扎根中华沃土,推进实践探索,形成了理论内核先进、民族特色鲜明、体系根基牢固的思想构筑,为从根本上扭转中国人民的精神被动状态,争取精神主动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理论的奠基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3]22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精神生产实践,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将自身理论体系牢牢扎根于唯物主义根基之上,同时以唯物辩证法为内核,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动力问题。其内涵丰富、深邃,主要由三个方面的理论构成:一是自觉能动性理论。马克思主义以物质第一性为前提,充分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4]56。“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趋向的行为的特征。”[5]312“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6]258其从人的本质、目的、动机三个方面,深刻剖析了精神所内在具有的能动性作用,从而为论证精神动力的产生奠定了前提。二是精神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立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5这一基本论断,强调“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7]130,进而凸显人在精神生存、精神发展与精神完善等方面需求的层次性与多样性。而基于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要,人的精神世界会产生一种需求与现实之间客观存在的“张力”,正是在这种需求发展与现实发展的辩证统一中,精神动力的输出具备了关键条件。三是精神转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基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136的根本指向,科学论证了精神向物质的转化问题,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9-10,对理论这一“精神的精华”如何通过掌握群众,进而转化为变革世界的物质力量的问题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而这一重要理论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物质变革基础上的精神革命的根本遵循。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主动特质的赓续
在不懈斗争中,中华民族逐渐积淀起体系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文化体系,熔炼出支撑中华儿女精神世界,为人类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华文明。在民族精神的延续中,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精神主动特质,也成为中华儿女一脉相承、守望赓续的关键基因,为中华民族于近代危局中求破局,为中华儿女于精神被动下争主动奠定了精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主动特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自强不息”的斗争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文明首重自立自强,将民族的赓续繁荣、事业的兴旺发展寄托于不懈奋斗之上,体现出于斗争中求主动的精神品格。二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中华民族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凝练的深邃智慧。在这一朴素辩证思维的引领下,中华文明逐渐熔铸起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于各种风险因素的理性审视,体现出思变、思危、思亡的忧患意识。三是“其命维新”的进取品质。中华文明能够赓续不断,关键在于中华文明所内蕴的求新求变特质。在对于生存环境的辩证审思中,中华民族始终以“顺时应境”的进取观为指引,保持与时代的同频共振,在开放包容中汲取时代菁华,实现自身的把握时代、融入时代和引领时代,进而展现出“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8]的进取品质。中华文明精神主动特质的赓续,是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思想构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关于精神主动理论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在聚焦、融入和引领时代中,始终立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需要,接续探索精神主动理论,形成了立场鲜明、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立足近代中国被压迫被殖民侵略的现实境遇,强调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精神被动的根本原因。同时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极大限制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自由。为了彻底扭转“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9]1514的困局,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与精神主动奠定了坚实根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带领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改革开放的时代诉求,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208,逐渐积累并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成为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战略支撑。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先后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任务、新形势出发,接续推进人民精神主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保证”[11],强调人民精神主动水平的提高要充分聚焦现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2]2278-2279,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3]35等战略课题进行了系统谋划。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关于精神主动的理论探索,引领人民完成了精神上由自卑到自信,并持续走向更高水平精神主动的伟大转变。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主动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形成了关于精神主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党引领人民追求精神主动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足“四个自信”的战略高度及其辩证联系把握精神主动。“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4]12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5],从而明确凸显出把握文化根脉,进而充分彰显人民精神自信,实现精神主动的深刻逻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6]9,进而明确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追求精神主动的底气。二是聚焦“两个结合”的历史高度及其辩证关系把握精神主动。“两个结合”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途径”[17]。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刻阐释,指出“‘结合’的前提是相互契合……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8];强调“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和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将党关于精神主动问题的把握推向了新的认识高度,从一般规律层面为新时代中国人民追求精神完全主动奠定了学理根基。三是定位“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高度把握精神主动。在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的全新战略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系统阐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22,进而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本质层面,凸显出实现人民精神主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现实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核心主题,便是立足深刻的物质变革,在对精神世界的构筑中,不断变革民族、国家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党的百年奋斗史同时也是精神生产史,是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精神复兴的伟大斗争史。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人民精神被动状态得到根本性扭转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与本国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使中国人民处于双重精神压迫之下,精神世界极度压抑,精神状态极其自卑,精神上的自疑、自否成为当时国人的常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派政治力量的探索均告失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民族和人民被奴役的命运。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18]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秉持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独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上,把旧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9]663,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9]1516,中国人民的精神被动状态自此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引领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追求精神主动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顺利完成“三大改造”,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并迅速投入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20]696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国人民精神主动奠定了坚实物质根基。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旋即展开。通过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两种文化形态之间辩证关系的明确,即“由于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19]704-705,党领导人民进一步深化对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腐朽落后文化的批判,进一步克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21]215,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同时,党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工作方针,极大地释放了文化活力,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党还对文化问题上的“古今中外”关系进行了科学剖析,确立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开创了“尊古而不复古,学洋而不媚洋”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的精神自信状态有了愈发坚实的物质支撑,愈发深厚的文化涵养,精神主动水平大为增强。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精神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带领全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型,在我国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由市场经济所衍生的各种腐朽、落后观念开始滋生、泛滥,为人民追求精神主动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党从宏观战略层面,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22]28,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质”[23]8-9,“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24]24,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制度性安排。同时,党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精神主动实践的理论支撑持续夯实。总体而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融入世界发展的开放格局中,中国人民迅速摆脱了精神迷茫状态,在事业发展中积极奋斗,贡献力量,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
(四)新时代党引领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实现精神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立足新的时代方位,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统领,接续推进实现人民精神完全主动的实践探索。具体而言:一是制定了系统的战略规划,使人民精神主动的目标可感可知。进入新时代,党立足中国事业发展实际,制定了系统、科学的战略规划。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相继确立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1]21。在战略目标谋划与战略规划实施的辩证统一中,中国人民精神主动目标内蕴其中,实现了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化,愈发清晰可感。二是推进了事业的发展进步,使人民精神主动的基础持续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发展动能强劲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出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实现精神主动的物质基础空前夯实,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强大信心、必胜信念空前巩固,精神主动达到历史新高度。三是确立了崭新的指导思想,使人民精神主动的引领旗帜鲜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统筹谋划与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8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科学立场、观点、方法为新时代人民的精神主动奠定了科学根基。四是实现了党建的不断加强,使人民精神主动的组织坚强有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4]22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支撑,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强化,“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深入人心,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在革命性锻造中,党对中国事业的领导力不断增强,人民精神主动实践的组织核心地位愈发凸显。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实践成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中,给中华大地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带来根本性变革,特别是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百年实践,积淀其丰富的实践成果,支撑起中国人民持续丰富的精神世界。
(一)实现了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根本性转变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从文化精神层面对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妄图磨灭其反抗意志。中国共产党矢志变革旧中国,重建民族精神世界,根本转变人民精神面貌,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实现了中国人民由精神附庸向精神独立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以实现民族完全独立为奋斗目标,在取得经济完全独立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附庸境地,取得了完全的精神独立地位。二是实现了中国人民由精神自疑向精神自信的根本性转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极度压抑,人民在精神世界的构建中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身份认同、文化认同遭到巨大挑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通过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引领,实现了国家、民族的富强,中国人民的底气不断提升,自信持续增强,精神状态日益昂扬饱满。三是实现了中国人民由精神被动向精神主动的根本性转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中国人民精神附庸地位的打造,直接决定了人民精神世界的被动,追求思想解放的努力处处受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根本上扭转了这一局面,通过物质革命与文化建设相统一,极大地释放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使之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精神主动水平持续提升,向着精神完全主动的目标积极迈进。
(二)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具有内在革命性特质的精神内容生产为支撑,引领中国人民重构精神世界,掌握精神主动。在此过程中,党的革命精神成果逐渐积累并体系化、系统化,形成了“贯穿百年历史的全过程,内容涵盖社会领域的多方面,承载主体更是丰富多样”[25]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是质与量、源与流、古与今的辩证统一,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就质与量而言,党的革命精神生产贯穿于中国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基于不同时代现实境况与革命任务的具体要求,数量丰富、特征鲜明的革命精神成果应时应运而生,但贯穿其中的本质内核始终如一。坚持无产阶级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坚持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等熔铸于党的百年精神生产实践之中,从而实现了党精神谱系质与量的统一。二是就源与流而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6]8。革命先驱的不懈奋斗,铸就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26]8,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根本宗旨、政治品格、 优良作风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呈现”[27]20,奠定了党的精神谱系的根脉。党的革命精神生产史,同时也是伟大建党精神与党的精神谱系之间由源至流的辩证运动史。三是就古与今而言,党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扎根中华文化沃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辩证统一的产物,其中既蕴含有自强不息、天下大同、以民为贵等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实现了对人类文明的借鉴、吸收,实现了古与今的辩证统一。
(三)建设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2]63能够创造出更为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社会主义自身优越性的关键呈现,更是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重要基础。党于物质革命中推进精神生产实践,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党构筑精神文明的过程。以此为支撑,中国人民实现了精神被动到主动,再到完全主动的蜕变。具体而言,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建设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建设起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人民的强大引领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命力的集中体现。而“极端重要”的地位,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旗帜鲜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全党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28]337,“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9]。二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逻辑主线,即不断扩大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辐射范围,持续深化人民群众的认同程度。我们党始终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一项国家基础、战略工程常抓不懈,并在时代新人培育以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予以凸显,使社会文明蔚然成风。三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根铸魂,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以先进的文化内容为支撑,党不断增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8],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四)凝聚了空前团结统一的中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始终围绕“如何将中国人民组织起来”这一根本主题行动,尤其重视通过建构人民精神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28]19。而基于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实践,逐渐凝聚起空前团结统一的中国力量,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高度认同,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和发展中国。二是中国人民“四个自信”空前高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百年奋斗的伟大结晶,更是支撑和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依托。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指引的前进方向高度认同,对于民族必定复兴的信念、信心极为坚定。三是中国人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31]36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对国家、民族的彻底变革,不断为民族复兴积累物质成果。在此基础上,党引领人民持续增强精神主动,不断深化对于民族必然复兴的信念、信心,使中国人民以愈发昂扬、主动的精神状态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之上。
四、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经验启示
百年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不仅在物质层面为中华大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持续推动人民精神世界变革与重构,完成了人民精神状态根本性转变,为中国事业的发展持续输出强劲精神动力。党也在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实践中积累起宝贵经验,对伟大事业的接续推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前提
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有效开展,其根基在于理论能否保持对于现实的强劲解释力,这要求必须以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提。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保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守根基之正”的前提。精神生产是具有鲜明阶级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阶级立场的差异决定了精神产生的根本方向与服务对象。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坚定立足人民立场,所主导的一切精神生产实践,均是以服从、服务于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根本要旨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中国事业,确保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伟大实践始终扎根人民立场,坚守正确根基。二是实现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拒教条之误”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无可争议,是引领无产阶级“变革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行动指南,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也特别强调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2]3。毛泽东多次告诫全党不要脱离中国的具体实际,强调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19]534。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实践要保持良性的发展态势,拒绝教条主义的窠臼,则必然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土壤,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三是推动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创时代之新”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逻辑内核在于保持理论与现实的同频共振,既实现科学理论对中国的引领,还要将中国的现实问题、时代的重大课题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之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因此,党能够引领人民完成精神状态的根本性转变,其根源在于党始终立足人民立场,聚焦人民利益的维护与发展,科学推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变革。同时,党在引领人民掌握精主动的探索中,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互动中,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伟大实践以创新为魂,走在时代之先。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人民重构精神世界,进而实现精神状态根本性转变的前提。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精神主动的基础,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中国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实践的正确方向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扎根人民,认识、把握、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而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精神世界的改造,更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精神文化发展主线,以及精神文明的正确方向前进。因此,党的领导构成了中国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实践始终遵循正确方向的基础。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是凝聚中国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实践的磅礴力量的基础。中国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实践是一项历史工程、国家工程,既要从历史的纵向维度上,凝聚起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意志、进取思想,更要从现实的维度上,凝聚起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统一信念。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系统承担起如此艰巨的任务,团结带领人民在接续奋斗中回应时代课题,迎接时代挑战,谱写人民的崭新精神史诗。三是坚持党的领导,是落实中国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实践的战略规划的基础。中国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实践没有止境,需要在具体的时代条件下,持续地回应时代之问,应对时代挑战。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担负起这一重任,引领人民在科学的战略规划中行动,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主动。
(三)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是支撑
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坚守思想旗帜,将唯物主义立场一以贯之,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人民精神主动提升奠定坚实根基的过程。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持续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22]64“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22]225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是持续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前提,更是解决中国事业各方面问题的总钥匙。物质文明大发展构筑起人民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也支撑起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持续彰显,赋予人民精神主动的伟大实践。二是有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33]9发展、繁荣精神文明,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民族复兴曙光依稀可见的关键时刻,强大的精神文明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思想意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助推剂”。而精神文明的建设高度由物质文明发展程度所决定,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是支撑起思想内核更先进、服务范围更广泛的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基所在。三是持续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22]123,从而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34]501
(四)坚持开放视野是保证
坚持开放视野对于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保证作用,有两个方面的主要表现:一方面,在历时性维度上,坚持开放视野是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实践能够贯通古今的保证。包含文明创造、发展实践在内的一切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具体的,均是在既定时空场景下由既定主体所开展的,因而“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669。所以,保持对于“过去条件”的理性审视、批判,打通古代文明积淀与现代文化发展之间的互通渠道,是从历史发展的历时性纵向维度上,保证当代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具体实践,能够始终在贯通古今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足养分,进而持续描绘当代中国人民精神世界构筑的鲜亮民族底色。另一方面,在共时性维度上,坚持开放视野是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实践能够融通中外的保证。“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35]162“只有开放发展才能赢得机会”[36],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持续获取文明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强调“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24]406。可见,始终以开放的视野聚焦人类文明发展潮流,在“以我为主”与“融通中外”的辩证统一中,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构的核心要义,是党能够引领人民持续掌握精神主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