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本本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2023-06-01卫垚伊
卫垚伊
(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反对本本主义》这篇经典著作是毛泽东对于自己长期以来运用调查研究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经验总结,同时也是面对党内正确与错误两种不同思想路线的争论,亟须纠正错误思想路线、明确正确思想路线的紧迫性而作的。这篇经典著作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思想路线的明确,帮助党内一部分同志理清了思想,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入新时代,新矛盾、新挑战层出不穷,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仍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调查研究继续推进中国的发展。
一、《反对本本主义》的写作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极大促进了革命的发展。但党内一部分同志不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把俄国经验套用在中国本土上,坚持城市中心论,主张攻打大城市,对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认识不清,否认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间势力的革命要求,使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度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深入思考,认为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路线影响着革命的发展,并把自己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升华为理论,写出《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提供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实践基础:中国革命的发展需要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转变,国民党内反动集团用各种手段残酷地镇压革命活动,集中一切反革命势力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攻,暗流、危机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 年3 月到1928 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 万多人。”[1]在此困难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农村,在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但敌强我弱的形势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中国革命的高潮也无从谈起,而共产国际多次向中共中央发来含有“左”倾错误主张的指示信和决议案。
中共中央的一些领导人看到形势的变化,又受到共产国际“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无视革命力量仍相对弱小的基本状况,片面夸大形势对革命有利的一面,逐步形成“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一些人对中国革命性质和革命转变问题的看法也回到“不间断革命”的错误认识上,重新部署实施攻打大城市的行动,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到严重损失。面对失败,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分析原因、改变局面。如何才能创造出新局面,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要有独立性、自主性,不能照抄书本上的个别词句或别国革命的具体公式,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只能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如此才能扭转革命局面,完成革命任务。
(二)现实依据:党内两种思想路线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领导下的支部之一,按照组织原则,需接受其理论上的指导和组织上的领导。1928 年6 月由于国内形势危急,中共六大于莫斯科召开。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下所作的报告中,对中国革命任务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对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认识不足,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决策,助长了党的“左”倾思想。红军中有的人把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的观点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现在需进行武装暴动,而且是全国性的武装暴动。毛泽东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逐步积蓄革命力量,他的一些正确意见也因此受到了批评和非难, 曾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即便如此,毛泽东从未放弃自己的正确主张,他始终在思考党内不断发生争议的根源。从“反复多次”的事实中,毛泽东意识到这些争议背后暗含着两种不同的思想路线:一种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另一种则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或者从某些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思想路线导致了党内在具体问题上的分歧。1928 年毛泽东在给林彪写的一封信中明确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出真相。我现举出了自有四军以来的历史问题的各方面,以证明近日的问题(军委问题,但原则问题)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2]在已公布的文献资料中,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毛泽东在红四军九大上做的报告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纠正的方法就是党员需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否则,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等。毛泽东在这时已提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以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对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反对军队中的主观主义,为《反对本本主义》的创作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个人品质:毛泽东本人注重从实践出发寻求真理
毛泽东在早年求学时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谈到:“齑其躬而有益于国与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从中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为国家和民族甘愿奉献的民族担当。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深入实际,了解真实情况。毛泽东从小受湖湘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十分注重了解实际情况,在其师杨昌济等人的影响下,不仅直接继承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实学思想传统,并在独立思考之下,形成了自己的求实风格和精神。他力主走出书斋,躬行实践,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曾几次利用暑假时间,通过“游学”的方式,与同学一起深入湖南各地了解民间疾苦,垒起了重视调查研究的根基。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毛泽东更是亲身深入群众中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关系,以此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即使自己根据本国国情得出的结论,曾一度被认为是“狭隘经验论”,但毛泽东从来没有放弃,而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把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和正确思想运用到实践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二、《反对本本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正确思想路线形成的重要作用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3]109的著名论断出自《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旗帜鲜明地反对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提出错误思想路线的表现与危害,要求全党以调查研究贯彻执行“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决反对离开实际情况的工作指导,对中国共产党正确思想路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剖析了错误思想路线的表现与危害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了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路线的种种表现,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其外在表现概括为:遇事“瞎说一顿”,刚接任工作不了解实际情况,便作指示;领导干部“闭门造车”;“唯上”“唯书”;调查结果像挂一篇狗肉帐等。这些错误的思想路线表现都不同,但其实质都一样,即没有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对中国的历史、现状进行研究,简单将俄国革命经验挪用在中国的土地上,盲目得出结果或做出决定。
2007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袁俊刚等[34]首次运用量纲理论,将结合超高速撞击实验及数值仿真数据,建立了Whipple防护结构撞击极限方程。由于在量纲理论建模过程中,大量的待定系数直接引用NASA方程系数,因此其方程精度与最新NASA/JSC方程精度近似。该方程适用于缓冲屏为铝合金材料,弹丸为纯铝及铝合金材料,弹丸直径d=0.04~1.27 cm,碰撞速度v=1.6~11 km·s-1。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错误思想路线就会导致错误的工作方法。离开实际情况去估量政治形势,去指导斗争工作,“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一定要弄出错误的。”[3]112犯错误不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工作指导,而是离开实际情况指导工作本身就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的领导者,在革命节节失利的形势下,必须清除党内的这种错误思想,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的科学化水平,根据客观情况制定政策,只有这样中国革命才能星火燎原。离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就难以科学决策。
(二)指明了正确思想路线对中国革命的必要性
秋收起义、八月失败的实践已经证明:不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不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制定不出正确且坚决的斗争策略。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谋略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正确思想路线,要求全党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一般抽象性的理论概括,而中国国情是具体的,不能把抽象性理论直接应用到具体国情,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解剖社会各阶级,明了各阶级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阶级估量,定出正确的具体的斗争策略。这才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应当具备的正确思想路线。
对于“思想路线”的内涵,毛泽东虽然在文中并未以理论的形式概括出来,但是其中的基本精神已经蕴含在了文章中,总的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标志着党的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这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上具有开天辟地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作指导,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国情,正确判断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提出贯彻正确思想路线极重要的方法——调查研究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这也是贯彻正确思想路线的方法。
1.获得正确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调查研究就是实践的过程。只有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才能抓住事物的本来面貌,揭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想出好办法,打出好主意。不实践,不调查研究,凭主观感知“瞎说一顿”,不仅没有发言权,而且会丢掉群众,难以解决问题。
2.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需要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3]115要制定出正确且坚决的斗争策略,只能从群众的斗争过程中,在实际经验中,在调查研究中产生,关在房间里向书本求教是完全行不通的。何时采用游击战,何时转为运动战,何时进行战略防御,何时变为战略反攻,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调查研究没有终点站。毛泽东认为要想取得革命成功,调查研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针对从前调查偏于农村而不注意城市的不足,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了解农村,也要了解城市,否则将不能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3]115不能出现斗争早已发展到平地,而思想仍停留在山上的失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将革命中心放在农村,注重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成功之际,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上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重大决策,再次证明“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三、《反对本本主义》所提出的正确思想路线的重要现实意义
《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帮助全党同志理清了革命遭受失败的根本原因,初步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正确思想路线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贯彻执行正确思想路线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新时代新征程,要正确运用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应对新的挑战。
(一)正确思想路线的提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思想路线是一个根本问题,它决定着能不能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能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实际,并进而正确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4]面对党内、红军内两种不同思想路线的争论,毛泽东以坚持真理、坚守真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在全党面前提出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使全党同志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的历史、现实相联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摸清中国社会状况,明白中国革命同俄国十月革命相比,有极大的不同点,农村才是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发展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把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作为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伟大阵地。正是这种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敌强我弱的前四次反“围剿”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能够于危机中变新局,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壮大革命的队伍。然而,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临时中央政府采取不适用于红军的堡垒对堡垒和“短促突击”的战术,结果是敌人步步紧逼,红军节节抵御,屡次遭受严重损失,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8.6 万余人锐减至3 万余人。广大干部、战士面对红军迭次失利、几乎濒于绝境,与前四次反“围剿”斗争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逐渐觉悟到,这是贯彻执行错误军事指导方针的结果,而这背后,恰是唯心主义错误思想路线所带来的。毛泽东在革命斗争中始终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敌我双方态势的变换,适时转变斗争策略,用事实证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不二法门,在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积累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一直在进行。遵义会议虽然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但党内仍有些同志的思想不清楚,因此,必须使全党同志都明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对共产党员提出了两大学习任务:其一是“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5]533;其二是“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毛泽东的报告给予全党同志醍醐灌顶的指导,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是魂,历史的中国是根,两者皆不可缺失。“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5]534凡事要以历史为依据,以现实为基底,走中国式的道路。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并在党的七大上结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果实——毛泽东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用中国革命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在时代的进程中,历届领导人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习近平在新时代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要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6]。“两个结合”论断的提出,是对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两大学习任务”的继承与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守好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不能生搬硬套个别词句、个别理论和外国经验,一味搬运只会水土不服、画虎不成反类犬,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表现形式。
(二)调查研究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特征
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同我们今天的时代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世情、国情、党情所面临的形势更加艰难复杂,如何才能在巨浪中行稳致远,最根本的仍是实事求是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了解社会真实情况,倾听民意、反映实情,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探索改造社会、建设社会的道路或方法。
“我们党有着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我们要在新时期加以完善和继承。”[7]随着网络的发展,截止2023 年6 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达10.79 亿,“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8]因此,行走在网络上的民意倒逼着调查研究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出能够真正获得实际情况的网络调研方法,运用好数字化手段,做好调研工作,例如网络问卷调查、视频访谈等。但“键对键”的网上调研,不能代替“面对面”的走访、蹲点、抓典型等传统调研方法,要将传统的调查方式,如文献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等与现代调查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统计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方法结合起来,突出各自的优势,获取更有质量的调查数据,为决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源。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还需借助统计学的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和描述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再借助理论思维,透过事物的表面和外部联系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作为制定政策,解决问题的依据。无论调查研究技术有多少种方法,在调查研究中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调研、调研什么、怎么调研这三个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解答,调查研究也就有了方向,进而才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三)新时代做好调查研究的逻辑思路
2017 年10 月25 日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在党的历史上第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习近平号召各级领导干部放下身段、扑下身子,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做调查研究,解决人民急需急盼的难题。
调查和研究是解决问题必经的两个阶段,调查是求实,了解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研究是求是,探究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在调查中,调查者通过各种形式搜集大量资料,接着运用理性思维把各种材料去粗取精、去伪求真,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推动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方针政策,进而解决问题。调查研究不只局限于研究战略性问题、热点问题,还要对苗头性问题进行调研,抓住了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才能掌握现在和将来工作的主动权。
通过调查研究所出台的实践方案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实施过程中,同样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修改方案,解决问题。在方案实施完成之后,仍需进行调查研究,检验方针政策能否取得实效,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典型方案,将调查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仅把调查研究成果应用到一个地方,并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只有推广到全国,各地结合自身特色,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发挥了它的最大价值。“调查研究成果应用推广是调研工作完整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使调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更是实现调研工作目的的根本点和落脚点。”[9]
《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们走好接下来的“长征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始终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坚持和发展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守住我们的魂脉与根脉,如此才能取得真经、求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