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加快农科发展 端稳中国饭碗
2023-06-01马爱平
马爱平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1年的61.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12年的57%提高到2021年的72%以上,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面向未来,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学科如何为农业强国做好服务和支撑?农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哪里?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
记者: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为什么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突出强调中国特色?
张福锁:我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道路,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任何时候都要自力更生,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特别是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根基。
其次,我国农业以小农分散经营为主。尽管我国粮食总产连年提升,但平均单产水平仍然不高,产量差和区域间变异较大,这主要与2.3亿小农户分散经营有关。今年全国两会,我提出了“关于科技赋能小农户均衡增产保供的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和大面积落地实现模式推广,促进小农户增产,变潜力为产能,是进一步破解我国粮食产能提升的重大战略路径。
另外,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科技创新要面向生产一线,切实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全球没有可以照搬的农业发展样板,所以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路子。
记者:为什么说我国是农业大国还不是农业强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方面,我们的短板是什么?
张福锁:据统计,我国农产品产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增加值均居世界第一位。但这不是衡量强国的标准。农业强国的基本标准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农业供给的综合保障能力、农业科技创新及装备能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农业综合发展水平。
仅看科技文章和发明专利的数量,不能代表我们是否农业强国。
近几十年来,我国与主要农业发达国家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缩小,但绝对差距扩大。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特征。
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水平亟须提高;二是农业科技装备不足,农业经营效率低,生产方式粗放,环境压力大,农业后备力量不足;三是农业现代化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例如种子、耕地保护和机械装备。这些都是农业强国建设面临的短板问题。
记者:现阶段,我国农业学科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在哪些领域比较见长?
张福锁: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迈入第一方阵,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科技的进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以及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在核心种源、关键装备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在土肥水种管技术系统整合与落地实现上还有短板;在单一二级或一级学科,如作物学、资源环境、畜牧兽医等学科领域优势明显,但在解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学科交叉创新和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方面进展有限,还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应从全局、全产业链的角度,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将农业发展中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统一起来,构建“绿色生产—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产业链条,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记者:作为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农业学科建设至关重要,未来一个阶段,加快加强农业学科建设,应注重哪些方面?
张福锁:近年来,我国推动加强新农科建设,坚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这对更好地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深远意义。
农业科技和人才的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农业院校从单一学科研究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跨界转变,不断打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边界,不断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间的深度融合。
张福锁院士。图片|科技日报
记者:您三十余年如一日奋斗在一线教师岗位,由您创建的科技小院模式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研究生。您认为,高等教育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农业人才?农业人才培养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张福锁:科技小院是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
涉农高校作为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应在育人才、强学科、聚师资、搭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改革,着力打造新农科教育引擎,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推农业强国建设。高等教育要坚持重塑学生为本、立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体系。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人才进入农村生产一线,以生产问题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人才。
对以科技小院为代表的各类模式的探索还在继续。面向未来,我们应谨记人才兴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培养坚实的后备力量。
◎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