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季长白山

2023-06-01阿琴

辽河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站天池铁轨

阿琴

闷热的七月下旬,我应邀参加一个长白山歌词笔会。

在火车上睡了一夜,感觉还算舒适安稳。天快亮时,窗外雨声大作,我们在通化转乘了火车,一路向北。雨一直在下,不小也不大。从车窗望出去,白花花的雨线被风刮得斜斜的,很像电视机出了毛病。外面的田野、树木以及远处被浓郁的绿色完全裹起来的群山,也在风雨中朦胧起来。令我奇怪的是,一路上,哗哗的河水不舍不弃地一直与列车同行,无论铁轨拐多少弯,都无法甩掉那些宽宽窄窄的河流,它们就那么执著地盘绕在铁轨左右,时急时缓,死心塌地跟随着。我想象着这支支汊汊的水流尽头将是怎样的恢宏壮观!

也许是因为天气的缘故,会务组通知大家在温泉站下车,洗温泉,避雨。

温泉

这里说的温泉,除了温泉本身,它还是地名。温泉的位置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是吉林铁路局通化至白河铁路沿线上的一个小站。后来我才知道,温泉站说小实在太小,说大又实在太大。小,是因为无论在哪里都买不到直达的车票,小得在吉林省铁路客货运列车表331个站点中,都找不到它的名字。温泉小站又太大了,它竟享有特殊的待遇,是全国第一个快车乘降所。也就是说,尽管你手里握着印有临近大站站名的车票,但只要你想在温泉下车,别管快车、慢车还是特快车,都要在此为你停车。尽管在黑纸白字的进出站、停靠站的花名册上没有温泉站的名字,但温泉这一站,却被叫得山响。

就因为这儿是温泉。

传说,早年间温泉村并没有人在意从山根儿下冒出来的泉水,当地人都叫它“野池子”,后来,一只被猎人追杀的鹿落难此地。受了伤的鹿,奄奄一息浸在水里等待死亡,可慢慢的,鹿奇迹般地痊愈了。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山脚下的“野池子”还真有些神奇,从此不敢再慢待。从一九六四年开始,这里先后建起了多家疗养院,随后名声越来越大。这个住着百十口人的温泉村很懂得与时俱进,也慢慢地将“村”字给省略了,干脆叫了温泉。从此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休闲疗养的好地方。它的名声和魅力,征服了沿线的列车。

于是,铁轨沿着长白山山脉由南向北横着就插进了温泉,把村子从中央一劈两开,分成两半。沿铁轨两边的地势一高一低,向南的一边有飞流直下的意思,水泥台阶顺势跟上。向北的一边自然就高出了差不多近二层楼那么高。小站上上下车的地方,慢慢地形成了一个东西走向的豁口。就在这样一个“繁华”又宁静的铁道口,既没有红绿灯,也没有任何的栏杆向过路人等示意火车的到来和经过。温泉与铁轨保持着擦肩的亲密关照和默契。

那日黄昏,我们打着伞,漫步在陌生的温泉小站,人和心都泛着湿漉漉的诗意。这种情绪在炊烟和雨线的滋润下更加肆意地膨胀起来,直到很晚都没有人提议该向后转了,我们就在街边的一间小馆子坐下来。憨厚的老板娘如数家珍般将拔丝长白山人参、榛蘑炖小鸡、鹿肉馅饺子都端了出来,满桌子冒着热气的“山货”,让我们食欲大振。就在大伙酒兴正浓,诗兴难锁的时候,一列火车吼叫着横在了眼前。抬眼望去,黑暗中,车厢长龙一样蜿蜒着,灯火闪烁,仿佛山野里的“海市蜃楼”。我们既惊讶又兴奋,黑灯瞎火,这个庞然大物突然就闯到了我们的酒桌旁。

天池

决定去天池的那天,雨没停、天也没晴。大家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去,哪怕雨再大。我们站在长白山脚下,也算是到了长白山了!于是,我们开始了雨中行。长白山有几条登山的路,我们选择了比较安全的长白山西坡,从抚松县松江河那边登山。路是湿的,车是湿的,空气是湿的。但是,每个人的心里却燃着朝圣般的虔诚。

车子在颠簸中歪歪扭扭地行进,前挡风玻璃不停地被雨刷擦拭着。尽管天气不好,司机照旧不停地给大家介绍周边的风景。我看到路边有河水时缓时急地流着。司机停了车亮着嗓门说:“下车吧,下车看看松花江。”我看到了!看到了松花江宽广的发源地,看到了松花江两岸肥美的庄稼和茂密的森林!我看到了,看到了那些一路跟来的大小溪流,最终奔向主河道的情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有人即兴高歌,许多人附和。歌声在潮湿的空气中扩散着,旋律融进了浑浊平缓的江水,向远方流去……

进了长白山的大门楼,才知道距长白山还有七十多公里路。长白山不愧是东北第一山,它海拔二千七百多米,延绵八千多平方公里。进山的途中,我突然发现一大群小松鼠浩浩荡荡地穿过公路,那种自由和散漫,像是家族在举行什么庆祝活动。

车子发出闷闷的喘息,艰难地爬行在一条又一条天边的“之”字形越来越陡的山坡上。一眼望下去,一条条灰白色的路面曲里拐弯,抽象地爬在绿色的山坡上。

雨已經由先前的线状变为雾状了。我从来没有看见这样大堆大堆的雾,在绿色大山的映衬下,起哄似的聚聚散散。大雾使车的速度更慢了。我的心思不在车的快慢上,而在猜想一会儿看到的天池会是个什么样子。司机说,按照他的经验,今天肯定看不到天池了。

有些已经下山的游人和我们迎面相遇,只见他们个个湿漉漉的,有人问,看到天池了吗?许多人并不作答,只是笑着摇摇头。那份扫兴是无论如何都藏不住的。

登天池的路很美也很壮观。在开满了五颜六色野花的山坡上,一条由漂亮的白色花岗岩铺成的一千二百三十六级、约两米宽的台阶,缓缓向上延伸,这让每颗心从一开始就有了圣洁的感觉。向上望去,觉得好像并不遥远,我已经看到了站在天池边上的那些胜利者了。天池像旗帜一样召唤着我。我一鼓作气,回头看看挺长一段路被丢在了后面。抬头再看,好像还是那么远。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还真是那么回事。快到山顶的时候,起了好大一阵风,把雾给吹散了。就在我即将登到台阶尽头的时候,那些早已围在天池边上的人群沸腾了:“啊,天晴了!看到天池了!”于是,快到了的人也跟着往下面喊:“快点儿啊,出太阳了,人家说看到了!”于是,人们自发地这样依次喊下去。这信息无疑给登山者带来了兴奋和力量。我登上天池的时候,有意记下了时间:中午十二点二十八分。

后来知道,当地人把看到天池的人叫做“有天缘”。是啊,缘,真是无处不在。血缘相连的骨肉,姻缘注定的夫妻,有缘相逢又聊得投缘的朋友,机缘凑巧的成全,有情无缘的遗憾,有缘千里来相会……一时间,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缘。天缘巧合,缘起缘落。看来,万物皆缘。缘,真是一个难解的谜。缘,真是可遇不可求啊!

说天池是嵌在高山上的一块美玉一点儿都不过分。她没有瑕疵,完美至极。我到了山顶上,偌大的天池就在眼前了。我看到从山顶上凹进的椭圆形的天池,像是把天复印了一块装了进去似的,那一汪沉静的几乎透明的湖水闪着蓝色的光芒。我敢说,她的神韵是有呼吸的,幽雅、宁静、圣洁。啊,天池,面对你,我一向活跃的思维停滞了,我一向流淌的灵感走失了。你让我尝到了失语的滋味。无奈之下,我想去唐诗里寻找你的美丽,我想到宋词里找到你的容颜……可是,我找不到,哪里都没有你的身影。你的圣洁、你的大气、你的热烈、你的高雅、你的冷艳、你的安静、你的含蓄、你的清纯,即使我翻遍了所有的文字,也无法找到!

曾经看到许多描写长白山以及长白山原始森林、长白山天池的文章。走进长白山,才知道无论怎样的描写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早就有人说过,太美的东西是无法写出来的。我想,长白山天池就是这样。面对她,除了陡然而生的对大自然的敬畏,一切语言和笔墨都是苍白的。

猜你喜欢

小站天池铁轨
天山天池
入口、入心……一杯清茶 三人小站 四成市场
黄天池
小站人的情怀
铁轨之间:一战停战百年鉴
探秘天池
天池
铁轨接口处为什么有缝
铁轨时光4
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