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护士为主导的链式管理模式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2023-05-31李虹霖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链式先天性结肠

魏 华,朱 丹,谢 丽,李虹霖,胡 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小儿外科,湖北 武汉,430030)

先天性巨结肠是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引起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致使近端结肠肥厚、扩张,其发病率为1/5 000~1/2 000,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1-2],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3]。虽然手术技术发展成熟,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少部分患儿甚至需接受再次手术,增加了患儿痛苦和家庭负担[4]。近年来,伴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平均住院时间的缩短,患儿出院后仍需在饮食结构、排便功能训练、日常活动等方面进行专业照护,家庭照护者成为延续性的主要力量[5-6]。国内的延续护理服务形式单一,呈碎片化发展,缺乏多学科之间工作环节的衔接与管理,无法系统性监测患儿的康复进程;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迅速,影响着患儿术后的恢复[7-8]。因此,如何将该类患儿的医院专科照护有效延续至社区与家庭,是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链式管理是指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形成相互之间有必然联系的连接点,把这些连接点所携带的信息进行归类,按照科学的方法加以管理和应用[8]。本研究旨在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链式管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医院小儿外科接受治疗的60 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有胎粪排出延迟、腹胀、进行性排便困难等临床表现,行钡剂灌肠、直肠黏膜活检、直肠肛管测压等检查确诊,拟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性手术治疗;②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肠道畸形;②术前合并小肠结肠炎、肠造口;③再次手术。

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将2020年6 月—2021年12 月收治的30 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6 月的30 例患儿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及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及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住院期间按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主要包括:①入院指导:环境介绍、疾病知识宣教。②术前护理:术前准备及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③术后护理:病情观察、用药与饮食指导、引流管知识指导。④出院指导:出院当天对患儿家属进行一对一健康宣教,发放科室自制的出院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内容包括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及复查事项等。随访安排分别于出院后2 周、3 个月、6 个月进行电话随访1 次,掌握患儿的疾病恢复情况,并提醒患儿家属复诊时间。

观察组成立链式管理小组,具体方法如下。

1.2.1 组建链式管理团队:包含护士长(作为组长)、主管医生、巨结肠专职护士、营养管理师及康复治疗师。各学科职责明确,分工协作。①主管医生负责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身体评估,制定治疗方案,术后的并发症的评估于控制;协助患儿家属预约复诊时间。②巨结肠专职护士为入院患儿建立档案信息,根据医嘱落实患儿围手术期肠道准备工作,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包括饮食、运动、排便功能训练指导,进行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发放知识问卷,评估患儿陪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掌握困难的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直至完成掌握。患儿出院后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③营养师主要负责患儿围手术期饮食方案的制定,告知患儿家属营养干预的重要性,并指导患儿陪护出院后的营养管理。④康复治疗师据患儿的排便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排便功能训练方案,并严格执行术后的康复计划。⑤护士长主要负责方案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协调解决方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执行计划。

1.2.2 链式管理的实施:①住院期间:患儿入院后,由护士向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并邀请患儿家属加入“巨结肠链式管理小组”共同参与的微信群,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护士再次与患儿家属进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沟通,明确患儿家属关注的重点问题,并发放科室自制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居家护理计划表,内容包含患儿的体质量、饮食、排便方式、排便形状等,护士每周对此表进行追踪,了解患儿居家营养状况,并汇总居家护理存在的问题,分别提交各个小组成员继续随访干预,一对一联系,如饮食问题交由营养师继续干预,排便形态相关问题交主治医生必要时安排门诊复查进行相关干预。②居家管理期间:定期进行线上健康知识宣讲,专职护士根据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将微信群中出现频次较多的问题反馈于医生,并进行集中讨论,定期开展由小儿外科医师、巨结肠专职护士、营养科医师、康复治疗师共同参与的线上讲座,护士长对线上知识宣讲进行总结。③多模式随访:责任护士定期对患儿家属进行电话、微信、视频随访,了解患儿在饮食结构、排便形态、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改变,做好个性化评估、修订护理计划、制定预期护理目标,对于有疑问的家属重点进行专项指导。④门诊复查评估:患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时,主治医师再次对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若遇疑难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第一时间与团队成员联系,共同讨论、分析并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置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减轻患儿家属的担忧。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国内普适性较好的护士对家属支持量表测评[9]测评患儿家属满意度,该量表共21 项题目,4 个维度,包含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沟通和信息支持、尊重支持、情感支持以及优质护理照护支持。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非常满意4 分,满意3 分,不满意2 分,非常不满意1 分。总分21~84 分,分数越高代表家属满意度越好。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0.89,内容效度0.9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及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医院。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M(P25,P75)] 分

3 讨论

常规延续护理模式主要向患者提供定期的电话随访,给予用药、饮食、运动等方式的健康宣教,但沟通交流过于形式化,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然而,链式管理则强调每个环节为管理对象,以保持各个环节能够有效连续性为目的的管理活动[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污粪、大便失禁、小肠结肠炎和肛门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链式管理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照护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原因,链式管理小组成员对患儿进行持续性的全程护理干预,每周定期监测患儿的排便、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情况,指导患儿家属依照出院计划落实居家护理内容;在随访过程中,小组成员根据患儿现阶段排便形态、营养状况等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实时调整排便功能训练及饮食等一系列的康复计划,给患儿提供优质便捷的健康指导。链式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促进患儿康复。

链式管理与常规延续性护理相比,有利于促进患儿出院后居家康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沟通和信息支持、尊重支持、情感支持、优质护理照护支持4 个维度得分及满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链式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将医务人员、患儿及其家属紧密联系起来,并提供多维度支持、帮助,当患儿家属遇到居家护理疑难问题时,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取得团队成员的帮助。这种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随时关注患儿的情况,及时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为医护患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链式管理在巨结肠患儿术后延续性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了先天性巨结肠院外延伸护理的管理效果,发挥了团队小组的作用,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术后的恢复。但本研究样本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建议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促进链式管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链式先天性结肠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链式STATCOM内部H桥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链式D-STATCOM直流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10kV链式STATCOM的研究与设计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链式咨询看浙江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