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23-05-31

乡村地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发表文章民宿乡愁

戴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新时代的乡村旅游,一是要构建主客共享、文旅融合的美好生活新空间;二是要制度化引入企业家、驻村艺术家等专业人才;三是必须立足本土,依靠村民。

魏鹏(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身怀高超技艺、植根乡村沃土的乡村工匠群体有了大有可为、大展身手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乡村工匠优势特长,不仅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必然要求,也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李明德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顾问)

民宿是一种原生力,是在原生文化的基础上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旅游吸引力。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三农问题专家)

乡村振兴是未来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在全球化挑战下,练好内功、强化发展动力的重要工作。在今天,振兴乡村是安全的发展方式,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最好的方式,所以,不论是观念上还是行动上,未来的工作,都要积极转向乡村振兴。

张凤莲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乡村文化发展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提升乡村文明程度的主要手段,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精神塑造、智力支持和凝聚合力等重要作用,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文化报 非遗工坊为乡村振兴“铸魂”

《中国文化报》3月23日发表文章:作为体现文化力量的重要抓手,非遗工坊在保护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乡村特质的文化产业、培育建设和美乡村的人才队伍、突出生態价值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形成团结高效生产组织等各个方面的作用逐年凸显,成为激发内生动力、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

农民日报 乡村旅游应走“个性化”之路

《农民日报》3月30日发表文章:从供给端看,我国现存60万个村庄,各地历史渊源、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千差万别,造就了生活习性、风俗习惯的千差万别,这样的绚丽多彩,正是我国乡村旅游充盈“乡土味”的宝贵遗产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潜质。从需求端看,从城市回归乡村,人们寻找的是一种区别于城市的慢节奏生活方式,是一种不同于都市商业文化的古朴民风,是看山望水的生态属性和心灵放飞。守护好这些特性,正是乡村旅游保持源源不断生命力的又一关键。

人民网 民宿成为乡村旅游新引擎

人民网2月22日发表文章:乡村民宿的提质升级应发挥本地优势,融入当地文化,打造特色IP,丰富旅游内容,串起当地景区,实现聚集效应。

光明网 以“乡愁”赋能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

光明网1月9日发表文章:乡愁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有多重路径。第一,以乡愁符号为载体,重构乡村文化空间;第二,以乡愁资源为内容,活化乡村文化体验;第三,以乡愁情愫为引领,创新农产品包装,推动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发表文章民宿乡愁
孪生院子民宿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勘误
150年《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分析
九月的乡愁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国内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现状
你是民宿达人吗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