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2023-05-31杨海涛李守学刘娜

中国市场 2023年13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三农

杨海涛 李守学 刘娜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将“三农”问题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式现代化”,而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我国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文章就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进行分析,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就农村城镇化的理论和意义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三农”;中国式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3-001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3.0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海洋文明,我国的经济社会基础是农业。我国的城镇化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虽然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仍处于较低水平。许多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都在70%以上,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这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虽然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与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大致相当,但我国目前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1.1 自治型——美国

美国较早进行社区的建设和推广,其社区建设因此有独特的代表性,自主性社区占据了主导作用。美国的大部分社区居民只在农村社区生活,但是工作一般在城市。加之其对自由意识的向往追求,因此在社区建设的发展初期,政府并没有过多地进行干预调控,仅仅是保证在他们社区内的居民能够得到一定的法律监督。发展建设有很多对于自治型的社区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社区服务。美国主要实行因地制宜,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社区服务主要是为了一些年老的人、有身体缺陷的人、儿童和一些无家可归的人服务。例如,让老人在社区就能享受到高端场合的服务;为儿童解决上学、幼儿园、夏令营的问题;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社区则大力发展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第二,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以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存在于美国的社区建设中,对于社区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社区文化不仅使公民了解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更是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新鲜、娱乐、放松、提高自己的好场所,同时促进公民民族自信心的诞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推进社区文化的建设,不仅能够丰富公民的业余生活,也能够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基础的文化器具是文化的载体。

第三,社区治安。不管是在哪个地方,当地的治安情况一定是居民最先关心的问题。在社区治安的治理上,美國良好的社区环境不仅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1.2 政府导向型——新加坡

除了美国的自治性社区,由政府主导的新加坡的社区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在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下,新加坡的经济得到高效发展,但是由于自身的一些限制以及农业并没有很大推广的原因,新加坡的农产品基本都依赖于进口,所以由政府主导来推动社区建设就势在必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社区的建设和规划完全是由政府主导的。新加坡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市场的需要,以促进国家发展为目的,制订了一系列的计划。

二是实行许多主体共同参加推动社区建设。建立了由政府、社区以及一些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他们之间分工明确。

三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些公益组织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自治型的社区建设不同,新加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的一些公益组织。这些公益组织为新加坡的社区建设提供大量的帮助,不仅提供资金,还会有许多支持服务,为一些没有工作的人提供就业岗位,并对他们做各种志愿者服务;针对那些失业人员也有着具体可行的捐赠措施。

四是每一位居民都会积极加入这样的建设中。这样的做法对居民和政府双方都是有益的,在提高居民的社会认同感的同时也让政府了解到居民的社会需求,以便于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3 对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第一,促进社区管理下的组织团体的形成。根据城镇和当地的农村规模的大小,进行社区建设。首先应该在小区物业上大力发展,进行小区代表的选取,使小区朝着组织化发展。然后进行原先农村村落的改造,把他们化为街道社区,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一些关乎民生的问题上要重点投入,例如道路、医疗和教育。

第二,积极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对社会上的一些非国有企业进行积极引导,吸引他们对社区进行资金支持,同时在能力许可范围内积极帮助社区公民,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对居民进行一些爱心捐赠也有利于社区的建设。

第三,对于社区的治安管理问题一定要重点注意。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无疑就是安全,所以加强治安管理尤为重要。安全问题予以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社区的环境问题,应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吸引外商进行投资,这样的话,不仅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还能维护社区的稳定。

2 国内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2.1 珠江三角洲模式

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的案例可以提供许多借鉴经验。从大体来看,其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先是农,再是工,最后是工农结合。对于珠江三角洲来说,进行农业发展是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的,因为其农业商品化比较早,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收入都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显著提高,这就在我国起到了一个先导作用。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注重二、三产业的发展,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关系紧密的网。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的发展也是直接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农业问题和工业问题解决之后,就应该考虑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问题,农村地区也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村居民的生活享受感。珠三角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城乡结合的体制,对周围许多地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在珠三角地区刮起了一股辐射风,深圳、珠海等地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地理优势也是珠江三角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优良的港口为其出口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故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城市病”也蔓延开来。一个城市如果想要发展,就要壮大自己,只有自身实力过硬,才能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许多社会矛盾也相应发生,人地不均、环境污染这些问题都十分棘手。一个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结合多方面的,不仅有规模大小,更重要的是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够强,同时投资在城市的发展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2.2 上海发展模式

上海的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海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地理位置有着很大优势。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些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十分完善。上海的人地矛盾严重,较少的土地使这片土地上的较多人口十分珍惜土地的利用,所以其农业发展对于全市的GDP贡献不大,和其他能达到1/5、1/3的地区来说,其1/50的比例就显得特別不突出。但是,对于城市化水平来说,上海达到了其他地区望尘莫及的高度,高达88.7%,这个数字对于那些在50%左右的地区来说,中间相差可并不是数字那么简单。同时,上海的基础水平也是遥遥领先的,对于上海发展的优势还有,其制造业、金融业、技术中心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在这些优势下,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辐射。

在这些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优势中,“城乡统筹发展”这种最适应上海发展的模式就直接被运用了,同时上海也确实有着这样的实力,可以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又促进农村的发展,达到农村的城镇化。政府在上海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项目只有在政府的帮助下才能充分发展,例如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统筹经济繁荣。到目前来看,上海的农村城镇化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一些乡镇合作的企业成绩斐然,合作范围也有相当大的突破,涉及交通、旅游等各个区域,发展规模日益扩大。

在这样的经济发展中,统筹全局的特征就显现在上海的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中,尤其在意城乡共同发展。郊区的发展将成为发展的重点,而且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在城郊发展中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配,城乡之间的人才也应该合理应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从而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然而上海这种模式只是适用于上海的一种模式,对于其他地区,可能并没有太大的推广意义,因为这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较高,只有具备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比较好地实施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在想实施这种模式之前,先得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2.3 成都发展模式

成都的发展比较像一个结合体,“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能够较好地概括这个特点。总的说来,成都的发展既有在本身上的发展,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乡镇的发展,又有通过扩张城市带来的发展。因为成都市有着非常强大的辐射作用,所以向外发展就成了其一个主要特点,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农村要想得到发展就应该主动出击,主动与其他地区进行经济交流。成都较早就进行了农村城镇化发展,总结来说,“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和“六句话”比较好地概括了这一点。所谓的“三个集中”,指的就是“工业发展区集中,农民城镇化集中,土地规模化集中”。所谓“三大工程”指的是“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农村环境工程,扶贫开发农村工程”。所谓的“六句话”指的是“主要以县城为重点,以合理的规划为起点,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关键要形成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辅助以配套政策,着眼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成都的发展,迎合了时代潮流,因为始终坚持,所以得到了良好的回报,从而使农民受益。

2.4 对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第一,统一规划是基础。农村的城镇化是一个整体,发展中必须注重统一发展,如果不注重正确决策,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想要避免这种伤害,就必须在一开始做决定的时候慎重考虑,科学决策。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成都市的一些决策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经得起各项监督,达到了各项指标,覆盖农村城镇建设各个方面。一个好的规划,能够使工作实施得顺利,同时能够避免许多矛盾的发生,部门按照规划进行,能够很好地实施工作。

第二,要坚持制度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适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好的政策也能对农村的城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因为制度制定得好,浦东新区才能有较好的发展。在结合了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浦东新区在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从一开始的政府不包就业到后来各种政策的试用,浦东在发展中不断革新。因为之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所以浦东新区就一次性缴纳15年的医疗养老保险等费用,这就为农村居民提供了社会保障。上海还在其他例如土地规划等方面有新的规划,更为注重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推行工业、农业、土地集中,不断优化产业体系。在充分吸收了其他地区企业的发展经验之后,成都农村城镇化针对生态破坏、解决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三个集中”的发展战略。首先,是在工业上进行发展集中。努力跟随政策的脚步,结合工业园区的特点进行规模化管理,促进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企业的效率。还要进行主导产业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通过这些发展促进周边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的布局能够得到优化。在农村,则应该重点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新农业带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其次,关注土地的使用情况。土地应该集中利用,集中稀落的村落,利用土地建设工业用地。值得注意的是,要充分结合农村和城镇的发展,使城乡得到统筹发展,使农村居民的权益能够得到实在的使用。最后,土地应该合理利用,应该得到收益。土地日益集中,农户的生产方式也从单一逐渐向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效益。土地的流转不仅使土地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更使农户的职业得到了转化。

第四,要坚持政府主导,保障群众权益。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视,对于打破城乡二次元来说更是如此,政府在规划、资金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政府实施的政策对农民有着很大的优惠,对提升农村居民的生产力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农村更快地进行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因为有着良好的资金提供渠道。不可能每一个决定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政府始终坚守自我,一直保证群众的权益得到彻彻底底的落实。

第五,要坚持经营城市,多方筹措基础投入。资金问题是农村能否开展好一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保证资金的投入,那么再好的规划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政府拥有的资源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资源,土地是市场开展的前提。在政府的引导下,再拥有良好的土地资源,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就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经营好城市这方面,成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上,通过调控市场进行体制改革,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

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下,农村的传统农业也在不断改进,农村文明逐步向城市文明发展,农村的生态建设、政治经济也都在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战略性发展国策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及国内外地区的城镇化经验和教训的同时,要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形成适合自己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共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金石,黄城,刘方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13(8):99-104.

[2]王龙.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河南科技,2013(18):240,24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8.

[4]MICHAEL LIPTON.Migration from rural areas of poor countries:the impact on rural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J].1980,8(1):1-34.

[5]孙春芳.城镇化建设不能消灭农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2-24(3).

[6]TODARO M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8(1):138-148.

[7]MABOGUNJE.Diffusion of labor migration in a central place system[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2):68-74.

[8]许经勇,黄爱东.对我国城镇化战略定位的深层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4-7.

[9]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J].经济学家,2003(2):29-36.

[10]李明宇,金丽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解析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05(4):3-4.

[11]罗杜吉.城市化及其问题解决[J].现代商业,2008(5):31.

[12]文尚卿.浅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路径[J].消费导刊,2010(5):202,245.

[13]辜胜阻,李正友.中国自下而上的制度分析[J].中國社会科学,1998(2):23-26.

[14]王开泳,陈田,王丽艳,等.半城市化地区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8(2):173-178.

[15]吴元波.中国农村城镇化系统运行机制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3-26.

[16]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4(3):11-15.

[17]陈昌兵,张平,刘霞辉,等.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4(10).

[18]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3).

[19]彭轶丽.中心城市推动城镇化的策略探讨——以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为例[J].特区经济,2013(12):16-19.

[20]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J].地理研究,2015(2):14-19.

[21]肖金成,党国英.城镇化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22]叶敏.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模式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2014(6):51-58.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五个坚持”做好“三农”工作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