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2023-05-31司玉美

中国市场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国有企业

司玉美

摘 要: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自从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路线后,国有企业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来,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其中,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但是,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建立经营监测系统,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5-0000-00

引言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的领导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向,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比如,在国有企业,加强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通过严格控制企业内部的资金,可以提高各种资本的安全性,防止国有资本的无端流失,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资本运作[1]。另外,有效的内部控制能有效地制约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员工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责任,从而确保职位的定义更加合理。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能够科学指导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其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当然,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可以很好地反映各种业务的经营情况,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 相关概述

1.1 国有企业

1.1.1 国有企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金玉其表”,社会和政策负担过重,债务负担较重,因此,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成為改善并且发展国有企业的必要手段[2]。

1.1.2 国有企业改革

当前国企改革呈现出制度化、科学化的特点,在行政和监管层面上的制度化,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将为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发展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发展[3]。

1.2 内部控制

1.2.1 内部控制的内涵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共同努力,保证其经营活动的正常化,从而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1.2.2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导致当下的国有企业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的竞争压力剧增,国有企业在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时,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以谋求新的竞争优势:第一,对完善法定代表人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企业内部控制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强化公司治理有利于公司治理体系的健全;第二,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改变经营理念,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以提高管理者对风险的防范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管理能力;第三,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开展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降低不必要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整体利益。

1.3 风险管理

1.3.1 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管理是一项企业业务管理工作,它能够有效地进行风险的辨识与评价,能够对经营活动中的潜在危险进行及时地发现。

1.3.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作出合理的计划所采用的一套方法。“风险”是指在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并保证了企业的战略实施。而风险管理就是企业在整个过程中,为达到预定的目的,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价和预测。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同时,针对风险的存在,制定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将风险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以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4]。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实际上就是在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发展中,预测和识别企业潜在的风险,其目标是增强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实现更好的公共服务功能。

1.4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一个企业在各个经济活动中都存在的问题。而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个方面。比如,融资风险会造成公司资产结构的不平衡、负债规模过大,从而造成公司举债,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就会面临拖欠利息,甚至破产等问题。很明显,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使其无法继续经营下去。所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问题就是控制管理经济活动、控制管理财务投资风险、制定和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并进行企业内部审核,控制管理财务投资风险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制定行之高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小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测,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进行整合,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作。只有在对财务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认识财务风险,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有效地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减少财务决策的错误,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根本,而风险管理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地执行,确保企业财务制度的稳定运作,减少财务风险,维持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

2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风险管理意识缺乏、体系构建不完善

国有企业因为具有较多以往留存问题,包括人员问题、资金结构问题等,就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建设不完善、风险管理意识的认知不足以及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全面[5]。我国大部分的国企,都把风险管理看成是一种避免财务风险的方法,在企业内部设置法律事务监督管理部门、企业战略经营管理部门等,对企业的日常业务契约订立、业务目标和结果进行审计,就是单纯地以为企业所犯的有误和问题被解决,简单地认为企业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和相对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然而,这些经营风险控制只是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方面。从资金风险角度看,它不仅要解决财务风险,还要考虑到企业资源、风险承受能力等,并运用某种方法来实现风险收益。

此外,我国企业的风险意识也很弱,这主要表现在国有资产委员会没有建立起对不同行业的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由于国有企业涉及范围很广,国有资产委员会的经营能力有限,因此,大部分企业都采用了对企业预算和决算进行严格地审核,确保国有资产委员会所提供的资产持续增值。不过,这些资产的价值,也许会给国有资产委员会带来更大的好处,而对国有企业来说,这类资产的经营方式也是一种很大的负担。因此,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往往存在着当期利润不足的情况,为了达到预算的目的,企业在账面上没有亏损,而一些国有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也会刻意降低成本支出。尽管这种盲目的成本控制可以短期内提高国有企业的利润,但对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并不能起到促进作用。

2.2 内部控制全员化程度低,缺乏实施途径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低下,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从国企的内部组织结构来看,它是公司在制定内部控制时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国企都是以职能制为主,制定了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制度,导致了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低下。职能制的组织架构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整体执行力,可以为企业提供专门的技术人员,也可以为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提供便利。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功能化已经不能满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提升管理效率,培养创新意识,才能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如果仍然采取功能化的组织架构,则缺少培养创新要素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在应对市场上的反应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这就是国企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表现。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章程,对各个企业的岗位设置、分工、薪酬等进行了详细地规定。然而,在国有企业中,对这些内部控制的内容却没有得到切实地贯彻和落实。

而且,国内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存在一个独立的部门,负责管理企业的经营财务风险管理,它的存在是为了对企业所要开展的业务进行风险监控。然而,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岗位职责的设置存在着不合理的结构特点,即人员缺少对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素养。也可以说,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风险管理仅仅从国家政策规定、财务控制等方面对其进行界定的分析方法,不具备专业人员的量化深入研究,这也是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

2.3 信息沟通不顺畅

信息传递的范围、信息表达的准确率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一些国有企业的部门和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同不充分,造成了组织层面的多样性,上下层消息的锁链太长,妨碍了消息的流传与信息沟通。与此同时,由于信息的层层流传,导致了信息的接收者与原始发送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含义,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经理们的管理思维方式都是固定的,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信息的建设,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思考。同时,由于信息的传递机制不够健全,在功能上的设定也不够科学,使得企业的员工无法迅速地接收到信息。一些职位的设置也不合理,职位职责不匹配,人员之间缺乏互动,更没有沟通和沟通的观念,这些都是造成了企业信息交流不畅的原因。大型国有企业中,部门众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困难,导致实际工作与风险控制不一致,易发生意外。

2.4 监督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由于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有效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对内负责、权力、投资和收益分享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有效管控,导致了财务管理经营风险的评价与警告、企业内运营人员职责界限不清晰,更严峻的是职责交错的情况出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经营风险管理难以开展,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运营环境,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一些国有企业在使用外审机关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和经营情况知之甚少,很难有效地防范其运行风险。但由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对经营风险管理的认识较低,将管理工作重心放到了事后监督管理上,这对提高国有企业的自身经营风险管理工作是不利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文化素养较低,以财务管理人员居多,对科研、工程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化较高的经营投资风险缺少有效的管控方法。

3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为解决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国有企业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风险评估制度。

3.1.1 提升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该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日常的重要工作。

3.1.2 了解风险管理的真正含义。

要求企业员工能够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涵义,深刻地了解风险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其本质。

3.1.3 完善風险评估体系。

在风险管理中,要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风险管理,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评价系统,使得风险的预测、处理更加的真实、全面。

3.1.4 运用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了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了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了国企的投资效益。

3.1.5 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层责任意识

除国家国有企业本身的相关工作外,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管理机构,拥有企业法人治理权、注册资本决策权等多种控制力量。在拥有相应权力的情况下,必须按照职责与权力的对等原则,发挥其作为国有企业经营主体的相应责任,并对不同行业的国企进行管理。

3.1.6 转变管理职能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是政府机关,它应该逐步从监督、约束等职能中逐步过渡到行政权力和行政手段,实行以服务为中心的职能转变,因此,可以使国有企业在当前的经营环境中维持比较平稳的调整,以增强对整个风险评价系统的构建。

3.2 增加内控全员化,提升员工参与度

企业内部控制实则是一个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内部影响因素。

3.2.1 提高整体内控水平

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可以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资源基础和人力资源基础,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因此,要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质量,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全员化,使所有人都能达到共同的组织目标,从而达到企业的总体目标。而且,通过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的员工对公司的认同。

3.2.2 加强内控全员化

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水平,可以降低企业的日常管理费用,因此,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在坚持全员内部控制的前提下,企业必须为每位员工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成员在理解企业的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为企业的总体目标设定自己的个体目标。

3.2.3 提升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此外,要进一步提高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在21世纪,人才培养是国有企业蓬勃发展的持久动能。进一步提高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是实现当前企业自身控制力的有效路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推进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工作,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而促进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实施和开展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3 完善信息管理与沟通系统

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交流制度,培养开放、民主的企业交流文化,使企业领导人必须深刻理解管理交流的重要意义,摒弃成见,走进基层。同时,要建立员工与员工、部门、部门之间的公平竞争机制。要加强交流,建立合理的意见奖励,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契约管理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建立健全的内部交流机制,既可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在企业面临危机时,能够迅速解决危机,这样,就能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企业能够如期实现公司的运营目标。其次,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是以人为中心,在计算机等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源进行分析、集成,形成一个客观、公平的数据库,为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这项技术也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最后,构建多种网络渠道的内部沟通系统。内部交流网络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相适应。一套完善的信息交流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利于管理者依据信息的反馈作出正确的决策。

3.4 加强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建设

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于保证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监管体系,保证了企业各部门、岗位的权力、责任、利益分配的清晰、相互监督,确保企业资金的落实和责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建设,其重点在于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在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权限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岗位检查,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业绩考核体系,通过对公司管理层及下级人员的考核、考察,强化自我管理,提高个人素质。职工代表的选拔是国企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国企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将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相结合。根据国有企业的财务、税务、审计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监管,减少违法违规的发生。

4 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具有重大社会功能的企业,在调整宏观经济、促进工业结构的转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国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日益受到重视,所以,必须从思想上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起科学、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是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制度保障,也是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虽然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但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随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必将更上一层楼,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方玉春.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问题探讨[J]. 赤子,2019(2):108.

[2]王媛媛.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问题[J]. 现代商业,2021(13):102-104.

[3]姜红莉. 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及其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 财会学习,2019(21):255-256.

[4]李婧泓. 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品牌研究,2021(31):111-113,167.

[5]黃敏,史新红,张刚. 关于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及其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 管理学家,2019(15):112-11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