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走长征路 体悟长征精神

2023-05-31武凤珠

人民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长征路雪山路线

武凤珠

三次重走长征路,身着当年红军战士所穿的粗布灰军装,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立华仿佛与革命先辈一起,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真的成了红军。

“长征路上,不同路段有不同的特点。这一路,沉积着厚重的革命历史知识、智慧、精神和信仰。”在本刊记者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采访王立华时,多年专注研究红色文化的他,着重提及了自己重走长征路的经历,以及走在长征路上对长征精神的感怀。

精神力量支撑长征胜利

在2016年第一次重走长征路以前,王立华去拜见了一位老红军——开国上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萧华的夫人王新兰女士。9岁参加红军、11岁开始长征的王新兰,是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之一。王立华拜访的那一年,她已经94岁高龄。

在长征队伍中,王新兰曾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队员,行至爬雪山等路途紧要处,她时常前后奔波,为红军战士鼓劲加油。王立华探望她,是在她休养的医院里。王新兰向他回忆起在长征路上做宣传的场景:落到队伍后方时,红军战士直劝她,“小妹妹,快先走吧!”她却不愿意,“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直到得知这便是队伍最后面的一支部队,她才放心离开。

“为什么要有宣传员?因为长征这样艰难的路途,如果没有精神力量,根本走不下去!”王立华介绍,在他重走长征路时,饮食、居住、路线、游览等,都有旅行社妥善安排,但是他仍然感到一路走下来非常辛苦,而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从渡过江西省于都河,到陕西省吴起县的吴起镇战役胜利,这一段时间的真实长征路途,红军战士却是长达1年多的无后方作战。“无后方作战是什么概念?吃、住、行都没有基本保障。饭有得吃还是没得吃?不知道,树根、草根、树叶、野果等都是家常便饭。有没有地方睡觉?不知道,边走边想办法解决。长征走的又都是人迹罕至的路线,就连讨饭吃都没有地方讨。”

表现长征场景的中国画《翻越雪山》 (中央美术学院王颖生、董卓创作)

一支浩浩荡荡的部队,一年大部分时间风餐露宿,没有正常的生活和作战供给,就连最基本的粮食、被装、药品、宿营房舍和枪支弹药都匮乏,一路几乎全凭两只脚,跨越河流、雪山的险滩激流等天堑。王立华介绍,地上是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天上是每天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路上还有数不尽的艰难险阻,“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往前走”。

红军长征,是反“围剿”失败后迫于形势的战略转移,起初并不知会走到哪里,一路不断调整方向和目标。直到1935年走到哈达铺镇,才得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领导的陕北红军创建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还存在着。“总算可以落脚,找到希望了。”

爱国将领张学良离世前,曾接受电视台采访。被问及为何与共产党合作时,他回答:“我佩服他们!我也是带兵的人,知道带兵之难。如果我带着我的队伍走长征路,不要說25000里,走不出1000里,人就全都走没了。”王立华认为,张学良的这席话是切身体会,也说出了长征胜利的不易:“这样一路走下来,没有精神力量,能行吗?”

越过天险彰显精神光辉

王立华所走的长征路线,是中央红军走过的路线,当时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主要领导都走过;是红军长征队伍走的最长路线,也是爬雪山、过草地等后人熟知、惊心动魄的长征故事发生的路线。“处处是险境,步步关生死。”在他看来,发生在这条路线上的长征故事,尤其彰显出红军战士的不屈精神和信仰。

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北部高原的松潘草地,方圆15200平方公里,由于河汊众多、排水不畅,形成大片沼泽,到处都是深不可测的泥潭,鸟兽绝迹。王立华形容,草地中的泥淖如同一个个隐藏的陷阱,“陷在里面,会游泳没有用,越是挣扎,陷得越深,许多红军战士陷进去后,就永远消失不见了”。

找不到食物,王立华引用开国中将、国务院原副总理余秋里的追忆:“进入草地后,红军所到之处,草根、树皮、植物茎块等能吃的全被一扫而光,有的战士把机枪带、皮腰带、文件夹等皮革都煮了吃。”饥饿至极的红军战士,甚至把鼓皮等宣传用具上的动物皮撕下来,一小块一小块地分着吃,“实在舍不得吃,就煮一锅汤,有点肉皮味儿”。走在队伍后方的红军战士,能够在前面的干马粪中扒出尚未消化的青稞、大豆充饥,都是一种幸运,很多战士永远长眠在饥累交加中。王立华说,有些战士牺牲时,口中还含着未能咽下的草根。

王立华讲述道,就在快出草地时,走到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原班佑乡,“一个连的红军战士,一个晚上全没了”。当晚,这个连的战士靠在草地上休息,第二天一早行军时,却怎么都找不到,部队派人回去找,看到战士们像雕像一样坐在那里,迎着太阳,脸上还带着红润,却已经全部牺牲了,“当时还以为是特务干的,后来才知道,是晚上瘴气袭来,一下子吞噬了全连战士的生命”。

入选语文教材,被改编为京剧、电影等的长征故事《军需处长》,发生在“千山鸟飞尽”的雪山上。“我们去的时候,山上雪不多,但是当年红军翻越时,山上真的有厚厚的积雪,这与气候变化、雪线上移有关。”王立华介绍,中央红军翻越的雪山,平均海拔约为5000米。“5000米是什么概念?4000米左右就是雪线,高原牦牛是非常耐寒、耐缺氧的动物,但是到了雪线就开始横着走,不再往高处走了,因为受不了!”

王立华和队友们攀登雪山时,很多人都预备了羽绒服,而红军队伍翻越雪山时,许多战士没有棉衣。《军需处长》讲述的,便是部队的军需处长为了让大家有衣物御寒,自己将稻草塞进单衣,最终冻僵在石头旁的真实故事。“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样一种情怀境界,那些认为人性自私的人永远理解不了。不然,怎么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王立华看到的雪山和草地,壮美到极致。如今美丽静谧的草地下,却埋藏着红军战士的累累尸骨。在开满绚丽野花的草地上,王立华和队友们举办了一场祭奠仪式,为长眠在这里的战士摆上亲自背来的干粮、献上飘香的青稞酒。“想起先辈的艰辛,难过得心都碎了!”这一路亲身走过,他感受到红军战士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红军队伍中蕴藏的精神光芒。

王立华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有3个最伟大、最有名的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分别颁发给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的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解放军。“红军又分两种,走过长征路的叫老红军。老红军特别珍贵,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还在世了。”颁发给老红军的勋章,是金质的。他说,“因为那是金子般的人,有金子般的心灵、金子般宝贵的精神!”

猜你喜欢

长征路雪山路线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追寻长征路
征服雪山
画路线
走好新的长征路
爬雪山
雪山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