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2023-05-31张小平

人民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核心

张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等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和阐释。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坚持人民的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根本标准,要求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世界观相统一,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当前,我们党面临十分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如果缺乏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理论思维能力,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统筹兼顾、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斷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而这些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都依靠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影响深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诉求,根植于传统,根植于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必须遵循历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传承性,珍惜和利用中华文明宝贵的传统资源,培植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根基,“滋养”“涵养”和“营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自信。

天人合一。天与人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相当于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或意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类似于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或私欲与公德之间的关系。天人合一主要意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关系中,代表着人类社会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或状态。天人合一,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儒家高扬人的主体性、尊严性、超越性和道德性,强调“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与作用,以人为本,顶天立地,人最为天下贵,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对后世影响深远。

兼善天下。儒家主张群体的价值高于个体的价值,墨家、法家的主张与之契合,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价值观,如孔子的“修己以安人”,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子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韩非子的“匹夫有私便,人主有公利”等。群体认同更深刻的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个体固然应当“独善其身”,但更应“兼善天下”。正是在这种责任意识的孕育下,逐渐形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传统。这对拒斥自我中心主义,强化民族的社会凝聚力,无疑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和而不同。中华文明高度重视“和”,认为“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西周史伯最早提出“和”与“同”两种哲学范畴,春秋晏婴发挥了“和”与“同”的思想。“和”是指包含着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不包含差别的二者绝对的同一。差别性、多样性的存在是事物产生的前提,有差别、有对立、有矛盾才能出现新的事物。这种和谐辩证法在孔子以前已经发展起来,成为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思想之源。

义利相兼。义利,即道义与功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儒家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绝对弃绝功利,主张利的追求必须始终处在义的制约之下,追求二者的融合,即融利于义。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追求和谐、反对分裂的整体观念,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视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凸显中华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以牺牲个人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和全局利益的优秀品格,造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上的思想风范。

毛泽东说过,“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历史和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继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吸收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基因,蕴含着凝神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青少年正值“拔节孕穗期”,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需要用科学理论去培养、用正确价值去引导,创新教育路径和方法,引导广大青少年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各级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贯穿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是大中小学生形成认知与理解的核心基础,思政课程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课程,要能反映不同年龄段的教育规律,提高各阶段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针对性。思想政治课程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教育路径。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真正做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指明了具体路径。这就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校园文化要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课堂教育重点在于建立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校园文化则培养对核心价值观浓厚的情感和体验。实质上,校园文化是大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治校精神文化,如校训、校歌、学生守則等;典礼仪式文化,如开学和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典、运动会、科技节、文化节的举办仪式等;社团文化,如环保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广播站、心理协会、读书协会、文学社、音乐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合唱团、大学生剧社等;节日文化,如中秋节的团圆、感恩、亲情的文化活动,清明节的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文化活动,端午节的爱国主义文化活动等。校园文化的灵魂在于其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追求,大中小学生在校园文化中能不断受到价值观的熏陶,通过体验建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因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史,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课外实践活动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既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生动、形象、具体的方式体现出来,为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加深刻的理解、情感和体验机制;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直接感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性、理性两种认知的有机结合,达到认知与理解、情感与体验、意愿与行动三个维度的全面提升。课外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以志愿者身份赴偏远地区进行支教服务,参加博物馆(院)、纪念馆的讲解服务,去养老院、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方式,引导基层群众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又如,以实施“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实践模式,在山区开设实体教室和网络课堂。再如,依托新媒体等手段,为身边群众传授民事法律规范,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