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小说中的病痛与死亡描写分析写

2023-05-31孔德荣王建勇

今古文创 2023年3期
关键词:批判死亡民族性

孔德荣 王建勇

【摘要】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座丰碑,鲁迅先生的创作无疑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大步向前发展。他在文学界的横空出世,犹如清醒的人彷徨后的呐喊,一种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愤懑,犹如复苏的灵魂在黑夜里控诉与诅咒。鲁迅先生对人性强烈的批判,对灵魂的无情鞭挞,对民族劣根性的尖锐讽刺,可谓针针见血,甚至可以说解剖得血肉模糊。

【关键词】 小说;疾病;死亡;民族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3-002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3.009

众所周知,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先生,其实是半路出家。据相关资料显示,鲁迅先生科举失败后选择了当时时髦的矿务专业,可没学多久就去日本学医。他在《呐喊·自序》中说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①由此可知,鲁迅先生放弃矿务从医是因为有治病救人的悲悯大爱,同时又拥有促进国人信仰的家国情怀。然而国民的无知与麻木让鲁迅先生觉醒,他开始深深地意识到中国的问题不在于身体的羸弱,而在于思想和灵魂的病态。在其《随感录·三十八》中,“但我总希望这昏乱思想遗传的祸害,不至于有梅毒那样猛烈,竟至百无一免。即使同梅毒一样,现在发明了六百零六,肉体上的病,既可医治。我也希望有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病。” ②由此可以推断,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他深植于心的爱国爱民的必然选择,是对中国现状的清醒反思。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决定,使黑暗中的国人思想和灵魂受到闪电般的猛烈批判。从此他便由着这条路疯狂地走下去。他的作品像尖刀像匕首,插在每一个病态的国人心口,解剖着那些扭曲的孽根,唤醒着那些沉睡的灵魂。

本文主要浅析鲁迅先生从文之前的医生身份,对鲁迅先生小说的影响。鲁迅先生曾经的医生角色,影射到他的小说中对病痛和死亡的描写,是一种爱到极端的决绝反抗。本文从鲁迅的《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分析他对小说中人物的病痛和死亡描写,凸显人们身体或生命本体的病态或毁灭的残酷现实。鲁迅先生不惜用毁灭来表现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锥心之痛,用病痛和死亡反衬出精神信仰的病态、民族精神麻木的悲痛。

一、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病痛

在鲁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中,从《狂人日记》开始,小说中主要人物都是病态的,无论在身体还是在精神上都是如此。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讲道:“小说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治的注意。”从最早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主人公就是一个患有“迫害症”的精神病。他一直觉得吃人的事正在周围不断上演,所以一直惶惶不安。这在医学上来看,精神病的表现是语无伦次和精神错乱,而正是因为狂人这病,所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才能成为真正的清醒者,成为他对封建道德抨击的载体。在作者眼里,疾病并不可怕,甚至还很可爱,因为如若狂人不病,“吃人”就无所来,就没有一个突破口。在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中,狂人即使有别人眼中的精神病,相比其他人,他却有着清醒的思想和灵魂。疾病于他只是一种需要,是鲁迅先生从医者视角安排给狂人的特质,通过对身体病痛的淡化处理,来表达一种大众精神病态比生理疾病更恐怖的深意。同样冠以病痛的还有《一件小事》中跌倒的女人,她骗车夫说自己摔坏了,摔得可能不轻。《风波》中六斤裹脚后一瘸一拐的描述,病痛成了一种值得炫耀的享受。《端午节》中教员讨薪被打,头破血流,之后探讨不该先去。《肥皂》里乞讨的盲老头祖孙俩,年轻的孙女因此被赞孝顺的扭曲。《长明灯》中患疯病的年轻人,志在灭灯的坚持。以及《兄弟》中患病的兄弟,和两人各自的梦境。

在鲁迅先生的这些关于病痛的小说叙述中可以看出他作为医者,对病痛投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他笔下这些身体的疾苦和变异的精神相比,生理病痛不值一提。当然鲁迅先生对这些身体的疾苦所持的一种避重就轻的态度,并不表示他对生命的不尊重,相反他强调一种比身体的疾病或是毁灭更恐怖的现实——精神的丧失和灵魂的凋零。鲁迅先生选择本身具有无限意义的身体作为底色,来衬托出精神病态所带来的民族灾难。从这些看来,鲁迅先生是用心良苦的,他的批判是建筑在生命最重大的意义废墟上的绝望哲学。

二、鲁迅小说中的死亡

同样在《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的唯一穿长衫的人,青白脸色的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还有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就这样的描述,不难看出孔乙己时常病痛,而且还年迈体衰。这就为他的毁灭埋下伏笔。后来听说他居然敢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许久后,在酒馆最后一次见到他,脸黑而且瘦,双腿盘着坐在一个蒲包上。果然孔乙己的腿是断了,这进一步暗示他死亡的临近,最后在众人的讥讽中买酒离开,从此便在掌柜念叨酒钱的声音中淹没。小说中,鲁迅先生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③轻描淡写的笔调,对他的死用了“大约”和“的确”等看似矛盾的词,故意以无关紧要的语气道出孔乙己一生沉重的悲剧。从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腿断和死亡的处理上,他用病痛和死亡这一生命本体的沉重,来称量出精神和灵魂的重量。

鲁迅先生關于死亡的小说还有很多,《药》中夏瑜的血并没有救治小拴的肺病,两个丧子的母亲在隔着一条小路的坟地不期而遇,其中的凄凉哀伤自不用说。但死亡这一事件却不是作者强调的重点,鲁迅先生真正刻画的是人精神死亡的毒害。《明天》中单四嫂子的儿子高烧病死,等待的明天就是毁灭,精神的坍塌比死亡更让人心惊胆战。《头发的故事》中邹容客死西牢,几乎是一种生命的升华。阿Q头上遮饰不住的癞疮疤,无知地枉死前觉醒的呼救。《白光》中陈士成希望中的绝望,万流湖迷离而又确定的浮尸,无疑都揭示着精神的荼毒远甚于身体的毁灭。《祝福》中祥林嫂吃尽了生活和礼教的苦,不管是被迫改嫁,以死相抗头上撞出的大窟窿,还是丧夫丧子的剧痛,都没有使她坠入绝望深渊。真正摧毁她的是精神和灵魂没了依托和归宿。所以《祝福》中祥林嫂的死亡,相对于封建社会的毒害和她自身精神上的毒瘤来说,死是最不够分量的。鲁迅先生笔下她在鲁镇连绵的爆竹声中,默默而悲惨地死去。可以说这种寂静的笔法,彰显出死亡也是一种解脱的悲哀。同样的死亡还在《在酒楼上》中,由反封建的自由战士到被黑暗现实销蚀灵魂的吕纬甫道出的阿顺的死。这姑娘似乎听了一个贱骨头的狂言,终于黯然香消玉碎,最后没能戴上梦寐的剪绒花。她的死表面上是因为长庚的一句“你不要娇气,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呢” ④戏谑,其根本上是她对未来生活感到可怕和绝望。贫困且年幼丧母的她,即使要照顾弟妹服侍父亲,也能靠自己的勤劳能干撑起一大家子。可就是这样一个坚强的姑娘,也因为感觉到未来没有出路郁郁而终。她的死看似一个很轻的玩笑,却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封建女性依附男权的关注。小说中阿顺没有死于要命的家庭贫困,惨痛的丧母变故和巨大的生存压力,反而死在了对未知的莫名恐惧中,死亡相对于她的绝望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在《彷徨》中,和吕纬甫一样精神沉沦的还有“孤独者”魏连殳。⑤孤独者从一个“学新学,走异路”的清醒知识分子,转变成一个梦想破碎进而与腐朽同流的行尸走肉。小说安排他的死,暗示着一种生不如死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反思和拷问。

最后,不得不谈谈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唯一一篇关于爱情题材的《伤逝》,子君和涓生作为追求自由的年轻人,在封建的世俗中毅然为爱结合在一起。然而就是因为思想的觉醒和灵魂的复苏让他们走向毁灭:现实中的众叛亲离,社会中的打击报复,生活中的一地鸡毛,都摧毁着这两个年轻人的脆弱爱情,他们慢慢被磨砺,被改变,最后在各自的绝望中回到了起点。由于封建社会两性差异显著存在,子君的回归必然铸成悲剧。在父权和男权占绝对统治的中国,这种于世不容的苟合,对女性的谴责是致命的劫难。所以鲁迅先生笔下子君必死无疑,只有用她生命的终结,才能哭诉她所受到的迫害,才能体现出反抗不够彻底就是更大的毁灭。同时,涓生在听闻子君的噩耗后,精神也完全随她死去。他带着悔恨和哀伤走上更为虚空的“新道路”,用遗忘和谎言为先导,把真实埋葬于创伤处,孤魂野鬼般走回新的旧途。小说中描写的心死远胜于生命的苟存。

三、病痛、死亡背后的决绝反抗

鲁迅先生的《彷徨》《呐喊》和《故事新编》三个小说集,除去《故事新编》生活性不强外,其他两个总共收录小说二十六篇,其中有十八篇很显著地描写过病痛抑或死亡。从这样的比例来看,鲁迅先生无疑对疾病和死亡是钟爱的。病痛、死亡这些在人类眼中的终极之苦,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却远不如精神的扭曲和灵魂的凋敝可怖。这着实发人深省,也是鲁迅先生的精到之处:以生之苦对比心之病,强烈突出一种超过生死病痛的精神恶疾。这种独特地从身体疾病甚至生命毁灭的视角切入,给鲁迅先生的小说涂上了绝望的色彩。同时他对疾病和死亡的近似纯客观的自然主义态度,使其小说中的疾病不会产生痛感,死亡不会让人恐惧,甚至还成了一种解脱,一种自我的拯救。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体现出对生的绝望,对死的淡然,让人想起尼采,一个理解人生悲苦的人。只是不同于尼采的绝望来自哲学的深度,鲁迅先生的绝望来自社会的顽疾。尼采的《悲剧的诞生》里提到过,“绝佳的东西不要生下来,不要存在,成为虚无,此等美妙的事便是快快死掉,再由此逻辑推论,最坏的事,便就是活着” ⑥,这与鲁迅先生的死亡便也是解脱的观念十分契合,作品都笼罩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即便是没有成为医生的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也时时有医学的影子,从医学的病痛和死亡角度切入,以一个医生独有的冷静、客观,来凸显中国社会形存神灭的悲剧。鲁迅先生更是从这样的现实出发,醉心揭露“病人”活着比死去更加悲哀。他的小说选择一种极端的批判方式,用身体的毁灭来进行精神上的绝地重生。鲁迅先生犀利的笔法,用小说人物的身体病态或死亡来表达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憎恶。当然,从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设计上看,他之前的学医经历,或多或少地折射到其小说创作中,因此鲁迅先生的小說笼罩着身体毁灭的悲剧色彩。小说中这些病态的人物形象,使其小说带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让读者感觉心里堵得心慌,小说人物让人感觉可怜又可恨。

在鲁迅先生《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中,病痛和死亡的描写得益于他学医生涯的浸润。通过小说中相关人物的身体所受的磨难或毁灭,透视出鲁迅先生对生命本体悲剧否定。小说人物形神的相离或者错位,归根结底在于吃人的社会,除了吃掉人的身体,还不断地吞噬人的灵魂。鲁迅先生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露出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荒芜和病态,论证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的结论。鲁迅先生在作品中无情地解剖病情,践行着曾经教医学的老师给他说过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功在给他死得没有痛苦。鲁迅先生小说取材于病态社会,扭曲的大众,就是期望能够使久病的人性能够拨乱反正,精神能够得到解放和康复,更要揭示国民孽根性及精神奴性杀人于无形,是改造社会要根除的罪魁祸首。

鲁迅先生不惜以肉体的毁灭为代价,强调一个民族神散心死所带来的灭顶之灾。所以说鲁迅先生是敏锐的观察者,他看到身体的疾病及死亡对人的巨大价值,更清醒地洞悉到要在病了的社会健全地活着,就一定要在沉默中勇敢爆发,不然就只能在沉默中死去。在这觉悟的过程中,鲁迅先生彷徨之后高声呐喊,意图叫醒沉睡的灵魂。而对于那些不愿醒来甚至甘愿沉沦的灵魂,鲁迅先生不惜让其身体毁灭来体现批判的决绝。正是小说这种伴有血渍和冷漠的描写,让人读起来毛骨悚然,也正是这种血淋淋的解剖,执着地切除社会的沉疴痼疾,医治腐蚀人性的毒瘤。

鲁迅先生对人体病痛和死亡的刻画,体现其曾经治病救人的医者身份。而当他以一个医生的冷峻去创作小说时,这种医生的身份不知不觉地使其小说带有浓浓的悲剧色彩。这种生理的病痛、血淋淋的伤口,无不让人感觉到人物的腐朽气息。而正是这样的腐朽渗透到国民精神中,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民族的悲剧。鲁迅先生小说人物的构思不自觉地体现出求医生涯对其小说的影响,甚至就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选择,就不会有他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也不会有中国文学上如此辉煌的一笔。

总之,鲁迅先生对疾病和死亡的钟爱,是他对病态的社会最彻底的批判,为此他不惜以生的毁灭来衬托精神的顽疾,他给已经很悲惨的人物再安排上致命的疾病,增加了小说人物的悲剧色彩,让人读起来毛骨悚然又心绪难平。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决绝,他正视血淋淋的现实社会,以医者冷峻的视角,敢于揭开流血的伤口,希冀引起大众的反思进而能找到治病救人的良药,因此,鲁迅先生是痛苦的,他的小说人物取材现实社会,人物身上的痛苦一定程度成了他的痛苦,他怜悯这些可怜人,同时又批判他们的麻木无知,所以鲁迅先生成了痛苦纠结的清醒者,他因众生的疾苦而悲恸,也为世人的蒙昧而愤怒,所以他彷徨、呐喊、绝望,这些无论是作为治病救人的医者,还是意图救治国民精神病态的文学家,都足以让他的作品倍感厚重,成就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注释:

①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鲁迅:《鲁迅杂文精选·随感录三十八》,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鲁迅:《鲁迅小说经典·父亲的病》,二十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

⑤鲁迅:《月亮的寒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⑥鲁迅:《悲剧的诞生·译后记》,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文献:

[1]张疏影.鲁迅小说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2]权宇.鲁迅杂文精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钱理群.鲁迅散文[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摩罗,杨帆.月亮的寒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田媛.鲁迅研究的深化与发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9).

[6]孙玉生.难解的死亡之谜——对鲁迅作品中有关死亡问题的解读[J].更新知识报,2007,(3).

[7]薛熹帧.关于鲁迅“弃医从文”的几点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

作者简介:

孔德荣,女,布依族,贵州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学伦理学。

王建勇,男,汉族,山东邹城人,贵州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批判死亡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