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在酒,寄酒为迹
2023-05-30李禹辰
李禹辰
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把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用物象呈现和表示出来。历代佳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象,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忆江柳》),诗人用“杨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人用“长亭”表达相送之意;等等。
其实,在众多意象中,“酒”也是一个重要且特殊的意象。中国是一个既盛产诗人又盛产美酒的国度,而陶渊明称得上是一位擅长借酒作诗的巨匠。在《陶渊明集序》中,萧统系统阐述了陶渊明诗作中美酒与佳句的和谐意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萧统以其细腻的心思,明了地洞悉出陶渊明饮酒诗中所折射的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和人生态度。陶渊明的诗寓情于酒,以小见大,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诗人对生活的彻透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我们当代人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从各个角度进行细致的探寻和领悟。
一、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历代以来,无数的文人骚客,通过游遍名山大川,领略奇峰俊秀,借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和抒发自己的胸怀。陶渊明隐居田园,在鸡鸣狗吠中把自己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正所谓“物我合一”,这极度难得。陶渊明的诗作《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前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就表明了诗人自幼不愿应和世俗,生性就爱山川田园。从诗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对周旋应酬、投机钻营的厌倦,对朴素率直和淡然心境的探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饮酒》其五,整篇诗作描述了诗人闲适地隐居在小山村中,平日里徜徉在山水田园之间扶花弄草,可谓抬头见飞鸟,俯首觅花香,整个人的心境安然自得。梁启超在《陶渊明》中提到“渊明何以能够有如此高尚的品格和文艺?一定有他整个的人生观在背后。他的人生观是什么呢?可以拿两个字来概括他:‘自然”。诚如所言。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们可以想象,一位著名的大诗人,禾锄耕工,晨起劳作,暮时方归,粗茶淡饭,与布衣白丁无异,那是一种怎样的洒脱?当然,诗人勤于农事,是欲以山水为伴,骨子里追寻的是生活的恬淡和自然合一。诗人也的确实现了壶中有美酒、闲室有余粮的理想生活。舂谷酿酒自酌自饮,写诗抚琴,自陶其乐。陶渊明饮酒的时空也是不受限制的,对饮酒的人也是不设限的。与农人为邻他能“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杂诗》其一),这也是他饮酒的箴言。归隐田园,饮酒作乐,醉情于山山水水,做一个朴实老农,再也不必苦恼于生命的磨难,这才是陶渊明心之所向。陶渊明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幅令人艳羡的场景。翠草野花间辛勤劳作,劳作乏累便品一杯自己收获的香茗,随口与地头上的老农唠一会儿农时节令,归家时顺手扯几把自己种的菜,约三五好友喝一壶自酿的浊酒,在这田间地头既无君王大臣,也无奸诈同僚,只有一群可以开怀畅饮且畅所欲言的友人,消乏解忧,甚是畅快淋漓。种种情景也在诗人的作品中展露无遗,如《饮酒》其十四:“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众人饮酒高歌,相互之间没有芥蒂,不会尔虞我诈、互相猜疑,这是陶渊明醉心于田园,返璞归真最深层次的根由。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经历波折,却因为生活的挫折让他寻得与美酒相伴,边作诗边务农的乐趣,如若不是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他所写的饮酒诗又怎会如此有内涵、有深度呢。诗人没有一味地追求隐居避世的生活,或者一味地借酒消愁。诗中处处体现了诗人脱俗的人生哲学,更是充分表现出他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对安逸平静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善良人生的追求。
二、表明诗人对世俗的批判与愤慨
诗人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动荡,官场黑暗,世风日下,官僚富贾追名逐利,陶渊明所处的生活环境充斥着阴险与欺诈。同时,儒家思想渐趋没落,玄学也没有树立,社会和人们没有思想的主方向,失去了精神寄托,整个社会因此而失措和彷徨,乱流涌动。这种社会乱象让人们感觉无所适从,因而失去了根本的社会准则和精神寄托。很多人,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人则通过饮酒麻痹自己,在酒精的麻醉中获得一时的安静。可以这么理解,饮酒不是在魏晋时期才开始的,但的确是在魏晋时期兴盛流行起来的。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他常用“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晋书·陶侃传》)的话来激励后辈,鼓励后辈要不断上进。陶渊明的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这样,陶渊明养成了积极进取、坦然、率真的品质。其实,他是晚年以后才开始创作这组饮酒诗的,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对生活认知的改变呢?查阅陶渊明的生活经历就会慢慢了解,他三度入朝为官,却三度辞官为民,历经坎坷后心中早已充满厌倦和愤慨,美酒就成了他消除忧愁的最好“良友”。因此,陶渊明的饮酒诗里肯定有借酒消愁的意味,如“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饮酒》其七),“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饮酒》其十四),“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饮酒》其二十),“觞来为之尽,是咨无不塞”(《饮酒》其十八),等等。空有满腹经纶的诗人想鲲鹏展翅却难以实现。《饮酒》其六中写道:“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黑暗的官场,浮躁的社会,诗人实在不想与之沆瀣一气,归隐田园才是他唯一可走的路途。
三、表明诗人归隐避祸、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
在《太师箴》中,嵇康这位风骨特异的文人,笔锋尖锐:“名利愈竟,繁礼屡陈,刑教争弛,天性丧真。季世陵迟,继体承资,凭尊恃势,不友不师,宰割天下,以奉其私。”东汉至魏晋以来,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动荡的年月里,他们不免滋生出人生无常的感慨。陶渊明也未能幸免,美好理想与痛苦现实格格不入,巨大的落差讓他与酒形影不离,依靠酒精的麻醉换来片刻的安宁。他没有直面黑暗,而是避开了风口浪尖,因为他知道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整个社会这个巨大的黑暗载体。自此,茅舍为家酒为媒,他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饮酒诗。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士人无法施展抱负,反倒可能因为一句话就罢官免职,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倒不如隐入尘世,寄情于酒,寄酒于诗,给后世留下一首首经典诗赋。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难道不足以说明陶渊明的过人之处吗?政治上明哲保身,罢官归隐,但他用自己惊人的才华和完善的人格彰显了一代名士的风流,既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又以朴素优美的文字为整个社会增添了一股自然、归真、淡雅、清新的风气,这便是陶渊明。
四、展现诗人豁达乐观、顺其自然的品格
陶渊明一生起伏不定,几经挫折,却有“悠然见南山”的情怀,虽然不能说他的诗大气磅礴,却称得上淡定从容,旷古至今,无人能及。纵览诗人曲折的一生,開始位职小小参军,却难逃被罢免,再仕再免,历经三次,这磨炼了他的坚强意志。洞悉自我,陶渊明突然明白,宦场无常,自己的本性便决定了无法融入其中。“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饮酒》序),诗人在一处幽静所居,布衣躬耕,可以自得地品茶饮酒,吟诗作画,这才是他理想中的天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辞官后,陶渊明如释重负,日夜兼程地奔赴他的田园故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穿起农夫的粗布衣衫,赤脚不履,握锨扛锄,俨然老庄稼把式。鸡鸣下地,日暮才归,他刚开始因为不懂农活儿,辛劳一季却收获了了。他不仅没有懊恼和抱怨,反而坦然地自我调侃,“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既想通过劳作收获满满,却也豁达开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就小了。陶渊明在农事劳作中领悟出朴素的道理,人的不快乐是因为想要的东西太多,希望太高,现实太低,容易产生落差感。陶渊明将生活的种种失去化作自嘲的诗句,谈笑之间,一切释然。正如无门慧开禅师所说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五、表现诗人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高洁傲然的情操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志向高远,立志出官入宦,光耀门庭,这里面有一定的功名利禄思想,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也不足为奇。他几度出仕也印证了功利思想这一点。但是,纵观他的一生,尤其最后弃官归隐,足以说明他对名利的淡泊。陶渊明过着亲近自然的闲适生活,他没有变得粗俗不堪;相反,他更能从花鸟虫鱼的世界里获取生命和生活的真谛。陶渊明遵循道法自然和古今玄学,精神上得到了升华,一手拿锄,一手握笔,无形中创造了“诗意的栖居”。正如他在《饮酒》其十一中所写的:“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他感叹身后之名不过是过眼云烟,得失无妨。诗人托物言志,酒后抒怀,表明自己不愿在世间苟且而活,突出表现了他高洁傲然的情操。《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诗中,诗人化身为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挺拔青松,“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再大的暴风雪也不会让青松低下头,表现了自己清白纯洁的人格。又如,《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诗人用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志士的坚贞意志作对比,表达了自己身处孤独寂寞的社会环境中,虽然现在归隐田园,闲达自适,但依然会保持名节、积极向上。陶渊明的这首饮酒诗,透露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和高洁傲然、处世坦然的高尚情操。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认为:“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据统计,陶渊明的诗作中有六十多首可以称为“饮酒诗”,通过饮酒这一看似普通的生活举动作为意象,借以抒情感叹。正所谓“语有尽而意无穷”(吕本中《童蒙诗训》),诗“美在咸酸之外”(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陶渊明的饮酒诗,有时候飞扬洒脱,有时候平静淡然,像一湾深邃的湖,看着平静无波,实则幽深奥秘。他将美酒、诗和自己巧妙地融合在诗句中,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体现于字里行间,寄情于酒,寄情于诗。陶渊明亲近自然、远离世俗、追求纯真的处世哲学,以及淡泊名利、胸怀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后世所称颂。他的饮酒诗明写酒盏里的甘露琼浆,实则表达别具一格的人生情怀,无论是文学造诣还是生活态度,蕴含着无限的潜力,蕴含着积极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钻研和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