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2023-05-30陈静风
陈静风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读罢《齐物论》,我恍惚感觉自己在梦中亦曾化为一只蝴蝶,在混杂的精神世界徘徊,质问着我的一些浅薄的“成见”。在《齐物论》中,庄子肯定了一切人与物的独特意义与价值。他从不同学派对事物的是非争执与意气之见展开论述,指出了人的“成见”阻碍了人以虚明心态探索事物的本质,割裂了人与物本身可以“合一”“相融”的联系。我较为认同庄子的观点,在我看来,事物的独特与差异是符合宇宙生活的情理的,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也是最高层次自由的要义。
向来如此的成见往往催生功利化的浮躁,尖锐的是非对立实质也是人与心灵的对立。学派的是非纷争,本是出于对事物独特性的呈现,符合宇宙间物体多样性的准则,本身无可厚非。但学派间为了争得自身的“优势地位”,不禁陷于“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中,沦为了一种相互贬低以拔高自我的诡辩。如果从某个侧面去认识事物,那么其所呈现的事物必有其特点,是其他侧面无可替代的,但这并非以为自身观点优于其他观点的理由。“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当思辨演变成争执,双方的目的便不再在于探求所争论事物的本质所在,而是通过力压对方以使自己的观点看起来更为正确,更具权威。功利化的浮躁不仅不能推进人对事物的认知,反而会使人陷于精神错乱状态,“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成日“虑叹变慹”“姚佚启态”,终日不得安宁。如此这般,人的心灵便蒙上了一层成见带来的无知与愚昧,打上了一个死结,困住了心胸视野,也困住了精神的自我。
人与事物的差异兼容相蕴,一并谱写了生命的美感。或许每个人对生命的长短都有不同的定义,对生与死的看法也各有千秋,但生与死未尝不可以是“相尊相蕴”的呢?面对爱人的离世,庄子持以平和的心境,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另一种起点,就像世间轮回一般平常。生与死在庄子的思想上联结为可以互相联系、相互转化的两者。他用一种生命美学的观点看待生死,看待生活,看待宇宙法则,更好地达成了一种“物我合一”的旷达心态。既然不同的事物亦能联结相融,那么这也似乎印证了改变成见、转换角度来认知客观世界,塑造开放心胸與生命真诚的可能性。庄子在《齐物论》中谈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在他看来,万物的大小长短是相对的,泰山的地理面貌可能是庞大的,但在不同人的思想里,未免不会有人认为有比泰山更为庞大的事物。多层次的认知、广阔的心胸能发现生活、发现宇宙万物不同维度的特质,收获不同的美感。
“物我合一”状态下对物我界限的消解,能触发人对自然万物的同理心与悲悯情怀。我们有时会论证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差异,对这种差异的过度提及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提供了优越感,并被居心叵测者利用为施以伤害的理由。其实,对物我界限的消解,并非否认物我差异,而是突破原本“高下之分”的观念,将物与我摆在一个生命维度上平等的位置,多给予自然万物一些关怀与尊重。在当今的世界,或许庄子“物我合一”的思想能带来一些深层次的触动与启发。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如那持续五个月,让毁灭无数珍贵动植物生命的澳洲大火,以及那气势汹汹,惹得所到之处颗粒无收的东非蝗灾……人类欲望的过度膨胀下,物与我本为一体的实质被蒙蔽,使得人类在获得生存的优势后并未给予其他生物足够的宽容、尊重与同情。此时,一份同理心与悲悯情怀的呼吁似乎已迫在眉睫,我们亦非常想念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般人与自然万物其乐融融的日子。“物我合一”能激发人的情怀,就在于它意味着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样态虽然不同,但在宇宙中它们都能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而这是每个生命体都想要,也都需要获得的。
既然成见满是浮躁而得不出事物本质的定论,而事物间本亦可“相尊相蕴”,不如顺任事物的本然情状,“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通达自我内心,达到物我合一的“大通”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