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好地质灾害防治主动仗
2023-05-30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4月28日,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在郑州召开,要求各地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一个过程降雨一个过程降雨地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决守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金标准。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降雨量大且分布不均、旱涝交错,甚至旱涝急转现象都有可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出现几率较大。全省地质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比往年有增高趋势,特别是7、8、9月份,是地质灾害高发期。
地質灾害防治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应对不确定的风险挑战,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
一要查清隐患底数,做好动态监测。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监测体系,充分应用“河南一号”
“天眼+地灾”等科技手段,开展多方法、分层次、多尺度的综合遥感识别,提高调查精度。继续开展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在已完成51个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其他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的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掌握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弄清机理、查清风险、明确目标。
二要强化专业支持,技防人防并用。要加大普适性监测设备的安装力度,切实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预警体系,完善信息发布机制,确保预警信息、防灾指令能及时传达至“最后一公里”。地勘队伍要对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实行“一对一”技术支撑,确保每个隐患点“一点一策一专业队伍”。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落实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充分发挥末端“瞭望”“吹哨”作用,构建群专结合、人技结合的监测和防治体系。
三要抓好源头管控,筑牢安全防线。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将1:5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相结合,突出调查评价成果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反向约束,确保发展安全。探索“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模式,着力解决已知隐患点之外发生地质灾害的问题,提升地质灾害源头管控能力。
四要推进综合治理,及时消除隐患。要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充分利用社会资金,结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等,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相关部门要做好各自领域内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加快完成治理工程,尽早解除安全威胁。
五要果断避险撤离,确保生命安全。发生重大灾(险)情时,要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
让”原则,属地政府要坚决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避让撤离,确保转得出、稳得住、不回流,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地要以极端认真负责的精神,牢记总体安全“国之大者”,心系平稳发展“省之要者”,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坚决守牢不发生群死群伤的金标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