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国际一流现代化平原新城
2023-05-30支现伟
[摘要] 昌平区是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是承载“四个中心”功能新的增长极,在首都创新发展格局中肩负重要使命。聚焦把昌平建设成为以科学城、大学城、生态城为核心的现代化一流新城,昌平区紧抓未来科学城建设、平原新城建设、回天地区治理、校城融合四大机遇,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改革攻坚开放共赢试验区、城乡治理协调发展先行区、人文宜居生态优美示范区”,统筹推进强创新、促开放、优功能、精治理、保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昌平篇章。
[关键词] 四个中心; 平原新城; 国际一流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4-0069-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昌平区是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是承载“四个中心”功能新的增长极,未来科学城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在首都创新发展格局中肩负重要使命。聚焦把昌平建设成为以科学城、大学城、生态城为核心的现代化一流新城,昌平区紧抓未来科学城建设、平原新城建设、回天地区治理、校城融合四大机遇,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改革攻坚开放共赢试验区、城乡治理协调发展先行区、人文宜居生态优美示范区”。
搞活未来科学城,做强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搞活未来科学城,深化央地合作、校城融合,
推进‘两谷一园’建设,打造医药健康和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群,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1昌平区紧紧围绕首都功能谋划自身发展,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做强“两谷一园”创新引擎,加快搞活未来科学城。
全力提升创新能级。坚持生命谷软、硬环境双提升,能源谷内、外引入双搞活,全力保障国家实验室建成投用,促进国家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诺诚健华、国家电网、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科兴高精尖成果转化基地等标杆项目落地建设,支撑生命科学、能源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优化创新生态,实施中关村昌平园“1+2”改革发展提升方案,完善“管委会+开发企业+运营平台”服务体系,构建对国际科技创新前沿高度敏感、反应迅速、敢闯敢投的机制,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持续升级“昌聚工程”,建好未来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让各类人才成就梦想,为北京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战略支撑。全域推进校城融合。健全校城融合促进机制,发挥好沙河高教园理事会共促共建作用,“一校一策”服务41所高校与区域共融共生,促进科教融汇、产城融通、校地融合齐头并进,实现高校项目就地孵化、成果就地转化、产业就地赋能,推动研发经济破题。
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全面增强经济韧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昌平地处首都北部创新产业带,是先进制造产业聚集区,“十四五”期间可开发利用产业用地超过1万亩,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空间充足。下一步,将围绕构建“3+2+1”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文旅农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升产业竞争力。重点实施医药健康倍增、先进能源提质、先进制造跃升三大行动计划,前瞻布局数字+医疗、能源互联网、氢能等赛道,梯次建设双创空间、中试基地、标准厂房等载体,快速形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激发开放新活力,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聚焦科创金融,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母基金群,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拓展“战略募资圈”,打造“基金+空间+人才”产业生态孵化圈。縱深推进“两区”建设,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发挥新生巢、飞镖国际等平台优势,办好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生命科学国际论坛等活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经济驱动力,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数量与质量、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发挥好投资、供地、产业、财源、市政5个专班作用,增强经济韧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坚持人民至上,努力打造高品质幸福生活新高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人民与江山的辩证关系,展现了我们党一如既往的为民理念。回望过去,昌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5万元台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展望未来,昌平区将始终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国之大者”,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坚定迈进。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优先发展教育行动计划,深化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大力引入高水平三甲综合医院,搭建健康联合体、互联网医院等平台,实现镇街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健康昌平。实施就业创业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政策性住房供给,让更多居民安居乐业。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实施接诉即办提升行动,以市民诉求驱动基层治理变革,在昌平形成未诉先办的生动实践。争创全国文明城区,持续抓好两个“关键小事”,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铸造韧性城市,守护首都“昌盛平安”。
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昌平区严格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啃下了违建别墅清查整治等“硬骨头”,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净减量15平方公里,成功打造“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城市品质活力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支持承接适宜功能和产业。昌平区将抢抓平原新城建设新机遇,强化规划战略引领作用,深化规自领域专项治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构建超大型社区治理样板,全力提速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建设投用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自行车专用路东拓等项目,建成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以城市更新焕发城市活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精心打造政府街有机更新等示范项目,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高起点规划新城东区,推动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打造高品质魅力新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发挥市政专班作用,完成北清路、安立路等道路提速升级,大幅提升干线路网实现率。全力保障地铁17号线、13号线扩能提升等重大工程,推动霍营、新龙泽等轨道微中心建设,加快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出台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措施,赋能提升“昌平草莓”“昌平苹果”等原产地地理标志品牌,让集体经济壮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村庄环境靓起来。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昌平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过去5年,昌平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首善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稳居全市前列,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新增造林绿化5.7万亩,森林覆蓋率提高至48.68%。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努力让绿水青山蓝天成为首都的亮丽底色。
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挥能源谷科技优势,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生态富民通道。坚决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深化“一微克”行动,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重点,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施东沙河等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营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滨水空间。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健全河长林长田长“三长联动、一巡三查”机制,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现沙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开园,推动奥北森林公园二期、温榆河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建设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多元促进文旅农融合发展,发挥“三条文化带”集聚效应,深入挖掘十三陵、居庸关等文旅IP内涵,谋划明文化主题旅游集聚区,做好冬奥后半篇文章,把昌平打造成北京“微度假”目的地,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名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作者简介:支现伟,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
责任编辑 / 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