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23-05-30曾诚钧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3年7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

曾诚钧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

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信息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收集、使用和存储信息的方法。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信息化管理方法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对信息化的依赖性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凸出,信息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影响和威胁十分普遍。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信息安全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焦点,数百家组织和机构参与了相关标准的制定。经过30年的技术积累和标准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信息安全在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标准制定、安全体系建设、安全意识培训、员工培训等领域都获得了良好声誉。

近年来,移动支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总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IPv6等新技术的出现,使我国的信息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给我国的信息安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1移动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

移动互联网与通过传统电子计算机(即PC)连接的传统互联网不同,其与网关和主干网进行无线通信。移动网络终端以手机为载体,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因特网,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娱乐和生活。由于手机上网越来越方便,移动互联网的数据量逐渐增加,甚至超过了传统互联网。

2.2云计算中的信息安全

云计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资源配置方法。虚拟化能够减少站点、硬件、运行和设备的费用,并且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的部署。当前,云计算的发展带来了7大风险。(1)资料遗失/泄露。(2)技术分享。(3)内部控制。(4)账号服务、通信被盗用。(5)应用程序接口风险度较高。(6)云计算应用不当。(7)信息的透明性。

2.3大数据信息安全

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的生产和销售,而公共行政等部门则可以通过大数据对社会和行政进行精确的规划。在大数据时代,产业间的融合对信息安全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而且越来越复杂。

2.4物联网信息安全

IoT和移动Internet,Wireless存在同样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传感器自身的安全,物体与承载网络的相互作用,以及承载网络之间的传输安全和物联网应用安全。隨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的物联网产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5 IPv4和IPv6混合网络信息安全

由于IPv4协议数量有限,存在一定的缺点,现有的网络寻址协议无法满足其要求,IETF牵头制定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即lP版本(IPv6)。目前混合组网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也就是将IPv6和IPv4网络进行混合组网。双栈IPv6主机可以从IPv6隧道到IPv4,然后绕过防火墙攻击IPv4网络。

3各国网络安全组织体系

各国的网络安全组织体制都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并通过立法对其进行了界定。

3.1两条建立途径:传统和专业

部分国家把现行管理体制中的网络安全管理功能授予给相关部门,而有些国家则选择设立一个专门的主管机关来对其进行统一的指导和协调。

3.2两种经营方式:并行经营与纵向经营

网络信息的总体性质、规模、复杂性和破坏性都要求各部门联合起来进行治理。各个部门相互平行,彼此独立。但是,由于并行模式存在着交叉、分散等问题,有些国家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集中、协调管理。这不仅能满足网络安全的总体要求,也能有效地解决多个行业较为分散的问题。

4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发展趋势

4.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可以抵御外来入侵的保护装置,一般包括硬件和软件2大类,它们根据特定的防御原则和命令来抵御外来入侵。目前,该技术已成为抵御网络攻击、保障信息安全最有效的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到第4代防火墙。die Access控制器也可以与云计算的特性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多的功能。

4.2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保密是对信息安全的最低层次,对信息进行加密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确保其在网络传输和存储设备中的安全,通常使用物理或数学的方法来实现对数据的转换。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主要有认证与访问控制、传输与存储加密、密码管理、全认证和身份认证等方法。

4.3病毒防护技术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是危害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一大威胁,经常给互联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其如何防范和预防已成为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病毒因其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强等特点,能够在不同的媒介上进行传播、破坏。计算机以及可拆卸的储存媒体中都可能存在这种病毒。当外界环境适宜时,该病毒就会立刻启动并进行破坏。抗病毒的机制包括病毒检测、识别、隔离、清除、免疫和预防。传统的反病毒技术对病毒的反应往往是被动的,而现在,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反病毒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防护,从而极大地增强了防病毒的抗性和保护信息的安全性。

4.4数据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技术

大数据不仅具有大量的历史数据,同时也在实时生成大量的互动信息。由于实时数据和信息流常常与以前的数据进行互动,因此,数据的整体更新是实时的、动态的。在大数据流的整个流程中,必须确保数据存储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因此,数据存储、备份和恢复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当软硬件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利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投入使用。

4.5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及趋势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的技术形式层出不穷,基于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传统信息安全技术已不能满足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下,信息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地向智能化、云计算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重点发展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数字水印、生物密码等高端前沿科技,以发挥信息安全技术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5加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治理的建议

从国内外对互联网信息安全控制的研究现状来看,尽管我国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出了加强我国信息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5.1明确研究重点

未来,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研究应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基础,对其成因及传播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将其最新研究成果与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相结合,使之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实现对社会各方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技术、制度、法律一体化,规范化的网络信息安全管控格局,从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体系。

5.2健全法律体系

欧美发达国家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规,如制定了《计算机滥用法》《调查权法》等条例。我国的法制建设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根据《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使之与国内实际情况相适应,从而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5.3提高技术防范能力

要有效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就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各单位要强化自己的信息安全应用层,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机构,维护和改进安全技术,使其能够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对网络中的非法操作进行监控。同时,熟练应用安全评价和分析手段,不断引进网络信息安全新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技术防范能力。

5.4加强网络执法机关建设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严重地影响着我國的网络信息安全。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要做到“遵纪守法,严格执法”。借鉴美国的网络安全执法机关的工作经验,以不断健全我国的网络安全执法机制,从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保障与反违法行为中,逐步建立起安全、高效、文明的全国信息网络体系。

5.5建立安全问责机制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网络安全进行问责,这是一种很有必要的措施,可以调动全社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要从相关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大众等层面入手,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网络信息安全问责体系。

5.6建立人才培训制度

要进一步强化国家安全的一级学科,为我国的信息化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相结合,法律法规和法律法规相结合,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提供智力保障。

5.7加强国际交往和合作

网络信息安全是构建国际互联网命运共同体的先决条件。在ISO27000国际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下,进一步界定我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畴,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战略、划分部门管理责任,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不断加强对华网络信息安全合作国际交流,进而营造全球网络信息安全治理良好局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流的理解不断加深,信息管理的方法日益科学化,信息安全技术手段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从而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在信息安全方面,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使网络的安全性在个人隐私、国家信息安全、经济、国防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6结束语

新世纪以来,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不仅给科技、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海量的信息流是未来网络时代的重要特点,因此,如何处理在庞大的信息流中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我国目前的法制现状出发,对国内外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制规范和治理模式。本文以国家安全管理为基础,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旨在使“中国之治”的建设走向规范化、法治化、国际化。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云计算中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