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龄儿童心理教育游戏化初探
2023-05-30舒畅
舒畅
儿童心理健康既是和谐人格发展的目标,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石,在学生的整体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意义非凡。因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经历由单一课程教育转向教育教学的全面渗透,由面向少数学生的个别辅导逐渐转向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团体辅导,由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的矫治性教育逐步转向预防、优化、发展的积极性教育。如何根据小学低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途径和方法需要我们不断探寻、不断优化。
▎小学低龄儿童的心理特点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低龄儿童面对新的环境,身体与心理发展会出现一些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低年级儿童好玩好动。进入小学以后,学习活动替代了游戏活动,成为小学生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但是对小学低龄儿童来说,游戏仍然是必需的。儿童天性好玩好动,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习得了知识、情感态度和相应的行为习惯。
2.注意力的持久性差,容易因新异刺激而分心。他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老师抽象的讲解,所以需要老师不断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游戏,这样才能不断吸引儿童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对象上。
3.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与低龄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存在矛盾,使他们难以深入地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需要我们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相应的学习材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成效。
▎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尽管游戏已经不再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方式,但他们仍离不开游戏,甚至可以说,游戏活动伴随着人的一生,人人都喜欢游戏。游戏能吸引学习者主动、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的成效能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充分的想象与创造空间,可以使孩子不受现实束缚,产生奇思妙想,从而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自觉地利用自身内外的各种资源、协调整合各种能力从而解决问题。在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看来,游戏具有象征意义,是架构具体经验与抽象思维的桥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将现实中无法处理与控制的情景改变为象征性的、可控制的情景。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发泄情绪,表达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会规则、承担责任。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有身体的接触,可以以社会可接纳的方式表达其进攻性,同时可以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4点内容。
1.游戏能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在游戏中,儿童的动机是“我要做”“我要学”,而不是老师或他人“要我做”“要我学”。因此儿童身心总是以积极主动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这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与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2.游戏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爱玩是儿童的天性,而游戏是适合儿童这一天性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摆弄操作、思考与想象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游戲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游戏促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游戏活动需要儿童分工合作、相互帮助,这有利于儿童的集体观念、社会性情感的培养。在相互协调、合作谦让的过程中,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等等。
4.游戏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重手段轻目的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摆脱学习的压力,尽情玩乐释放天性,身体能快乐健康地生长发育。可以说,游戏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维生素。没有游戏就没有儿童的发展,就谈不上有效的教育。
▎心理教育游戏化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游戏化,就是将游戏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是区别于传统的讲授、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它特别适合小学低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游戏是自由的,能让儿童们放松自由地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长时间待着不动或保持同一种动作姿势听课会使儿童感到疲劳和厌倦。相反,在游戏的时候儿童可以自由变换动作,调整各种姿势,可以多次重复自己喜欢的动作而不受限制,从而避免厌烦和疲劳,感到舒适、愉快,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以课堂讲解、课后作业、查漏补缺等方式提高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诸多局限,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心理游戏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相应的情感体验,形成相应的技能和能力,从而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寻找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关键。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心理教育游戏化的研究与推广将对改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化势在必行。
▎心理教育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针对小学低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发展的目标,目前我们尝试围绕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竞争合作以及实践创新等领域展开心理教育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1.自我意识领域
学会正确地认知自己,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孩子们刚进入小学一年级时,我们开设心理游戏课,诸如“说说我是谁”,让他们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高矮胖瘦美丑”,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班级中学会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让别人记住自己,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还在同一年级甚至跨年级开展集体体验游戏,不同班级的孩子互相熟悉,通过交往游戏抛去了羞涩,彼此认识一些朋友,并与对方结对长期交往,加深友谊。参加过心理游戏的孩子能更准确地认知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更自信、更大方。
2.沟通交往领域
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他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性格的缺陷。在我们长期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也发现,心理危机的发生常常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
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首先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善于倾听和表达,学会包容与谦让。一个人只有善于沟通,才能亲近周边的人并和他们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结网”游戏,在孩子们之间传递毛线编织网络,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人际关系具象化为现实存在的线网,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人际关系相互牵连、互相牵制,体会到处理人际关系,与人沟通的重要性,并学会相应的交往沟通技能。
3.竞争合作领域
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巨大的学习压力,平时与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游戏的时间少之又少,加上独生子女常见的“自我中心”、依赖任性、不会谦让等特点,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欠缺。
社会的进步,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竞争进取,但又需要合作。竞争与合作,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相互依赖的孪生兄弟,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具有竞争意识是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世界的未来将是一个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学生必须树立正当的竞争意识,需要通过教育从小培养儿童的竞争能力。但竞争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过于激烈的竞争也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意识,以及消极的、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为避免竞争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老师们应当组织学生展开相互间的合作。如果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跟学生讲授合作的重要性、怎样合作,孩子们可能不感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组织儿童开展活动,如合作完成画一幅画,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和任务,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最终合作完成这一共同的任务。在这样的游戏活动过程中,儿童自然就产生了合作的意识和行为,这为他们日后合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创新实践领域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必须从娃娃抓起。心理游戏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创新性思维有着独特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针对一个问题,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考,就会产生很多新的解决之道。如“我是一个小黑点”游戏活动,引导儿童对一个小黑點进行想象,再把想象的结果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孩子们在想象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参与心理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心理教育的游戏化活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校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一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游戏化研究与实践上狠下功夫,使每一个幼小的心灵更加阳光灿烂,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