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诗词的守正与创新(二)

2023-05-30周胜辉

东坡赤壁诗词 2023年1期
关键词:古人诗词中华

二、当代诗词创作的现状与展望

值得高兴的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群致力于复兴中华诗词的有志之士站了出来,创立了中华诗词学会。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多方奔走,持之以恒地探索和推进,中华诗词学会及所属各级基层诗词学会,已成为文学组织中最大的群体。没有“之一”。各级诗词组织、诗词期刊、诗词活动遍布中国大地。这对诗词活动的推广和促进,诗词创作的繁荣和兴盛,确实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些年来,各项诗词大赛层出不穷,诗词的创作也进入到一个全盛时期。据有关资料统计,各地诗词作者每天创作的诗词作品数以万计,单从数量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按辩证法的观点,量的积累必然会导致质的飞跃。在这庞大的诗词作品中,也肯定有质量高超的精品或神品被创作出来,直逼古人。这说明,诗词创作还是大有可为,还是有其广阔的市场和受众。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振奋。

在当代诗词的复兴运动中,中华诗词学会无疑占有突出地位,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建设、阵地建设、理论建设、人才建设、活动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有丰厚的建树。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难能可贵的是,在创会之初,仅仅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面对机构归属不明、经费没保障、付出没报酬等诸多不利情况,他们出于对传统的坚守,对诗词的赤忱,对理想的追求,就建立起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组织。这完全是一个奇迹。这些年来,在中华诗词学会的领导下,组织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词赛事活动,如“百诗百联”“诗词中国”等;设置了一些权威奖项,如“华夏诗词奖”等;编辑出版了大量诗词理论和诗词工具类书籍,如《中华新韵》《中华通韵》等;创立了诗词专业期刊,如广东《当代诗词》(1981)、吉林《长白山诗词》(1984)、湖北黄冈《东坡赤壁诗词》(1985)、四川《岷峨诗稿》(1986)、北京《中华诗词》(1994);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还建立了官方网站,如“中华诗词学会官网”等。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劳动,对当代诗词的创作和传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当代诗词不缺乏巨擘,如聂绀弩,叶嘉莹等。也不缺名家,如刘征、周笃文、星汉、范诗银、刘庆霖、林峰等,他们从创作成就上来讲,并不输古人。有的作品完全可以说直逼唐宋。近些年来,还有一大批诗词高手陆续涌现出来,也完全可以与古人齐肩。因此,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当代诗词群体数量也非常庞大。如“云帆”“长青”“九头鸟”等为代表的诗友会、诗社等群体,麾下就聚集了大量诗词高手,相较于“花间诗派”“阳羡派”“江西诗派”等古代派别,其阵容更整齐,人数更多,地域更广,影响更大。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也必将带动文学事业的繁荣,诗词当然也不例外。在可预见的将来,诗词创作还将继续迎来自己高光时刻,在文坛上占有重要位置。

然而,尽管当代诗词的创作完全不输古人,有些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量上来讲,我们一天创作了上万首诗词,相当于全唐诗的总和,即使这样,却没有创造出唐诗那样的辉煌。既没有出现像李白、杜甫那样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也没有出现像他们那样脍炙人口的作品,更不提有他们那样的广泛影响力了。诗词入史,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被炒得非常响亮。但我觉得这个目标,也只是一种愿望,离付诸实施还似乎遥不可及。这当然既有客观原因,但主观因素,也不能忽视。客观上讲,由于当代文学逐渐趋向多元,诗词只是其中一个小部分,很难从一众文学产品中突围而出,加上快餐文化不断兴起,人们的阅读与欣赏习惯,日趋广泛化,越来越难于聚焦在一个群体上。再者,当代诗词的创作水准,总体上讲,也没有超过古人的高度。最多也只能说少数大家能像古人、追古人,还没有绝对的实力超越古人。所以,我们已很难复制古人的辉煌。从主观上讲,我们创作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寻求创新和突破。在形式上作茧自缚,在手法上单调重复,即使再像唐人宋人,也只是他们的复制品,而不可能产生宗师级的人物,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

如前所述,即使我們现在的大家,不乏才气,不乏实力,但实际上还是无所作为,只是古人的模仿和复刻。我们推动的诗词入史,本来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拿什么诗词入史?这才是我们要思考和研究的。难道我们还是拿一些模仿古人的诗词入史?这样地入史,究竟有什么意义?能不能拿这样的东西入史?值得我们深思。

三、关于守正、创新的思考

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无法动摇的结论。如何使这一瑰宝继续发扬和光大,让其延续下去,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从历史上来看,就有不少关于诗词守正与创新的争论。南齐时期,就有“永明体派”和“古风意境派”的争论。前者有包括萧衍、沈约、谢朓、王融等所谓“竟陵八友”为代表,后者则以江淹、陆厥、钟嵘等为代表。其结果则是代表当时先进的所谓“四声八病”的永明体占了上风,而强调声律为意境服务的古风意境派落败。即使到了现在,有关方面的争论还在继续。如“龙网”上面关于格律诗词的争论就非常激烈。但不管怎样,这种争论总是有益的,更是有意义的。由于有上述论战,格律的工整美和古风的意境美才传承了下来。它们百花齐放,互相辉映,构成了近体诗的主流。而与之相反,在明清时期,过分强调与永明体音节清晰僵化的“八股文”,虽得到强制性推行,却走入了死胡同,到现在已被彻底抛弃了。

从历史的发展看,推陈出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艺形式,总会被其他文艺形式所取代。比如,兴盛一时的传统戏剧、歌剧、话剧等剧种,都逐渐被边缘化了,无复往日那种万人空巷的景象。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这些剧种也谋求了求新求变,如我们奉为国粹的京剧,上个世纪中叶就在进行艺术改造,创造出了一系列现代京剧,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这种京剧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京剧了。从唱腔道白,到舞台美术,到音乐伴奏,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特别是伴奏方面,更是有较大改变,将西洋打击乐和管乐,引入其中,极大丰富了现代京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巨大成功。

联想到诗词方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呢?我觉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当然,我这里说的改造,不是说要全盘抛弃前人创造的并被历史所证明的成果,而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的突破。比如,像小说创作那样,就有各种流派。有现实主义的,有超现实主义的,有黑色幽默,还有意识流的。再如,现代诗歌创作,有散文诗,有自由诗,也不乏口水诗。我们应该鼓励一切有益的探索,哪怕是脑洞大开,也不应该一味贬斥。比如,新诗初始萌芽时候,也遭到复古派的围剿。一些结构和句式也不成熟,但它终究还是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成为诗歌创作的中坚,成为主流的文学形式。这恰恰说明,新诗以其创新性的形式,突破了近体诗的围剿,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才会走在时代的前列,才会在文坛站稳脚跟。而诗词,又恰恰是因为受到各种清规戒律的限制,越来越丧失了自己的优势,不得不在与现代诗的竞争中败北。

遗憾的是,尽管有不少有志之士,也在呼吁诗词的创新,但究竟应该创什么,该怎么创,却鲜有人问津。与之相反的则是,如果有人进行了一些尝试,却有许多人站出来指责其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批评呈一边倒的状态。由于话题敏感,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但这决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诗词的创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说一句危言耸听的话,如果继续思维僵化,固守传统,还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过去以后,就是诗词的没落之时。

诗词的守正,主要还是在其精神内核上。中国文人一直有愛国主义的传统,有不屈不挠的气节,有百折不挠的风骨。这才是我们应该一直坚守并光大的。我们的作品,不能只是抒写小我,而是要有大爱,如屈原那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杜甫那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岳飞那样“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文天祥那样“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灵魂和骨气,是诗词的根本,我们须臾不可背离。

诗词的创新,则是一个永远的课题,必须勇于探索,勇于摆脱传统里面过于陈旧的东西。该破的,一定要破;该立的,才立得起来。笔者以为,我们应该借鉴现代诗的一些成功经验,格律诗词能不能向散文化的方向发展?能不能把格律和歌行结合起来?能不能把格律的程式美和现代诗的语境美有机统一?能不能打破音律和句式的限制?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大胆尝试,不懈努力。唯有这样,诗词才可能重新焕发生机,才会有突破性的发展,入史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总之,诗词的守正与创新本身就是辩证的,无法割裂的,但笔者认为,创新始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发展和进步。

(周胜辉,研究馆员。历任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新作家》杂志编辑部主任、《都市小说》文学期刊执行副主编、《长江丛刊》文学期刊副主编等职务。在各类公开报刊上连载、发表小说、诗歌、辞赋、散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百余万言。曾十数次获全国各类诗词、赋文学大赛一、二、三等奖项。传记暨作品被录入多种选集及辞书中)

猜你喜欢

古人诗词中华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