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0克/升恶唑菌酮悬乳剂·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混剂防治保护地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2023-05-30胡德营解晋鲁王亮刘永魏丽丽张海涛屈云涛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病指噻唑晚疫病

胡德营 解晋鲁 王亮 刘永 魏丽丽 张海涛 屈云涛

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尤其是保护地马铃薯栽培中反复发生、难以根除的“牛皮癣式”病害。由于种植效益较高,农户为达到防治效果不断加大药剂使用倍数,导致该病抗药性逐渐增加。近几年,随着栽培面积逐渐扩大,该病在滨湖地区流行出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有效防控马铃薯晚疫病对本地区早春茬保护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为害,降低药剂使用量,保障产品质量,我们在滨湖地区早春茬大拱棚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筛选试验获得成功,并进行示范推广。试验不仅实现降低药剂使用量和生产成本、用工,而且实现显著降低抗药性目标,成功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1 试验设计与调查

1.1 试验作物品种及试验目标

试验靶标作物为早春茬大拱棚马铃薯,品种为早大白(当地主栽品种),试验目标为马铃薯晚疫病。

1.2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该试验安排在山东省鱼台县唐马镇甄华村闫伟华早春茬大拱棚内。试验地上茬水稻于年前11月初收获,休耕晒垡至2022年1月初。供试马铃薯与2021年12月12日催芽,2022年1月17日移栽至大拱棚中。试验各小区肥水管理、长势等条件一致。农户具有多年保护地蔬菜栽培管理经验,管理水平较高。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4次重复,共28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6平方米,马铃薯单株双行起垄种植。小区区组排列如下表:

1.4 试验及对照所用药剂

1.4.1 试验药剂:330克/升恶唑菌酮悬乳剂·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混剂,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

1.4.2 对照药剂:100克/升氟噻唑吡乙酮油悬浮剂,市售,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50%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国产,市售。670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市售,国产。

1.5 施药方法

1.5.1 使用方法:配制药液时,先用5千克水溶解各处理所需量的药剂,再对水至各处理浓度所需水量进行喷雾。

1.5.2 施药器械:“3WBD-16”电动喷雾器(当地常规使用)。

1.5.3 施药时间和次数:第一次施药为2022年3月27日上午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二次施药为4月8日上午,第三次施药为4月19日下午(当日上午天气阴,下午转晴后开始)。全生育期共施3次药。

1.5.4 使用剂量和容量:每小区用药液量为2升,折算亩用药液量为60升,除实验药剂外,试验期间未施用其它杀菌剂。

1.6 调查、记录与测量方法

1.6.1 试验时土壤资料:试验地土壤为中性微偏沙性壤土,肥力一般,地下井水灌溉。

1.6.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1.6.2.1 调查时间和次数:第一次施药前马铃薯晚疫病零星发生,故未做药前基数调查;于第三次施药后8天(4月27日)进行防效调查。全期共调查1次。

1.6.2.2 调查方法:每小区随机取五点调查,每点查4株,每株调查全部片叶,记录各级病叶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并用DMRT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马铃薯晚疫病叶片分级标准(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21%~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51%以上。

1.6.2.3 药效计算方法

1.6.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未发现试验药剂对供试马铃薯植株(早大白)产生药害现象。

2 调查与统计结果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表2):第三次施药后8天,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20毫升/亩、26.7毫升/亩和33.3毫升/亩三个剂量处理的马铃薯晚疫病平均病指分别为4.66、4.30和4.20,随施药剂量升高,平均病指降低,其中20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高于26.7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二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20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高于33.3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二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26.7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高于33.3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二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药剂100克/升氟噻唑吡乙酮油悬浮剂8毫升/亩剂量处理相比,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20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低于对照药剂的平均病指(8.37),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26.7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低于对照药剂的平均病指,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33.3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低于对照药剂的平均病指,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与对照药剂50%恶唑·霜脲氰水分散粒剂35.5克/亩剂量处理相比,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20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低于对照药剂的平均病指(5.96),二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26.7毫升/亩剂量处理平均病指低于对照药剂的平均病指,二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33.3毫升/畝剂量处理平均病指低于对照药剂平均病指,二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药剂670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毫升/亩剂量处理相比,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20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高于对照药剂的平均病指(4.43),二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26.7毫升/亩剂量处理的平均病指低于对照药剂平均病指,二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330克/升恶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33.3毫升/亩剂量处理平均病指低于对照药剂,二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30克/升噁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乳剂于发病初期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10天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之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之后每隔7~10天施药一次,视病情发展连续施药2~3次。推荐使用剂量为20~33.3毫升/亩。

猜你喜欢

病指噻唑晚疫病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基于苯并噻唑用作分析物检测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空心病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反应液中的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