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蜜蜂授粉时期如何安全使用农药
2023-05-30李素艳
李素艳
草莓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进入十一月份,各地草莓陆续开花坐果,应用蜜蜂进行授粉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经常发生的虫害(蚜虫、青虫、红蜘蛛)让莓友们犯愁,一旦用药不当会导致蜜蜂急性死亡和慢性中毒,蜜蜂不出箱,出箱后不能正常授粉“干活”。
1 农药对蜜蜂毒性
农药(尤其是杀虫剂)喷洒后,易引起蜜蜂直接接触药剂而中毒;也会因蜜蜂吸食有毒的花蜜或水而中毒;有时蜜蜂将带药的花粉带回蜂房,会使整群蜜蜂中毒死亡,按专业术语叫做接触毒性和经口毒性。各种农药对蜜蜂的毒性有大有小。每种农药对蜜蜂的毒性和风险都有,稍稍了解一下就行,以下进入正题解释。
2 蚜虫的安全用药
蚜虫是草莓生产中发生量最大、危害期最长的害虫,全年都有发生。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草莓的花序、嫩叶、嫩心等幼嫩部位,吸食草莓中的汁液,造成植株、果实生长发育受阻。此外,蚜虫还会导致草莓植株病毒病的传播。
防治蚜虫的药剂对蜜蜂的毒性大小次序为:噻虫嗪>呋虫胺>噻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氯噻啉>啶虫脒>噻虫啉>氟啶虫酰胺、吡蚜酮。
上面的排名越是靠前的毒性越大,按毒性风险评估,只有最后四种对蜜蜂属于低风险杀虫剂。
啶虫脒对蜜蜂具有中等毒性,草莓植株喷药后需要间隔两天以上可以才可以放蜂进入授粉;噻虫啉对蜜蜂低毒,间隔一天可以放蜂授粉;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對蜜蜂毒性最低,可以按正常浓度使用。一般在上午打药后予以通风,第二天即可放蜂入棚。
有些莓友说,我用啶虫脒当天打药,第二天放蜂也没发现问题,这就是前面说的慢性中毒了。蜜蜂接触或食用一定剂量的药剂后,会对其行为和生理造成影响,比如影响蜜蜂的嗅觉和记忆力,降低授粉效率以及身体免疫力。
3 青虫(鳞翅目害虫)
鳞翅目害虫,都俗称为青虫,种类有很多,但防治用药几乎都一样。发生虫害后会将草莓叶片咬成大小不一的破洞,温室草莓开花后发生较少,但前期防治不到位的花后也有发生。
防治青虫常用的甲维盐、菊酯类农药对蜜蜂高毒,安全间隔期在7天以上,切勿使用。
防治青虫对蜜蜂低风险的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氟虫双酰胺(垄歌)、三氟甲吡醚(速美効),建议在喷药后隔日放蜂。
4 蓟马的安全用药
蓟马危害后造成受害叶片中心叶脉出现黑色条斑,心叶皱缩不展,植株矮小、生长停滞;花器受害后花朵萎蔫或脱落,花变褐不能结实;果实受害后不能正常着色,无法正常膨大或畸形,果实即使膨大,其果皮也呈茶褐色。
防治草莓蓟马对蜜蜂低风险的有效药剂比较少,可用的有乙基多杀霉素(艾绿士)、三氟甲吡醚(速美効),草莓植株喷药后建议要间隔一天再进行放蜂,才比较安全可靠。
5 红蜘蛛的安全用药
红蜘蛛喜欢在草莓的幼叶或叶背面上吸取汁液。被害的叶片呈现黄白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致使整个叶片布满黄色花纹,严重时叶片黄化皱缩卷曲或变枯黄死掉,使草莓植株矮化,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果实产量。
防治草莓红蜘蛛对蜜蜂低风险的有效药剂比较多,例如可使用噻螨酮、唑螨酯、乙螨唑、联苯肼酯、螺虫乙酯、丁氟螨酯等药剂,植株在喷药后建议应间隔1~2天以后再进行放蜂,比较安全。
注意事项:
1、应严格遵循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如果加大剂量使用则需延长间隔期一天以上。
2、用药后应适当增加通风时间,以利于农药的挥发,喷药时应关闭好蜂箱,或将蜂箱搬出棚内。
3、生产中不建议使用熏烟剂,因为熏烟剂很多都是添加隐性成分的,对于蜜蜂的风险难以控制。要以安全为准则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