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023-05-30樊曦
樊曦
辣椒富含游离氨基酸、辣椒素、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调味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目前,在我国贵州、四川、江西及湖南等省份种植最为密集。辣椒生长要求较为苛刻,若种植缺乏科学性,辣椒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便会增加。笔者结合自身辣椒种植培育经验,详细总结了辣椒种植中常见的几种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帮助,从而促进我国辣椒产业的蓬勃发展。
1 猝倒病
猝倒病是辣椒幼苗茎部被腐霉菌侵染,迅速向上发展为黄褐色,引起幼苗萎缩猝倒,倒伏时叶片为萎缩,但幼苗最终为死苗。
防治措施:①选择南京紫茄、紫圆茄、五叶茄或七叶茄等优质抗病的品种。②播种时苗床浇透1次水,然后按每平方米取40%五氯硝基苯9~10克拌入40千克细土中,取1/3土铺底,2/3土用于覆盖种子。③选用68%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周喷晒1次,连喷2~3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青枯病
青枯病是由致病细菌从辣椒根部伤口侵入而引起的,导致水分不能进入茎叶而引起青枯,切开病茎导管呈褐色,且可挤出白色浑浊菌液。该病多发生在高温湿热的季节,一旦侵染辣椒,便难以根治清除。因此,在生产中主要以预防为主。
防治措施:①与禾本科作物进行5~6年轮作,不能连作。②施入碱性肥料,按照每亩地施洒100千克的石灰或草木灰。③对于刚发生青枯病的辣椒,可喷洒72%农用硫酸链毒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每隔5天喷洒1次,连喷3次;或喷洒15%络氨铜水剂200倍液,每隔7天喷洒1次,连喷4次,对该病具有一定防治效果,但若病情难以控制时,则需直接拔除,防止致病细菌传播。
3 白粉病
辣椒白粉病是由白粉菌侵染叶片引起的,导致叶片出现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最终叶片早脱,降低辣椒的产量。该病多发生在每年的5~8月份,主要通过气流传播蔓延。
防治措施:可喷洒25%粉锈通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武夷菌素200倍液,每隔7天喷洒1次,连喷3~4次。
4 炭疽病
辣椒炭疽病侵染叶片和果实,叶片上存在褐色斑点、果柄出现褐色不规格斑点、果实出现黄褐色圆斑。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该病会引起植株叶片脱落和果实发生腐烂,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给种植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种子在凉水中浸10~12小时,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1小时,捞出后洒少量的草木灰中和酸性(表面附着即可),然后可以进行播种。另外,合理密植,每天通风1~2次,防止积水,及时摘除病叶和病果。
5 辣椒病毒病
辣椒常见的病毒病主要包括花叶型、叶片畸形和条斑型3种类型,以感染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最為常见。感染后植株主要表现为叶片花斑、皱缩、内卷、黄化,果实病斑、坏死,最终导致叶子、花及果实早落,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可造成20%~50%的减产,严重威胁着辣椒种植收益。
防治措施:首先,在播种前使用10%三磷酸钠溶液消毒处理25分钟,再用清水清洗3次,晾干播种;苗期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洒,这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其次,对于感染后的植株可用18%丙唑吗啉胍800倍液,每隔5~6天喷洒1次,连喷3~4次。若病情严重,则及时拨除,防止病毒传播。
6 棉铃虫
棉铃虫以侵食辣椒的花蕾和果实为主,花蕾受害后2~3天会脱落,果实则会被吃空而腐烂脱落。
防治措施: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3000倍液、5%氟虫腈悬乳剂2000倍液或40%菊杀乳30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天喷洒1次,连喷3~4次,杀虫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