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思想 谱写新篇章
2023-05-30王建
王建
“慈善事业是惠及社会大众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重视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公益事业”“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慈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慈善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慈善事业赋予了新使命、寄予了新期待,为各级慈善组织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注入了动力源泉。
泰州市慈善总会将践行习近平慈善事业发展思想作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和有力举措,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做习近平慈善事业发展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努力谱写泰州慈善事业新篇章,呈现出慈善力量持续壮大,慈善救助更加精准,慈善氛围日益浓厚,慈善作用充分彰显的良好态势。2021年10月,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2022年9月,被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践行习近平慈善事业发展思想中增强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的政治定力
泰州市慈善总会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慈善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要推动泰州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幸福泰州 大爱之城”中展现更大作为,必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全面增强党对各级社会组织的领导”等重要思想和论述,准确把握慈善事业的政治属性,坚定做好慈善事业的政治定力和行动自觉。
强化党建引领。慈善总会专门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作为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在组织党员和职工收看大会盛况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学习会,专题学习贯彻党二十大精神,开展“读原文、悟原理”系列学习活动,并坚持“全方位学”“分专题学”和“常态化学”相结合,努力在把握重点、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落地見效上下功夫。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创建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效能型、公信型“五型”慈善组织相结合,激励广大党员和职工慈心向党,善举为民,以强烈的政治热情和使命担当投身慈善公益事业,致力建设让党委政府放心、让社会各界满意、让人民群众信赖的慈善组织。
强化党的领导。对一些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事项,主动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积极争取和赢得党委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重视、关心、支持和指导。2021年5月,市委五届第152次常委会专门听取市慈善总会工作情况汇报,肯定2020年9月份换届以来所做工作,对全市慈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慈善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之际,市委主要领导在《泰州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号召全市学善法,行善举,让慈善之花开遍幸福之城。组织开展5·20“慈善一日捐”活动,举办“幸福泰州 慈心善行”2021年“泰州慈善奖”颁奖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重大慈善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都带头参与或到会讲话。在2022年开展“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共同富裕”江苏慈善专场活动和“99公益日”活动前夕,市委书记朱立凡、市长万闻华对全市组织开展这项活动专门作出批示,市委、市政府还专题召开“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共同富裕”江苏慈善专场泰州动员部署会,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上下参与的热情。坚持党对慈善工作的领导,为慈善总会开展工作和推进泰州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和良好发展生态。
强化大局意识。将慈善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思考和谋划,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泰州,担当“争做表率、争当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统筹安排总会年度工作;树立“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行动自觉,创新实践、担当作为,实现慈善与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有效衔接、慈善资源与社会救助需求互通,助力实现市党代会确立的“致力民生、聚力转型”的目标和要求;注重创新工作理念,着眼实现从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变,提出了提升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扩大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参与面,增强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和以爱行善,以善养德,以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推进泰州市慈善总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募捐路径:在践行习近平慈善事业发展思想中强化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的实力支撑
“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我们以习近平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思想为指引,致力激发全社会慈善热情,创新思路,汇聚爱心,广集善源,为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提供实力支撑。截至目前,泰州市慈善总会已累计募集善款3.5亿元,目前账面慈善资金总量达1.71亿,为实施慈善救助提供了有效保障。
慈善“一日捐”,突出发挥公职人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崇德向善、奉献爱心,是扩大善源、汇聚善力的重要保证。总会每年都组织“慈善一日捐”活动,从2021年开始,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将每年的5月20日作为“泰有爱·慈善一日捐”活动日,重点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职人员中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发挥他们示范带动作用,并努力将这一活动打造成党委政府关心慈善事业、社会各界支持慈善事业的重要平台和品牌。每年,市委办、市政府办都专门下发通知,对组织开展5·20“泰有爱·慈善一日捐”活动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四套班子全体领导都率先垂范,带头参加。市慈善总会主要领导在每年的“泰有爱·慈善一日捐”活动前夕都赴机关有关部门、单位和驻泰高校,加强宣传,搞好对接,推动活动有序有力有效开展。2021年和2022年的“泰有爱·慈善一日捐”活动,仅在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共募集善款近1500万元。
慈善“网络捐”,突出激发全社会慈心善行的热情。积极拥抱“互联网+慈善”的时代,充分把握互联网慈善以“小额大众、跨越时空、异地支付”,将群众救助需求与社会爱心互联互通的优势,已连续三年组织参与“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在每年的“99公益日”活动中,市委、市政府都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深入搞好发动;市慈善总会充分发挥引领、组织和推动作用,突出抓好组织发动、项目设置、宣传造势、业务培训、情况研判、统计通报等各项工作,推动慈善网络募捐活动增强社会关注度、扩大社会参与面,让社会参与和支持慈善事业的热情和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在2021年“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和2022年“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江苏慈善专场暨“99公益日”活动中,全市有119.41万人次参与网络爱心捐款,共募集善款5495.56万元。网络慈善实现了慈善项目与爱心捐赠人的供需对接,极大提升了市民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和便捷性。
慈善“多元捐”,突出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募捐路径。坚持多措并举开辟募捐渠道、汇聚善源,积极创新实施“定向捐”“冠名捐”等,發挥爱心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作用,激发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热情和能量。江苏美好置地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一级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更是一家具有强烈社会责任的企业,2021年该企业捐赠5000万元在海陵区设立“幸福教育·美好基金”,助力海陵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5月,又向市慈善总会捐赠200万元,用于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总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积存资金保值增值,通过市国资委渠道委托南京银行贷款给市直国有企业,一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努力实现慈善资金存量保值增值,每年增值资金1000多万元。
三、坚持精准作为:在践行习近平慈善事业发展思想中实现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的价值追求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传承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泰州市慈善总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坚守初心使命,努力在履职实践中承载慈善担当、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彰显慈善作为、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贡献慈善力量。
在助力扶危济困中彰显价值。坚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积极为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满足困难群体对美好生活向往勇于担当,精准施策,竭力作为。每年都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精心策划和精准设置慈善救助项目,每个慈善项目都努力做到聚焦“扶贫”、注重“精准”、突出“助力”,先后投入2.7亿多元围绕助困、助老、助学、助残、助医等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惠及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90多万人次,让“弱有所扶”更有温度、更可持续。帮扶黄桥革命老区、与陕西咸阳对口支援协作、创设“牵手夕阳”“牵手困境儿童”慈善保险、创办系列慈善医院、助力抗击疫情灾情、开设“慈善直通车”、开展特困老党员帮扶、开展“情暖江苏·爱在泰州”慰问等项目,形成了泰州慈善品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贡献了慈善力量。如,为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慈善助医力度,借助公立医院的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联合有关方面在市人民医院、泰兴第二人民医院设立慈善医院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市中医院慈善医院、第四人民医院慈善医院、兴化市慈善医院和张勤眼科慈善医院。目前,已在各慈善医院投入近3000万元,救助困难患者12000多人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慈善医院”项目被中华慈善总会作为“2021年全国慈善会品牌项目”在《慈善公益报》进行了宣传推介。
在促进基层治理中彰显价值。积极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着眼通过“百姓慈善”打造“幸福家园”,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覆盖”的思路和“阵地标准化、运行实体化、服务精准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抓落地、求实效。同时,将“泰有爱”慈善和社会工作站建设作为“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重要载体推进实施,联合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出台实施和激励政策,每年由市民政局和慈善总会各投入资金100万元给予以奖代补的支持,打造基层民生综合服务载体,构建“政府+市场+慈善”提供N项服务的泰州模式,使社会组织获得了参与基层治理的更多空间,并在对接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下沉基层的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市“泰有爱”慈善和社会工作站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386万元,承接服务项目37个,募集爱心善款188.46万元,入户走访4200多户,提供服务1.5万多人次。在2021年10月28日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市慈善总会专门介绍了“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实施的做法。
在弘扬文明风尚中彰显价值。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慈善文化,弘扬慈善风尚。高规格召开以“幸福泰州 大爱之城”为主题的“泰州慈善奖”颁奖及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力宣传推介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济川药业集团、江苏美好置地有限公司和“爱心爷爷”陈启兴、“爱心妈妈”姚小琴、优秀慈善工作者郁晴等一批先进慈善典型,激发了全社会慈善热情。组织开展慈善法规“四进”和“四季行”宣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向上向善良好社会风尚。落实全省中小学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推进会精神,联合市教育局在泰州实验学校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先行试点,以打造“快乐成长 幸福校园”为抓手,聚焦关爱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开展“四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环境、爱劳动)、“四抗”(抗诱惑、抗干扰、抗压力、抗挫折)教育,引导他们塑造阳光心态和健全人格,做有爱心、知感恩、行善举的新时代少年。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今年在泰州召开,是对泰州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服务保障能力的一次检阅,市慈善总会牢记使命、站位靠前、当仁不让,在首场比赛仪式上,联合市文明办、教育局、体育局和团市委发出《泰州市公益慈善文明倡议书》,并捐赠30万元为每位服务省运会的志愿者定制了印有“幸福泰州 大爱之城”的服装,引领全社会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省运会期间参赛运动员和来泰嘉宾提供优质服务,让“精彩省运,有你有我”演奏出了“人文省运、文明省运”的最美乐章。
四、严抓内部建设:在践行习近平慈善事业发展思想中夯实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的履职根基
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坚持依法办会、依法兴善,是确保慈善事业行稳致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创新我国慈善事业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慈善事业”“慈善组织、红十字会要高效运转,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让每一份爱心善意都要及时得到落实”。泰州市慈善总会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教导,致力建队伍、严管理、强内功,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建强队伍。坚持新老结合,以老带新,优化总会队伍建设,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关心下,以市社会福利中心慈善事业发展科为平台新招录了5名年轻同志,充实慈善总会工作队伍,优化了总会工作人员年龄结构、提高了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给慈善总会工作注入了新能量、增添了新活力。运用集中学习、在岗实践、专题研讨等方式,加强年轻同志的培养和锤炼。目前,总会年轻同志谦虚好学,进入角色快,工作勇担当,创新能力强;退休返聘人员永葆当年革命意志和工作热情,积极发挥过去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人脉资源,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通过新老结合、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了公益慈善事业的活力和从业吸引力、人才凝聚力。
优化组织建设。注重优化会员代表结构,在2020年9月总会换届中,注重扩大社会参与面,充分吸收党政机关、爱心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和各级慈善工作者参加,会员由三届的81人增加到四届的208人,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2021年,先后在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慈善分会,通过建机制,抓规范,强管理,推进慈善工作横向扩面和重心下移。联合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推动实现镇(街)慈善分会、村(居)慈善工作站全覆盖,促进慈善工作向基层延伸拓展,在全市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分工明确的慈善组织良好格局。
严格规范管理。请相关专家对总会内部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岗位职责、制度设计、经费收支、项目合同等开展评估和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内设机构的工作职责,对项目设置和实施、经费拨付和监管、跟踪督办和问效等作出规定,确保总会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有序。落实年审和信息公开制度,在《泰州日报》《泰州晚报》和泰州民政網、泰州慈善网、微信公众号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及时公开慈善募捐、项目设置、经费支付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成立法律事务部具体负责慈善救助项目协议、慈善资金使用、重要事项决定等合法性审查,并聘请律师担任总会法律顾问,对有关事项和项目合同从法律层面进行把关。安排总会负责人走进市政府“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接受群众咨询、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充分保障公众对慈善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了慈善的影响力、提升了慈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