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三维评价模式的研究
2023-05-30程小恩温川飙
程小恩 温川飙
摘要:问题:随着各大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加速,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日益丰富,如何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的数据评价教师的能力,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方法:在已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采集数据五类教学数据(课前、课中、课后、思政、其他);利用数据清洗和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数据评价的指标设计;通过数据可视化展示直观结果,实现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分析和反馈三维评价模式。结果:利用真实的数据,刻画教师教学评价的特征属性,进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数据挖掘,对教师个体的教学、科研等状况进行准确的、实时的数据分析,还原出教师能力评价的直观信息,实现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数字化。结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评价教师教学的能力助推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评估的效率。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师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01-0143-03
1 概述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的广泛开展,证明了线上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已被广大高校教师接受并认可[1]。
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等文献,针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专项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分析较为缺乏,当前评价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关注考试评价及课堂教学评价指标[2]。199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设置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及评价项目体系”[3]。教学评价的学术讨论才大范围在我国不断地深入,这一时期的教学评价着重点在于基础性理论的分析、教学同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评价模式的讨论,通过这一系列的配合,研究构建教学评价理论体系[4],自2000年以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受到一线教师和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扩展众多研究方法。2010年以来,多角度、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局面正在形成[5]。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研究团队统计学校教职工利用网络教学的数据,2019年9月至今,学校教职工,使用线上线下教学的老师已达到全校教职工人数的96%。整理雨课堂和掌上金课、科研管理系统等网络教学数据,现有平台已经包含学习课堂师生交流、小组讨论、作业批阅、课题考勤、考试分析、題库设计、资源建设,课前预习,课后评估、教师成果等,线上和线下的数据充足,数据资源已经大大满足教师教学能力分析算法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开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开展教学评价可以采集更加完整的教学数据,能够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记录。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数据设计算法,实现教师能力评价数字化。
2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分析和反馈三维评价模式的研究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分析和反馈三维评价模式的研究,在已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平台(掌上金课)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四个步骤,利用真实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课堂数据,实现教师评价数据结果的客观化评价、分析和反馈。
2.1 数据采集评价指标的研究
基于团队已有的学校网络平台中教师教学的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后,将采集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分为5个类别,包括第一类课前线下预习数据(资料上传数据、预习心得讨论);第二类课堂中数据(考勤、小组讨论、课堂记录、课堂练习);第三类课后数据(题库设计、课后资源建设、作业批改率、考试分析、评价反馈数据包含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调查数据),第四类思政评价数据(思政教改课题、思政课程获奖、思政论文专利等);第五类其他数据(科研工作成果等数据)。构建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师教学评价全过程数据仓库。
2.2 数据清洗,指标提取
将数据清洗加工后,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算法,明确分析目标, 针对教师课堂特征, ,提取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数据,制作部分数据采集表(部分)如表1、表2所示。
2.3 数据分析
教师教学数据的分析,将采集的数据分为课堂前,课堂中,和课堂后,以及其他四类数据,利用数据,计算教师的评价得分。
课前预习效果评价(20分):利用资料上传数据(5分)、阅读次数((5分)) 预习心得笔记的星级(5分)课前预习作业((5分)) ,计算课前在线下预习效果的得分。
课堂效果数据评价(20分):利用任务驱动、分组讨论、课堂练习、实训作业、课堂管理五个指标共计100分,总占比为20分。
利用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到课的考勤数据、分组讨论课获取课堂中间小组讨论发言次数等数据、课堂管理中记录课堂活跃度的数据、课堂练习和实训作业记录学生得分的数据,从而评价教师课堂的评价(如表3) 。
课后数据(20分):通过教师对题库设计的数据,评价题库的得分;通过教师对课后资源的建设,评价教师文件资源的上传得分;通过教师课后对作业批改率,以及学生完成作业和考试的得分分析,评价教学的效果;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反馈问卷。以及同行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评价教师的口碑。
思政评价数据(20分):包含课堂思政教案的评价(4分)、思政教改课题(4分),思政课程获奖(4分),思政论文(4分)思政设计专利(4分)的评价得分。
其他数据(共计25分):包含教师的基本信息评价和科研成果得分评价。主要体现教师教学以外的科研能力。
依据上述课堂效果评价的设计思想,设计每个指标的二级指标的算法,求出四个指标的总分,即可得到评价教师能力的最终得分。
2.4 反馈-数据可视化
利用数据可视化方法,一堂课完毕后,即可实时地将课堂评价直观展示出来,包含课前线下预习数据、课堂中数据、课后数据、思政评价数据、其他数据五个维度。通过直观的五维图形,反馈教学评价的结果,教师都能及时看到評价数据的结果,实时的数据反馈,是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如图1) 。管理者也能看到拉通评价的排名情况,及时给予教学监督。
3 研究结果
2020年,学校利用集成“掌上金课”系统、5G数字化传输床旁临床教学系统、“掌上AI临床辨证论治训练系统”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临床带教云平台”为一体的智慧教育数字化体系,深度对接医疗机构及临床名老中医师资,紧扣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思维养成的关键,服务学校师生。系统中临床带教线上课堂数量达到11581堂,资料下发数量达到59998次,讨论主题次数20300次,练习下发数量达到22692次,作业布置次数达到13536次(见图2) ,在此期间开展教学教师能力的评价,有效监管了学校教学的整体质量。2020年到2021年期间在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国家级特等奖、省部级等多项奖励。评价体系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助力“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中医思维养成与临床能力发展”的三融合培养。
4 研究意义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包含评价、分析和反馈的三维模式。利用真实的数据,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特征属性刻画,进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数据挖掘,对教师个体的教学、科研等状况进行准确的,实时的刻画,还原出教师能力评价的直观信息,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实现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数字化。
1) 利用真实数据反映并评价教师能力的数字化评价方法,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研究基于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数据,评价教师教学能力。课题中的教师能力,主要是指教学活动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能力。线上和线下分别是指网络和线下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和其他教学相关的时段。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中不仅仅是单纯的评价,还包含评价后的分析和反馈。以教师“能力”为核心采集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数据,通过算法设计实现教师能力评价的计算,研究如何有效分析评价的结果,评价实时反馈给教师,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的方法。
2) 研究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可以充分有效利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数据,推动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特别是疫情期间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教学,必定会积累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评价数据(包含课前,课中,课后,和线下其他基础数据),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模式的研究,可以充分有效利用网络数据,让数据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真实依据,让现有的教学课程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推动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5 结束语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包含评价、分析和反馈的三维模式,通过采集数据五类教学数据(课前、课中、课后、思政、其他);利用数据清洗和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数据评价的指标设计;通过数据可视化展示并反馈给教学管理者和参与者直观的结果,为当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评价教师教学能力提供一种参考方法,可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评价可以推动高校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当教学数据不断增加时,可在数字化评价中加入数据挖掘和分析,将课堂教学这个“信息孤岛”整合进大数据教育资源,实现“教”与“学”全方位的互动。
参考文献:
[1] 吕艳欣,伦志强,董静,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8):23-26.
[2] 贾友军,綦群高.中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教育,2014(1):10-15.
[3] 刘慧,王贵成,冯军.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探讨[J].职业时空,2010,6(6):150-152.
[4] 姜奕阳,刘军,杨海燕,等.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考核体系的建立[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2,18(3):9-13.
[5] 王照奎.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初探[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72-76.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