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源泉
2023-05-30郭正红赵婕
郭正红 赵婕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内化于党的精神谱系中,是党的精神谱系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斗争精神的理论源泉,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是斗争精神的力量源泉,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接续奋斗是斗争精神的实践源泉,党坚定不移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是斗争精神的活力源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源泉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1-0022-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要求,明确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加以强调,并经大会同意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容写入党章,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一以贯之推进伟大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高度历史自觉。斗争精神贯穿党百余年的發展历程,可以从理论源泉、力量源泉、实践源泉和活力源泉四个方面分析其形成发展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斗争精神的理论源泉
斗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中的重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斗争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旧事物在斗争中灭亡,新事物在斗争中成长,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400,阶级斗争的本质是阶级利益的冲突对抗,只要存在阶级,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论述了关于阶级、阶级矛盾和斗争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的理论。阶级斗争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而核心的地位,为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进一步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对立的关系,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只有以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才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1〕435这一论断掷地有声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目标追求,也明确了阶级斗争学说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实践行者,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进行了形形色色的斗争。列宁在与机会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继承并发展了阶级斗争学说,他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2〕列宁明确强调了阶级斗争学说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作用,他还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布尔什维克主义就是在同沙俄封建主义、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在同机会主义以及在帝国主义时期蜕变的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中,在同小资产阶级软弱革命性的斗争中,在同党内外敌人的坚决斗争中,成长、形成和得到锻炼的〔3〕。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延续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精神,并在之后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蜕变,从而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历史的新纪元,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
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复兴中华的理论武器,使党在救亡图存的探索中找到了精神指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继续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同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新期待,向着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断奋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党同一切有可能危害国家、危害人民、阻滞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进行伟大斗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为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提供了理论源泉。
二、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是斗争精神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团结人民,以人民立场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使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积蓄精神力量、成就辉煌事业、走向兴旺发达,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最深沉厚重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完善自身理论、组织、制度以积蓄革命力量的同时,党始终积极参与革命斗争的实践,进行了清除反动军阀势力的国民大革命,并在此过程中启发了工农群众的革命意识,团结了人民的力量。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结合革命形势,并考虑到湘赣边界各县有着创建党组织和农民协会的群众基础,领导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将“做群众工作”作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切实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解决了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土地问题,使人民群众更加坚定地与党一起斗争。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掘了人民群众的斗争力量,形成一道军民融合的铜墙铁壁。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下,党和红军才能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最终成燎原之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毛泽东曾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4〕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倡导并贯彻了广泛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并为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爱国热情积极开展救亡斗争,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为中国共产党获得抗战胜利汇聚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对和平的强烈愿望,坚持和平、民主、团结的建国方针,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人民群众和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意志,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时也获得了排山倒海的力量。数以百万计的解放区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掀起了踊跃支前的热潮,为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依然注重发掘人民群众的强大斗争力量,带领人民群众恢复农业生产、恢复国计民生急需的工业生产、恢复交通运输并发展贸易,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全面恢复了国民经济,同时加强了文化、国防及自身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群众全力支持改革,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表现出了强烈的奋斗精神和无穷的斗争力量,助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出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显著进步。进入新时代,党更加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说:“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5〕12新征程上,我们党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党团结人民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起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革命年代,党团结人民群众夺政权、打天下,正是倚靠人民群众这座铜墙铁壁,党才能在极端恶劣、困顿艰险的环境中发展壮大、毅然奋起。和平年代,党团结人民群众搞建设、促改革,始终坚持联系人民群众,运用新经验、新方法有效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中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发展,进一步激发了蕴藏在人民群众内部的强大斗争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开创历史奇迹的有力后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动力,也是党的斗争精神的根本力量源泉。
三、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接续奋斗是斗争精神的实践源泉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贯穿于党发展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6〕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斗争中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实践源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经历过严峻的考验、面临过覆灭的危险,但我们党在斗争中越挫越勇、逐渐发展壮大。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吹响了武装斗争的革命号角。在领导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敢闯新路,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革命道路,并掀起了土地革命的斗争风暴。在漫漫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同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同反动派作斗争、同错误的党内思想倾向作斗争,以顽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史诗。同一时期,留在根据地的党和红军同样处于困顿逆境中,他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裹血力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最英勇、最坚决的斗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坚决斗争,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治,保卫了革命果实。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淬炼而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更加艰巨的斗争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更有经验。在军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继续开展军事斗争,彻底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在经济上,党和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在农村进行土改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在城市打赢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有效地稳定了市场,严厉地打击了不法投机意图,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具备全面执政的能力,为进一步开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在国际上,由于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朝鲜战争,并将战火烧至中国边境,中国共产党果断反击,以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革命气节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斗争,粉碎了美帝国主义陈兵国门、进而扼杀新中国的图谋。国民经济恢复以后,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人民战胜了经济建设过程中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的难题,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面对全新的、复杂的斗争环境,党的斗争精神不仅没有封存在历史的箱笼里,反而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增添了新的内涵,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敢闯敢试、勇往直前,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敢闯敢斗的魄力和胆略实施各项改革,开辟出一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道路。与此同时,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施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和一系列“制裁”“封锁”措施,党领导人民与之开展坚决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与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开展坚决斗争,并取得了打击分裂势力、抗击非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伟大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以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维护了人民利益,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證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赢得了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面对一系列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义无反顾地进行了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我们党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维护了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我们党有效遏制了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党坚决把全军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统筹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们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总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信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在新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获得新的胜利,磨砺出了坚不可摧的斗争精神。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党的斗争精神源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革命战争年代党在“枪林弹雨”中淬炼了斗争精神,和平建设年代党在“百业待兴”中锻造了斗争精神,改革开放年代党在“开创进取”中发扬了斗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磨砺了斗争精神。
四、党坚定不移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是斗争精神的活力源泉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发展,并不断展现出新的活力,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7〕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敢于破除党内落后思想,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同落后思想观念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为党自身的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磨砺出了切合时代发展、确保党不断前进的斗争精神。
建党初期,我们党就清除了一些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的党员和党组织,在实践探索中认识到了“左”、右两方面错误倾向的严重危害,使新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了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抵御了党内外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袭,进而使党得以在异常险恶的秘密斗争中发展壮大〔8〕。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开展自我革命的关键时期。1942年,毛泽东接连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话,开展整风运动,坚决同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展开斗争,拔除了可能危及党的事业的思想毒瘤,夯实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党内外的阵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伟大事业对党的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党更加重视自我革命。1950年,党整顿了党内干部作风,同部分党员在革命胜利后滋生的骄傲自满情绪,以及党内部分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进行了坚决斗争。1951年下半年,党中央再次对全党基层组织成员进行了普遍整顿,严肃处理了犯有严重错误和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党员,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20世纪90年代,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更加重视自我革命,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总目标和两大历史性课题,全党在1998年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题的党性党风教育,广大党员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同自身可能存在的危险思想和不良作风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斗争。1993年,党加强了反腐败斗争,通过完善党内法规和机构体系建设,同党内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展开了进一步斗争。
新时代,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顽强的意志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同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顽强斗争。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党员干部从思想、作风、党性等方面集中“补钙”;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党员教育落实到每名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广大党员铭记初心、明确使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党史鉴往知来、砥砺精神。这些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我们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我们党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更加坚决彻底地惩治了腐败现象,“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同时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使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政治基因,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的鲜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的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9〕。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革除错误思想、消极言论、腐朽文化、腐败现象,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使党的斗争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形成于党坚定不移奋发进取、百折不挠顽强斗争的伟大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开展伟大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精神指引,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理论源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中国共产党开展伟大斗争注入了磅礴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力量源泉;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实践源泉;党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是党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艰苦斗争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法宝,是党保持马不离鞍的思想定力、革故鼎新的发展动力的奥秘所在,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活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5〕17探寻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源泉,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何以历经百余年世事变迁而风华正茂、饱经艰苦磨难而生生不息,使我们能以更加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投身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开启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0.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2.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6〕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82.
〔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0.
〔8〕李 捷.伟大工程保障伟大事业 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自我建设的历史与经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08):5-19.
〔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偉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责任编辑 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