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东征山西的第一个胜仗
2023-05-30杨海明
杨海明
1936年2月,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东征。3月1日,毛泽东在《一切为着打第二个胜仗》的电报里,高度评价红军在东征之战中与晋绥军(又称晋军)的头一次正面交锋所取得的胜利,“一军团与十五军团连日的胜利,特别是关上与水头的占领,使红军取得了在山西创立根据地的初步自由”。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一军团主动东进迎敌,在关上村截住了敌独立第二旅”“打了东渡以后第一个胜仗”。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的萧向荣在日记《东征琐记》里,详细记录了战斗取得的丰硕战果。
关上、水头一线的战略地位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抵达陕北之后,因当地的条件不适宜发展,1936年2月,又向东面山西方向发起东征。其战略意图是,以发展求巩固,打通黄河两岸,向东、向北发展,军事上寻求苏联援助,战略上向抗日前线挺进,在进攻中放手发展红军。2月18日,毛泽东、彭德怀下达东征作战命令。2月20日晚,红一军团率先突破阎锡山部队防线,渡过黄河,随即攻入中阳县三交镇。2月24日,毛泽东电令全军:“阎锡山因仓促应战,须从陕北及远地调兵……其从调动、开进、展开到战役攻击之日,尚须十天左右时间。”毛泽东的判断是,阎锡山从调兵、开进、展开到发起攻击需10天左右,因此红军有一个中间阶段用以备战。然而,阎锡山收到军情后,动作很快,迅速调集了晋军近7个旅的兵力发起反攻。红军与晋军的头一回正面交锋即将在关上一带展开。
关上是一个战略要地,控制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中阳县志》载:“县境刘家坪乡关上村北侧有古关隘关口,此关隘距县城21公里。隘口腹地宽37~60米,长100米,相对高度10~25米。地形为南至关上村、北至尖板沟6公里的狭长山谷,两侧为悬崖峭壁。山上森林茂密,乔灌木兼有。关口处最窄,易守难攻,利于打伏击、阻击战。”《交口县志》载:“要地水头为吕梁山大山口之一,位于县城北端,扼宝岩河两大支流交汇之处;背山面谷,古有大道衢通南北,明清时已发展为大集镇,近代常有驻军,历史上多有战事在此地发生。”另据清《隰州志》载,明末清初,水头堡是交口县境三大重要堡寨之一。
为占据有利地形,毛泽东、彭德怀数次致电林彪(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聂荣臻等,要求夺取关上、水头一线。2月25日的电文指出:“中阳河上游车鸣峪、关上一线,为东出要道,敌正派兵前去。为争先着,望立即派一个师附电台开赴该地,发动该地向东、向南、向北道路上的群众,创造作战根据地。”“孝义、石楼、隰县三县交界之水头镇亦作战役要点,已令十五兵团派队占领。”同日12时电文指出:“据曾希圣报杨耀芳电称,汾阳周旅(两团)24日可達关上村。查关上村在中阳城正南约四十里中阳河上游,为我军东出要道。又据报隰县到敌一旅,其一部进至水头镇。该镇在石楼正东九十里,也为东面要地。”“一军团有消灭关上村周旅之任务,十五军团有消灭水头镇之敌之任务。”
阎锡山在山西经营多年,对关上、水头之线的重要战略地位十分清楚,面对红军的进军态势,阎锡山决定兵分两路。时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的徐永昌在1936年2月26日的日记中记载:“十时半到绥署……决定萃岩率孟、陶、马、陈四旅及温旅之一小部向中阳地带以南进击,李舒民率霍、周两旅由关上、水头、石口地带向西进击。”
关上、水头一线因其战略地位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
关上、蓬门初战告捷
1936年2月23日至27日,毛泽东在石楼县张家塌村部署并指挥关上、蓬门战斗;彭德怀从留誉赶到关上南的凤尾村,近距离了解战况并亲自指挥战斗。
2月24日,毛泽东在张家塌发布了《争取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训令》:“方面军有坚决粉碎敌人援兵之任务,基本方针是在柳林、离石、中阳、孝义、隰县、永和一线内围石楼求得打增援部队。”“十五军团以石楼为中心,以小部围城,主力位于坪底、水头镇、隰县城、永和城、张家畔这一弧线以内。”根据训令指示,2月25日,叶剑英指挥红十五军团红七十五师的一个团包围了石楼城,红十五军团主力则于当日上午在石楼南端消灭敌一个营,下午又在隰县北端蓬门一带全歼增援石楼的敌六十九师二○三旅第四〇五团先头部队一个营,敌营长刘玉田及官兵300多人被俘,缴步枪200多支、迫击炮两门、机枪多挺。时任晋军第七十一师师长杨耀芳后来回忆说:“中阳、石楼被围后,二○三旅旅长梁鉴堂令驻隰县的樊钊四○五团,前往石楼方面增援解围。团长樊钊率第一营在先头行进,行抵距隰县卅里之蓬门时,红军在蓬门附近早有埋伏,等该营全部进入包围圈内时,伏兵四起,予以痛击,全营覆没。第二、三两营闻讯后,均仍撤返隰县。”当地村民讲述了战斗的更多细节:“当天放羊时分,红军突然出现在四面山头,把阎军的进退道路全部封锁。红军尽管装备差,不少人还拿着大刀、红缨枪,但作战十分勇敢,战斗打响后,即奋不顾身向下冲锋。阎军遭此意外伏击,异常惊慌,在村前谷地里且战且退,企图夺条生路,但终未逃出红军布置好的口袋。”此战结束后,红十五军团乘胜进占水头镇。
在红十五军团于石楼城作战的同时,2月24日,红一军团围困中阳县城,但因城防坚固,一时难以攻破。阎锡山接到情报后,急电其王牌军独立二旅周原健部从汾阳、孝义出发增援,同时电令第七十一师温玉如旅固守中阳。林彪、聂荣臻等当机立断,决定除少数部队围城,其余红军主力向东挺进到关上村,阻截阎增援之敌。25日,林彪、聂荣臻在给毛泽东、彭德怀的电报中写道:“明日关上村战斗部署,拟以二师经乾村、荣上房,由南向北攻,并断退孝义大道;以一、四师经寺上由北向南打,并断退汾阳、中阳路,我们随主力进。”26日,聂荣臻率红一师、红四师,林彪率红二师集中于关上村一带,利用山隘要塞,布成口袋阵地。敌独立第二旅周原健部,全旅编制两个整团,有兵员3600多人,装备精良、行动迅疾,素有“满天飞”之称。接到增援中阳的电令后,周原健即率本部官兵并附刘彭祖炮兵二十六团所属刘椿炮兵一营,由汾阳出发,行进到大营、弓阳镇一带扎营,其先头部队第四团和炮兵第四连急进到刘家坪、关上村宿营,一头扎进了红军布置的“口袋”之中。
几十年后,原红一军团指战员对关上战斗记忆犹新。聂荣臻回忆:晋军这个旅共两个团,我们先截断了敌旅部、第三团与已进关上村的第四团的联系,然后当天下午,我带四师、一师由北向东南包抄,林彪带二师由南向北包抄。敌人的旅部和第三团被击溃,向汾阳逃跑,第四团被包围在关上村。我们黄昏发起攻击,在雪后朦胧的夜色中,经过大半夜的激战,全歼了这个团,俘虏官兵400多人,缴步枪200多支、山炮3门,打了东渡以后第一个胜仗。后来听说,敌独二旅旅长回去后被阎锡山撤了职。
时任红一军团红一师副师长杨得志回忆:那一天,雪花纷飞,我们首先击溃了“满天飞”的旅部和一个团,又连夜包围了关上村的另一个团。在雪花乱飞的夜色中,陈赓等同志和我在山头上指挥。一团和十三团打了好长时间,却拿不下关上,看来敌人相当顽固。我有些着急,指着山下的战场对陈赓说:“怎么搞的?我到前面看看去!”陈赓说:“好!今夜一定要把这股敌人搞掉,不能让他们真的‘满天飞了。”我带着几位参谋和警卫人员冲到山下,听了红一团和红十三团领导同志的汇报。根据敌人负隅顽抗、我们从正面硬攻一时难以奏效的情况,共同研究了措施,由他们亲自指挥,两个团分别从两面实施包围,齐头并进。经过一番激战,这两支部队终于一起冲进村子,全歼敌人一个团,俘虏400多人,缴获了3门山炮。这下“满天飞”再也“飞”不动了。
时任红一军团红二师政委萧华回忆:关上村是在一条大川里,头一天刚下过雪。敌人被堵在这里,变成了瓮中之鳖、笼中之鸟,爬不出,飞不起。红一师由西北向东南,我们红二师由南向北,把敌人包围起来后,天一黑便发起了攻击。我们二师阵地东南角的山洼里打得特别激烈。阎锡山自己在太原有兵工厂,他的部队子弹多,打起来拼命放枪,并以猛烈的炮火掩护,多次企图突围。这是我军过河后遇到的头一次大仗,战士们劲头十足,又善于夜战、近战,因此,卡住“布袋”口以后,就用手榴弹狠敲敌人。打到半夜光景,把这股敌人全部歼灭了。阎锡山的独立二旅战斗力蛮不赖,号称“满天飞”,过去哪里吃紧,就“飞”到哪里救急。这一回却没能“飞”出红军的手掌心,同志们说,我们把“满天飞”打成“满地滚”了。直到第二天拂晓,还满山遍野捉俘虏呢!
建立村苏维埃政权
关上战斗结束后,红军在关上村留下地方工作队,深入关上周围各村庄,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分财物,秘密发展贫困农民加入党组织,成立了关上村党支部,建立了关上村苏维埃政权。
红军的英勇善战和严明纪律,给关上村民留下极为良好的印象,阎锡山对红军的种种污蔑不攻自破。据村民回忆,在村里,红军绝不轻易进入村民的宅院,如确需进入时,会先在外面问:“家里有妇女吗?”如果回答有,战士们便不进家里,只是站在外面,让百姓给递出碗水喝。红军用村民的东西,即使是打烂一个碗或盆,都会赔偿现钱。村民赵健桂清楚地记得,村里战斗打响后,因为被阎锡山宣传所蒙骗,惊慌之下,他便藏在草堆里。红军进村一段时间后,他才从草堆里爬出来,却被眼前站着的一位年轻的红军战士吓了一跳,战士帮他拍掉身上的草叶,和善地安慰他,红军是人民的队伍,是纪律严明的队伍,是不欺负老百姓的,并领着他吃了两碗热腾腾的小米干饭。
关上战斗结束后,红军在关上村住了两天,这两天里红军主要做了什么事情呢?据萧华回忆,为了保证东征的胜利,关上村战斗结束后,红一军团在关上村一带稍事休整,根据军团政治部的指示,在部队中展开了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分头下连队,不断地把东征的战略意义和当前形势讲给战士们听,使人人了解行动目的。据村民回憶,红军在关上住了两天,从口音上分辨,绝大部分是南方人和陕北人,大部分为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部分女青年,她们主要搞宣传工作,还有一部分童子军,听说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白天女战士集队唱歌,待围观的群众多了,便开始宣传革命道理,内容主要是:打日本,不做亡国奴;不要剥削,穷人要翻身解放,等等。两天后,红一军团主力经弓阳镇到达孝义县兑九峪以西郭家掌、大麦郊地区。
在红军主力南下后,红一军团留下9名干部战士(为首的姓孟,南方人,其余8名战士姓名不详)组成工作队,深入关上周围各村庄,发动群众开展斗地主、分财物和打击农村恶势力的斗争,动员富户捐粮、献物。同时,他们还在这些村庄秘密发展薛深潭、高嘉桂、赵利儿、武根其、罗金全、赵健桂等贫苦农民加入党组织,并建立了关上村党支部;之后,以党支部为核心,进一步宣传发动群众,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积极性;在取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后,及时组建了关上村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关上、曹家峪、布施、石宝庄、任家湾、下会等村群众代表民主选举产生了苏维埃政权,下会村的薛深潭任主席,关上村的高嘉桂任副主席,布施村的阎先生任文书,任家湾的赵利儿任宣传员,石宝庄的武根其、曹家峪的罗金全负责其他工作。红军地方工作队还帮助建立起关上地方游击队,由赵健桂任队长,队员都是赤贫农民。关上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先进成员深入临近村庄,动员富户捐粮,组织妇女为红军做军鞋,经过半个月的工作,仅在关上、任家湾就筹集到小米五六千斤,制作军鞋百余双,送往前方,支援红军东征抗日。
结语
毛泽东在题为《一切为着打第二个胜仗》的电文中,暗指的第一个胜仗,就是红军东渡黄河后,红一军团与红十五军团所取得的“连日的”胜利;1936年3月1日,彭德怀、毛泽东发给周恩来、博古详细的捷报展示了关上、蓬门战斗所取得的丰硕战果。
面对多路前来进攻的敌人,红军采取集中兵力消灭敌之一路至两路的战法,用“口袋”阵接连取得隰县北端蓬门、中阳南端关上战斗的胜利。尤其是关上战斗的胜利,使得阎锡山发出“不幸关上战役,将我进攻计划破坏”的哀叹。至此,红军掌握了关上、水头一线这一作战枢纽,突破了阎锡山在吕梁山区设置的“中间阻抗防线”,粉碎了敌人妄想阻红军于吕梁山以西的企图。红军在河东初步站稳了脚跟,有了在山西创立根据地的初步自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