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学和明清以来社会史的研究
2023-05-30王振忠
王振忠
徽州是文献之邦,除了丰富的地方文献(如方志、族谱、文集)之外,20世纪以来徽州文书的大批发现,是“徽学”之所以成为独具特色的专门学问之基础。近十数年来,以第一手的徽州文书从事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成为相关学术领域的重要趋势。在这方面,诸多论题得以开拓或进一步展开。
在清代的徽州,“乡有祠,有社,有文会,有水口”,“祠以聚族,社以聚农,文会以聚礼”(抄本《书启》)是当地农村社会普遍的人文景观。由于徽州在明代中后期逐渐形成宗族社会,宗族制度对徽州社会的影响极为广泛且深入,故而以往对于宗祠的研究相当不少,但对村社、文会的关注则相对较为薄弱。有鉴于此,张小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发掘民间文献,借由对村社运作的探讨,力图从另一侧面考察明清徽州宗族及地方社会实态。由于在徽州的一府六县,现存的相关资料颇为零散,各地情况亦不完全相同,因此,只有在累积更多资料的基础上,方能更好地揭示村社运作的诸多侧面。
在明清时期宗族制度的大背景下,因身份和职业的不同,在徽州社会曾出现过不少具有明显特征的各类人群。其中,明代徽州的“义男”,是一个具有共同名称但身份、地位却颇有差异的复杂群体。对此,需要做细致的资料爬梳和谨慎分析。在这方面,冯剑辉分别勾勒了作为异姓继承人和奴仆的“义男”之基本概况,分析了两类不同“义男”群体之间相互转换的条件。他利用嘉靖年间的祁门主仆互控案文书,对“义男”中的佃仆加以重点观照,考察了徽州“义男”的社会地位及主仆关系之变迁,并进而分析佃仆制在徽州长期延续的原因。该文聚焦于重要文本的分析,对前人的相关论述有进一步的修正。
明清时期,随着民众大批外出务工经商,徽州社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除了表现为社会生活的诸多改变之外,还体现在当地自然生态的变迁,其中之一是外来棚民的涌入,以及随之而来的垦殖活动所引发的诸多问题。此前,相关的研究多强调棚民种植玉米对当地生态的破坏以及地方社会的应对方式。梁诸英则以其农学研究的学术背景,较为充分地利用徽州文书独具的丰富资料,指出棚民的进入带来了农业技术的传播,玉米种植对当地居民产生了一定的技术示范效应。在清代,尽管禁止玉米种植之声不绝于耳,但玉米实物租的大量出现,反映出民众对此一粮食作物的认可。清代玉米种植的发展,与徽州区域性的种植结构密切相关。此一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思考明清时期徽州社会人文与自然生态的综合演进。
徽州具有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1949年天翻地覆的政治变革,使得无论是徽州本土社会还是旅外商人的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过,基于传统的惯性,商业文化的影响仍然不绝如缕。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学界此前的探讨尚不充分。有鉴于此,李甜利用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收藏的一批档案文献,通过系统梳理生活在江西赣州的一位徽州商人之生平经历,考察了1949年前后旧式商人在经营、生活以及交際等方面的演变历程。类似个案的累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到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