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布会现场答记者问

2023-05-30

关键词:工业绿色发展

问: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能否介绍一下2022年的主要情况?下一步,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答: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目前各国发展都比较快,也是减排的重要选择。2022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又一个丰收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规模全球领先。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这个数据还是很喜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还是非常强劲的。

二是关键技术有效突破。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密度超过4.8千瓦/公斤,最高转速达到1.6万转/分钟,这些指标表明我们的关键组件部件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特别是在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座舱等方面,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突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了79.9%,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集团中我国占了3席,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我国占6席,我们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出来。

四是配套设施环境日益优化。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个、换电站1973座,其中2022年新增充电桩259.3万个、换电站675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我们累计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1万个,基本实现就近回收。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后续,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政策供给。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央地协调联动,特别是推动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适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工作。

二是保障稳定运行。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特别是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城市试点,进一步强化质量品牌建设,稳定消费市场。

三是支持融合创新。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以及车用操作系统等新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和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严格生产准入管理,加强对投资的指导,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发和布局,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继续大力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使用便利性,更好地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设施和环境。

问:工业互联网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持续释放积极效应。请介绍一下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有哪些新进展?下一步,在深化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方面,有哪些部署安排?

答:2022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东西南北中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和两个灾备节点全部上线,二级节点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服务企业近24万家,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了240余个,其中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个,有力促进了产品全流程、生产各环节、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互通、资源协同,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圆满收官。打造了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应用5G技术提供服务支撑。在汽车、采矿等十余个重点行业建设了4000多个项目,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普及,有力促进了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工业5G融合产品日益丰富,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了80%。各地掀起了5G全连接工厂建设热潮,加速5G向生产核心控制环节进一步深化拓展。

三是赋能行业转型呈现千姿百态。针对产业共性需求,打造了一批应用推广服务载体,培育了“低成本、轻量化”的解决方案,降低了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聚焦各行业特性,制定推广钢铁、电子等10余个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指南,引导行业企业因业制宜、因企制宜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破解短板弱项,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关键技术产品攻关和产业化,发布了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助力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一是优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会同各部门、各地方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确保各项工作圆满收官,研究制定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用好用足财税金融相关政策,加强产融合作、产教结合,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抓創新,增强发展动能。强化技术创新,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好技术攻坚战,完善标准体系,破解制约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短板。深化产业创新,支持电信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联动协同,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打造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三是强应用,加快推广普及。加快先进工厂培育,推动企业积极利用5G等技术开展工厂数字化改造,促进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广泛应用。加速产业集群升级,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总结推广成功案例,促进工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深化重点行业拓展,广泛开展供需对接,加强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普及,以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请问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方面,工信部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2022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会同相关部门,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扰动冲击,我国制造业总体保持安全稳定运转,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坚持短期应对与长期预防并重,全力以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夯实“稳”的基础。特别是去年4月份应对疫情冲击时,迅速建立了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以点带链、以链带面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搭建了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协调平台,建立了汽车企业零部件库存的“红灯”预警机制、大宗原材料供应“红黄蓝”预警协调机制等,逐一推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保障重点产业链稳定运行。同时,系统总结应对经验,指导各地加强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提前谋划应对预案,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补齐短板与培育长板同步,多措并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进”的动力,举办“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向论坛致贺信,论坛期间我们还与印尼等六国共同发起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合作倡议》,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重要基础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突破突围;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部分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正在形成;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发挥优势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发展和安全并举,着力抓好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育集群等重点任务,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夯实基础,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提升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水平。鼓励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在技术攻关、生产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水平。

二是巩固优势,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在重点优势领域积极锻造长板,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抢抓战略新机遇,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三是严防风险,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着力提升风险识别和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有效提升风险协同处置能力。加快落实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抓好工业生产要素保障,最大程度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

问:近期,社会各界对解热镇痛药物、制氧机等医疗器械需求量有所攀升。请问,当前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供应情况如何?工信部对下一阶段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供应情况作何判断?

答:最近一段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門,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联防联控机制的直接指挥下,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会同成员部门和有关地方加大医疗物资保障力度,全力推动医药医疗企业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目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力做好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药品方面,截至1月17日,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类重点解热镇痛类药在连续17天保持2亿片产能的基础上,目前已累计供应51.4亿片,可以充分保障用药需求。医疗器械设备方面,随着重症救治医疗资源需求走高苗头显现,近期工信部及时将工作重心聚焦到“防重症,保设备”。截至1月17日,小分子抗病毒药阿兹夫定日产量较元旦前提高148%,达到了74.4万瓶,日产量水平大幅度提升,可以满足当前医疗机构重症患者以及后续收治重症患者的用药需求,药品产量和产能大幅提升。目前,有创呼吸机日产量比元旦前提高了239%,生产规模在加大,目前已经达到了生产供应1808台;制氧机4天内日产量提高280%,最高日产量可超2万台,制氧机供给已能满足医疗机构基本需求。大家关心的指夹式血氧仪日产量超过46万部,不仅可以满足医疗机构需求,社会面供给也日渐充分。

二是精准投放优先保障重点领域需求。急人民之所急,我们按照“突出重点、精准投放”原则,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对接民政、农村、教育等部门,精准做好养老、农村、学校等重点领域(人群)医疗物资供给。去年12月中旬以来,我们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和各地药品保障平台,累计投放药品近1.36亿份,累计惠及人群超过6000万人。通过电商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创新了一种精准投放模式。同时,开展了“指氧仪进乡村活动”,为全国每个乡村卫生室配备2台指氧仪,分四批供应117.2万只。同时,通过企业捐赠等多种形式,也为全国800多个脱贫县免费供应医用制氧机1万多台,实现对脱贫县1万多个乡镇全覆盖。我们已经全面保障民政部门提出的全国养老、儿童福利机构重点医疗物资需求,目前正在和教育部门共同保障全国高校重点医疗物资需求。

三是协力畅通医疗物资供给渠道。我们会同交通、邮政等部门联合行动,确保优先处理、优先投递基层,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物资急需,全力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我们还制定了春节期间企业物流保畅方案,全力做好节假日、春节期间的运力保障和储备工作。

下一步,工信部仍然加力支持重点医疗物资企业稳定生产,强化物资供应,协调医疗物资精准投放,毫不放松做好保障工作。

问:我国一直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尤其是“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请问围绕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工信部未来有哪些考虑?

答: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的引擎,也是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战场。工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工业碳达峰行动有序展开。会同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制定了工业领域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是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深入推进。落实落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出台实施能效提升、水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揽子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制定了《工业节能监察办法》,组织对3572家重点企业开展节能监察,为124家重点企业、118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诊断服务。

三是绿色低碳典型标杆培育壮大,遴选了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企业,培育了99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82家行业规范条件企业、32家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

四是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加大节能、节水、清洁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力度。以线上线下等形式举办多种供需对接和技术培训交流。

下一步,工信部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使绿色成为新型工业化基本底色。

一是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出台《加快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各项落实举措,分类指导、分业施策,一体化推进重点行业、园区、企业和地区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实施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实施国家节能监察,深入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和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开展一批工业绿色微电网、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建设等试点。

三是实施绿色制造推进工程。以创建绿色工厂为载体,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结合“双碳”工作新要求,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四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优化提升工程,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废钢、废纸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规范管理,推动实施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提升复杂难用固废和新兴固废利用能力。更新发布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技术目录。

五是着力提升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协同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聚焦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用水行业,开展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

六是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健全绿色转型促进机制,引导财政金融资源加大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问:去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数据出现了较大波动。请问,如何评价全年工业运行情况?今年这种回升趋势能否延续?

答:2022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还是比较严峻复杂的,稳增长压力较大。一年来,在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工业经济在短期内实现了企稳回升,保持了良好态势,也体现出工业经济在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压舱石”作用,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中国贡献。

总体来看,去年规上增加值同比增长3.6%。一季度是高位开局,态势非常好,到了4月份大幅下滑,5月份后又開始企稳回升,这个波动还是比较大的。四季度,受疫情扰动,下行压力加大。但总体来看,回稳向好态势保持住了,没有变。

从行业看,主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3%。这里有一个代表性的行业,其中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分别增长11.9%、4.6%。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恢复,2022年产销量分别增长3.4%和2.1%。总体装备制造业发展拉动性还是很强的。原材料制造业承压增长。2022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6%。前三季度低位运行,9月份以来增长加快。消费品制造业逐步恢复。2022年增加值同比增长0.6%。食品、农副食品、酒饮料和精制茶等生活必需品行业保持了一定增长。

从重点产品看,新能源、新动能产品高速增长,生活必需品平稳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充电桩、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0.3%和47.8%。新材料产品高位增长,像多晶硅、单晶硅产量增长较快,达到64.4%和51.8%。高技术产品增长较快,像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16.3%和15.0%。我们特别组织企业聚焦民生需求,加大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有效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速冻食品、乳制品产量分别增长3.3%和2.0%,毛机织物产量增长4.7%。

从地区看,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去年31个省(区、市)中,有24个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增长。其中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等工业大省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主要指标增速处于领先。去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和6.2%。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3.0%,总体呈现平稳恢复态势。

2023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工业领域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还比较大。但总的来看,增长态势和格局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稳定的,也是稳固的。我们相信,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的有效释放,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态势保持不变,为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问:近日工信部就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优化服务供给、改善用户体验。请问,过去一年工信部在推动信息通信服务民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考虑?

答: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用户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持续推动提升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一是服务提质,用户感知不断改善。深入开展服务感知提升行动,指导信息通信企业增强优质服务供给。推动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实现套餐变更、合约解除等常用的电信业务在线办、异地办;推动100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建立人工客服热线,用户诉求响应更及时;推动应用商店优化上架审核机制,截至去年底,我国各类高质量APP在架数量已超过了258万款,智能化应用为百姓生产生活增光添彩。

二是普惠共享,数字便民走深走实。持续扩大网络覆盖,组织新一轮电信普遍服务,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加快提升网络覆盖水平,推动全国行政村历史性实现“村村通宽带”。深入开展精准降费,面向中小微企业、贫困户、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专属优惠,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的平均资费较2021年12月分别下降了24.2%和21.9%,受惠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规模超过了3200万户,较2021年实现了翻番,用户获得感有效提升。稳步推进适老化改造,在使用过程上做减法,在服务质量上做加法,指导企业为老年用户推出远程办理、故障排除等电信服务,组织648家网站和APP完成了适老化改造。

三是监管提效,用户权益保障持续强化。加强源头管理,督促指导应用商店等分发平台充分发挥“守门员”作用,依法依规上架审核,2022年共组织6批次,检测151万款APP,抽检合规率同比大幅提升。筑牢技術屏障,建成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大平台,2022年以来,累计拦截涉诈电话18.2亿次,加快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优化治理模式,常态化开展垃圾信息治理,加强行政指导,推动监管关口前移,用户投诉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信息通信服务关系亿万用户,高质量服务供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行业良好生态。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优化服务供给,改善用户体验。构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公共服务平台,高效支撑行业监管和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建立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加强电信服务行业自律,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二是聚焦重点治理,解决群众所忧所盼。持续解决个人信息保护、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问题。强化APP全链条、全主体监管,督促应用商店、终端等关键环节,落实落细主体责任,实现行业上下游联防共治。加快建立统一的行业涉诈资源库,加大“一证通查”应用推广,提升综合防护能力,共建优质信息消费大环境。

三是强化能力提升,惠民便民再上新台阶。全面推进电信服务线上办、异地办,开展重点互联网业务用户满意度测评,加快属地特色类网站和APP改造,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满意的信息通信服务。

问:加快发展绿色能源装备产业是锻造新的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向之一。请问,2022年绿色能源装备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推动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发展?

答:发展绿色能源装备产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实施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装备产业。

一是加快推广高效节能装备。遴选发布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加快推广133项高效电机、变压器、压缩机、风机等节能装备。

二是打造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和优势产能。截至2022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国际领先。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单机容量不断增大,最新的陆上风电机组已经达到6兆瓦以上。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在1.2亿千瓦以上,累计装机已经超过7亿千瓦,带动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2亿千瓦。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双碳”目标,落实电机、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组织制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目录,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系列主题活动,加快发展风、光、水、氢能、储能等领域的绿色能源装备和能源电子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问:2022年信息通信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请问主要取得了哪些亮点成效?今年还有哪些工作考虑?

答:2022年工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打造“新亮点”,信息通信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为赋能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注入动力。不断优化行业结构,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4%,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成为电信业务重要增长极。稳步扩大有效投资,全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93亿元,同比增长3.3%,投资增速保持稳定。有效激发消费活力,移动互联网流量同比增长18.1%,全国网上零售额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带动信息消费量质齐升。

二是夯实“新底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协同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231.2万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5亿户家庭的能力,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统筹布局数据和算力设施,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了25%。持续优化互联网络架构,新增建设了5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互联带宽达到38T,建成4个新型交换中心,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网络互联架构加速形成,网络服务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开辟“新赛道”,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速。行业领域方面,信息通信融合应用加速向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拓展深化,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突破1万个,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占全球总数的70%,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了45个国民经济大类。个人用户方面,APP数量超过了258万款,丰富了用户消费、娱乐、社交、出行等各类需求,全面提升了生活品质,推动形成全球最大、最为活跃的数字服务市场。

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夯基础、促应用、保安全,巩固信息通信业优势领先地位,以高品质信息通信网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双千兆”网络深度覆盖,实施千兆城市建设行动,构建云边端协同,算存运融合的一体化算力基础设施应用体系,启动电信普遍服务“宽带边疆”工程,推进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打通信息“大动脉”。

二是培育高水平的融合创新应用。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信息消费、垂直行业、社会民生、数字政府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引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是筑牢高可靠的网络安全防线。全面推进基础电信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深化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监管实践,推进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健全以网络设施安全为基础、以数据安全为重点、以安全产业为依托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問: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请问,2022年全年中小企业运营发展情况如何?工信部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出台了哪些举措?

答:全社会都十分关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连接着千家万户,也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持续影响,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经营困难。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减税费方面,2022年,全年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其中约四成为小微企业所享受。在增加融资方面,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另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累计投资350亿元,在缓解贷款难上发挥了很好作用。在企业创新方面,我们建立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7万家。在服务方面,2022年我们开展了“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组织各类优质资源,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5000多万家(次),企业在这方面的感受度还是比较好的。同时,积极开展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推动台账内的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近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新闻也作了报道,特别是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困难和问题,立足于“纾困和服务两手抓,调结构和强能力并行推”提出了15条具体举措,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这些政策支持下,广大中小企业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克服了各种困难,生产经营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0.5%、6.0%和0.3%,展现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工信部对4.3万家中小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近四成企业有新增贷款,超六成企业有研发投入,也有超六成企业有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同时,工信部对1800多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调查显示,1-11月份,“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7%,高于规上工业企业5.2个百分点。

2023年,中小企业平稳发展的困难挑战依然较大,这方面需要各部门、各地方共同发力,工信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网、国新网、工信微报

猜你喜欢

工业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工业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工业4.0”之思考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