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喜!中国海?稻种植?积实现对全国四?类典型盐碱地的全覆盖
2023-05-30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指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可以在海滨滩涂、内陆盐碱地种植生产的一类特殊的水稻品种。我国现有盐碱地面积近15亿亩,一向被视为“农业荒漠”,其中大约2亿~3亿亩有改造潜力可以进行农业开发利用。在中国农业科技人员眼中,种植海水稻,是唤醒这一“沉睡”资源的重要方式。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水稻种植过程中对于土壤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水稻对盐碱敏感,因此提高水稻的耐盐碱抗性成为我国开发利用盐碱地的一个重要因素。2012年,袁隆平院士牵头,在山东青岛组建海水稻研发团队,开始“技术攻关”。
育种过程中通过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生物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手段,缩短育种周期。与普通水稻不同,海水稻必须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可以在海滨滩涂、内陆盐碱地种植。最初的种质资源,是袁隆平院士从国内外一点点收集来的。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的品种。
光筛选种质不够,还得改良土壤。为此,科研人员探索出一套以综合排灌系统、物联网传感器系统、大数据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为基础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通过地下传感器感知温度、碱度、生长态势等信息,并即时传送至大数据中心,通过AI和专家诊断系统,智能调控土壤盐碱度及水肥释放,让土壤和作物都“活”起来。
2018年,精心培育的海水稻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在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疆喀什岳普湖县恶劣的环境中试种。当年亩产就达到300公斤,2019年以后,每年亩产都超过540公斤!土壤盐碱度从之前的17‰降到2‰,还实现了一年之内稻麦两作!
在袁隆平院士和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十年间,小小海水稻,打开中国粮食增产新版图。中国海水稻已从科研试验阶段,发展到产业化规模化推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截至2022年底,中國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分布在黑龙江、山东、江苏、新疆、内蒙古、浙江等十多个省份,品种覆盖全国四大类典型盐碱地。目前中国推广海水稻种植的面积突破100万亩。
2020年,袁隆平院士进一步在全国开展海水稻推广种植,启动“十百千”工程——当年完成10万亩海水稻种植、100万亩盐碱地综合利用、1000万亩可利用的盐碱地储备。该工程计划用8年~10年时间,改造一亿亩盐碱地,实现盐碱地变粮仓。
袁隆平院士号召国内外行业领先的科研院所、高校和金融、农业、制造、信息、销售企业加入,共同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生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结合各地特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实现海水稻的推广和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这一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袁隆平院士“改造一亿亩盐碱地,多养活8000万人”的夙愿将会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