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如山,阅读即出发

2023-05-30曹永健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楚辞编者母语

曹永健

晨光出版社出版的“与世界对话”少年人文读本,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宽广的母语世界和母语教育的新的可能。

我手头的四本《与橘对话》《与叫卖声对话》《与枣对话》《与苹果对话》,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在编者傅国涌老师看来:“‘与世界对话强调文本至上,必须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本中找到可供孩子们阅读和参考的文本,让他们看到江河奔流入海的样子。”在这里,一个个文本就是撬动世界的支点。这个支点是母语,是“江河奔流入海的样子”。以《与枣对话》为例,编者精选了白居易、杜甫、辛弃疾、鲁迅、舒乙、邵燕祥、张恨水、张友鸾、李健吾等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纵贯历史长河,任取一瓢饮,饮到的是母语的甘洌和清澈。编者认为,他的课“從来不是文学课,更不是写作课,而是以母语为中心的人文课”。如此汪洋恣肆的人文课,自然地为少年奠定了受用不尽的人文底色,让一个个与之相遇的少年在提升审美力、思想力的同时,还激发了他们的凌云之志,进而使他们成为布罗茨基意义上的“文明的孩子”。

编者的课上不教知识,不教文学,不教写作。这“三不教”的背后,是编者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看重。他的课堂不仅在“国语书塾”,更在西子湖边、富春江畔,在雁荡山中、大雁塔下。编者带领孩子回到历史现场,“以天地为课堂”,教孩子自由地思考、书写,在行走中拓宽眼界、涵养学问。在编者的课堂,文字不是僵化的,五千年的象形文字从沉睡中醒来,文本因擦亮而重新润泽。母语如河,每一个孩子经由这条河,觅见思想,栖居创造。

编者不教写作,学生却在现场写出了富有质地的作品。细读学生作品,没有一般孩子的“作文气”。孩子的作品,充满的是灵动、灵气和灵感。正如散文家王鼎钧所说:“从别人的灵感中来,到自己的灵感中去。”孩子们穿越了古今中外名家作品,从他们的灵感中获得了自己的灵感,文字因之鲜活。六年级的嵇子悠在《剧本》中写道:“‘滴答,滴答。不是枣落之声,更不是雨打芭蕉。一位文人,躺在床上,听不到窗外的孩子手持长竿的嬉闹声。枣在流泪。这一次,枣没有演,它第一次感到彷徨,并在抽泣。而那位文人,比枣还伤心,枕边一片湿……”那位文人,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所学文本的化用、妙用。在那一刻,少年嵇子悠与1926年的郁达夫,跨越时空,深刻共鸣,“他们在坠枣声中共有一个心灵”。又如,金恬欣在《橘子的故事》开篇写道:“农民在海塘边种下一棵橘子树,从此《楚辞》年年在枝头开放。”我读到“从此《楚辞》年年在枝头开放”时,为之震撼,这样的灵光,重新焕发了母语之光。这是母语的荣耀,《楚辞》的精神气脉仿佛得以贯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置身于编者的“课堂”,我常常有汗涔涔之感。恰恰是这种“汗涔涔”之感,让我看到母语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也让我不断叩问和追寻:何为好的教育?答案有时缥缈而遥远,有时仿若近在眼前。我深知这样的课堂,我终其一生也无法抵达,却相信阅读和思考本身,加上笨拙的行动,能让我的课堂拥有不一样的可能。

编者的课堂如山,山是用来攀登的。阅读,就是出发。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中信小学)

猜你喜欢

楚辞编者母语
母语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屈原和楚辞
编者语
秋夜读《楚辞》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母语
编者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