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教育“圆舞曲”

2023-05-30谢小娟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于永正圆舞曲学校

谢小娟

圆舞曲也常被称为华尔兹,它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作为一名“90后”的一线普通老师,只有11年教龄的我,要谈我的教育生涯,未免有点心虚。但在这11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确如这圆舞曲一样,张弛有度,彰显了生命的力量。

出生于农村的我,向来性格就比较内敛。但深受作为教师的大伯的影响,我从小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2009年9月,我如愿考入了赣南师范学院(今赣南师范大学)。我永远记得爸爸语重心长地和我说的那番话:“女孩子家,当老师好,铁饭碗。但孩子,你更要记得你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要做一名好老师啊……”

序幕:梦想扎根

2010年,带着对梦想的憧憬,带着对教育的热情,我和同学一起参加了“多背一公斤”户外公益活动,奔赴婺源支教。走进查平坦的平坦小学,映入眼帘的是杂草丛生却温馨古朴的校园、破旧简陋却充满吸引力的教室、坍塌了一半却依旧坚挺的围墙,还有那遮不住风雨的门和窗,但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一双双充满期待和好奇的眼睛。这是一个复式班,12个孩子横跨6个年级。当看到我们,孩子都蜂拥而至,围着我们欢呼雀跃。我有幸在那里当了一回老师,带领他们在故事的国度徜徉,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那一只只高高舉起的小手,那一声声亲切的“谢老师好”,让我的教师梦更坚定地扎下了根。

开端:五味杂陈

2012年8月,我来到吉水县醪桥小学,正式成为一名教师。初为人师,激情满满,我仿佛每天都有用不完的能量。乡村学校要求师生吃住在学校,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不到7点,我就早早进教室,教书、育人、备课……我时刻记得:在这神圣的三尺讲台上,我要做一个好老师!

201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备好了第二天的课,正准备洗漱睡觉,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让我的心为之一紧。原来宿舍里一个女生突然发高烧而呕吐不止。我第一时间赶到女生寝室,摸着孩子发烫的额头,看到了苍白的脸和时不时发抖的身子。看着她难受的样子,我一时也手足无措。乡下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我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孩子的爷爷,可年迈的爷爷不会骑车,再加上家里又离学校太远,他一直说:“老师,我明天早上搭邻居的车早点赶过来,今天晚上你能带她去拿点药吗?现在也已经凌晨一点了,麻烦你了。”就这样,我打着手电筒,带着女生来到学校附近的小诊所;拿好药后,我又担心她半夜会有突发状况,所以就把她带到我自己的房间。我像对待妹妹一样给她端茶、倒水、喂药,给她准备好泡脚水让她暖身子,让她和我睡同一张床、盖同一床棉被。那一夜,我为了照顾她彻夜未眠。还好爷爷一大早赶过来的时候,孩子高烧已退。

看着孩子情况好转,我也就放心了。可随即我收到了孩子妈妈发来的长长的信息,大概内容是:孩子生病了为什么不第一时间通知我?怎么还能让她待在学校呢?我只有这一个女儿,万一她出事了你能不能负这个责任……字里行间透露着妈妈无限的担忧和责备。奋楫笃行的旅途中,这一个个反问句,让我开始怀疑我那所谓的师爱。

发展:厚积薄发

如今,我已不再懵懂,渐渐走向成熟,一直担任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毕业班的学生学习虽然紧张,但我愿意腾出更多休息的时间陪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组织活动,和他们分享我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并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出作文集。在游戏中,我们是朋友;在落日余晖下,也时常有我们肩并肩一起话家常的情景。良师益友大抵如此吧。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你们班的学生都那么喜欢你,怪不得语文学得那么好,还一个个那么听话。”在这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我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也迎来了一届又一届的新生。在这一送一迎之间,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被称为“工作狂”的我,也从此落下了胃病。那天上着语文课,我突然胃痛如刀绞,一向激情澎湃的课堂,突然戛然而止。我试着努力咬牙忍住,可无济于事。安排了孩子自习后,我被同事送到了医院。第二天的作业本里,夹满了关心和问候的小纸条,而一直备受“打压”的他,连夜亲手折了一罐子的“小星星”送我。那一颗颗小星星活像一朵朵绽放的郁金香,清淡、典雅;又像一个个会说话的水晶球,清澈、澄明、闪耀。此刻我才发现:双向奔赴的爱最是情深。

这一段明媚如春的暖时光,后来也成了我承受各种打击时的精神盾牌。工作中,我努力通过自身的汗水去获得成长。我把绝大多数闲暇时光交给专业阅读、专业反思,我认为唯有这样的付出,才能抗击生命的虚无,才能抵消各种倦怠、挫败和绝望。为此,我一直拿着笔,为学生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教育叙事:《师生情深入诗笺》《在灵魂里相遇的安暖》……知行合一,躬身实践;厚积薄发,笃行致远。我一直这样告诉自己。

后续:继续沉淀自我

2020年,我从县城学校被遴选到了市区学校。这一年,我相继被评为吉安市优秀班主任、吉安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这些荣誉的获得,让同事们艳羡不已,我也认为自己足够优秀,一直沉浸在这些头衔的欣喜中无法自拔。区里的骨干教师示范课如期而至,学校二话不说让我上阵。我套用我那所谓的“教学经验”,在新的同事面前试课后,才发现一节课下来,压根没教会孩子提问的能力。同事们直言不讳的评课,又将我打回现实。此时我才明白,教学路上很多东西必须与时俱进。这让我想起韩愈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再看看身边的同事,身为名师的黄老师,谦虚低调;市学科带头人陈老师,沉稳自信;被称为“赛课一等奖收割机”的彭老师,随和幽默……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无知与可笑,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下定决心沉淀自己。闲暇时间,除了写文稿,我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一本又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我边读边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多时候,我在网上学习、提升自我。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课堂,是美好,是感悟的教育;于永正老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唤醒,是激励的教育;窦桂梅老师的“1+X”课程育人模式,是尊重,是生命的教育……当再次凭着一堂示范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获得阵阵喝彩时,我发现贫瘠的土地上也在逐渐抽出绿芽。

努力过后,我的世界鸟语花香了——那个曾经自闭到让我气急败坏、摔门而走的他,在我的感化下也慢慢地抬起了头,举起了那只从来没举起过的小手;那个好动到让我无计可施的他,也渐渐在收敛了;那个经常逃课、不爱写作业的他,在我一次次的开导下也脱胎换骨……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让曾经那个怀疑自己能力的我开始得到了欣慰。

在教育教学的这一纸素笺上,我一直用善去绘就爱的延长线,扎根一线,钻研教学。我相信有爱的地方,就有美丽遗留;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驻足。虽然我的教育生涯为时不长,但我一直用圆舞曲式的具有张力的生命去践行。

学无止境,砥砺前行。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相信我的教育“圆舞曲”一定会赢得更多的掌声!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韶山路小学)

猜你喜欢

于永正圆舞曲学校
大海边的浪漫圆舞曲
节日圆舞曲
快乐圆舞曲
于永正从教年记
不忘传承 砥砺创新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研究掠影
于永正纪念专刊
于永正“言语交际”作文教学研究综述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黑色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