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2023-05-30王晓凤
王晓凤
体育室内课一般是指在教室进行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论教学及体育实践教学。它是体育理论知识传授以及相关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室外课相辅相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厦门市几乎每年3-5月为梅雨季节,整个学期将近一半的课程要在室内进行,加上大多数小学都没有完善的体育馆或室内场馆不足,难以满足整个学校班级室外体育实践教学的需求。这种情况下,每学期进行一部分的室内课教学就成了必然趋势。当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引领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风向标”。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终达成必须依靠课堂教学实践来实现,除了室外课堂教学,室内课体育教学也是达成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有效地開展体育室内课,提高室内课教学效率,促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目标有效达成,是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
1 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的实际意义
针对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情况来说,室内课教学活动的创建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体育专业知识提升,并且还可以为学生创建健全的体育意识,实现学生身心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学生自身存在极强的可塑性,是各方面能力提升的综合时期,尤其是对于三观的养成,十分关键。不仅如此,学生自身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由此,需要教师在创建室内教学活动期间,保证对历史知识内容的讲解,进而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发展健全的体育意识能力,优化学生身心。
2 体育室内课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
室内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室外课相辅相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课标中也指出,室内课教学有外界影响少、学生注意力不容易分散等优点,体育教学应重视室内课教学。另外,由于天气影响,有时室外课教学不能进行,特别在南方地区,厦门市每年3-5月为梅雨季节,整个学期将近一半的课程要在室内进行,再者,大多数小学体育馆不完善或体育馆不足,完全不能满足整个学校室外课教学,这种情况下,进行室内课教学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2018年1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普通高中课标修订有关情况,修订明确具体地提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成必须依靠课堂教学实践来实现,除了室外课堂教学,室内课体育教学也是达成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室内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技能学习,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让学生完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运动认知;可以加强体能练习,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培育学生体育品德;可以制作体育学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但当前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思想重视不够,授课方式单一,难以提高室内课教学效果。由于大多数老师平时只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与学生身体练习,并没有切实认识到体育室内课教学的重要性,而平时基本没有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授课方式随意、单一,这些都影响体育室内课教学效率。再者,每学期体育考核不涉及理论知识,教师的授课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显得更加随意,体育室内课更多时候变成了纯粹的室内游戏课或在教室自习、看电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如何提高体育室内课教学效率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提高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的实际意义
首先,让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现如今的学生不管是心理还是智力的发展,都不成熟,因此,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在发展室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整改以往的口头叙述教学形式,避免在教学中常规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述,应当强化学生之间互动,发展健全的安全意识,优化学生健康身心,发展坚韧的意识,促进运动技能全面掌握。其次,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现阶段的学生存在三方面特点,如接受能力强、注意力不集中、心理素质能力低,因此在针对体育室内教学期间,需要教师依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课程教学的深入,引导学生在体育当中发展健康身心,树立良好的知识学习自信心,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勇敢拼搏,实现心理与思想的同步。最后,促进学生体育意识提升。因为学生并没有自主锻炼的习惯,由此,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教学引导,确保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进而整合案例发展的情况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体育锻炼与不参与体育的案例情况进行综合剖析。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东亚病夫”的来历,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保证可以积极参与在体育锻炼中,进而发展学生健全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具备完善的体魄,促进健康身心发展。
4 提高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4.1 强化技能学习,发展学生运动能力
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不仅动作技术要领繁多,而且部分技术性强且复杂的动作必须要求在瞬间的快速动中完成,例如学生在学习立定跳远动作中,在腾空、收腿动作技术上;在教学生跨越式跳高动作时的“起跳、过杆、落地”动作;再如学习蹲踞式跳远动作时,“踏板、腾空、落地”动作等,教师在示范动作时没办法将示范动作定格,教学中无法“逐帧”示范,造成学生动作概念模糊,给教者和学者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再者,体育教师并不是全能的,必然会对一些非专业运动项目不够熟悉,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就会相对较低;同时小学生水平有限,无法一次把正确动作记住,影响了课堂效率。这时可以充分利用体育室内课教学,强化这些技能学习,发展学生运动能力。
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动作时,教师示范动作时无法把双脚蹬地起跳、腾空(空中展体动作)、落地前的收腹、屈膝动作定格,导致学生无法较快地理解与体会动作,这时可以运用电脑搜索高质量的专业运动员示范视频,利用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软件或绘声绘影软件,对视频进行加工,结合多媒体具备的图、文、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把以上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技术用“慢镜头”“定格”等方式逐渐呈现在学生眼前,再针对教材重难点进行详细分解展示、定格,加强对动作理解的深度,从而让学生在室外进行练习时能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强化技能学习,发展学生运动能力。
4.2 融入体能练习,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技术动作本身有着较高的观赏性和独特的美感,像韵律操、基本体操等。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套拉伸操或韵律操,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为背景音乐,如《手指操》《小苹果》《青春修炼手册》等,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身体。做完操后,可以利用教室座椅或空道进行室内素质练习,如俯卧撑、立卧撑、蹲跳起、支撑举腿、原地高抬腿和快频跑,同时可以将素质练习以小游戏的方式开展,如发展柔韧的游戏“你退我进”;发展力量的游戏“掰手腕”“互推”;发展协调能力的游戏“跳方格”等。这样既调动了学习氛围,也例如,对于小学高阶段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开门见山,避免藏着掖着,运用规范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综合性的考量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创新体育教学锻炼的组织方式,例如,在对学生实施游戏教学法的期间,需要依照游戏主题来进行塑造,进而推动整个体能锻炼的整个过程。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只有在教学中,坚持将核心内容落实在身体素质的发展上,才可以彰显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由此不仅可以发展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并且还可以更好拓展体育教学的高层次,积极深化生的身体机制。
4.3 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动认知
虽然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育,但体育知识技能的习得也要注重理论指导实践。体育室内课教学是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的主阵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在体育室内课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PPT,给学生阐述动作技术的生理及原理。如向五年级学生讲述快速跑的摆臂动作时,课上让学生观看PPT,了解摆动角度在整个快速跑动作技术中的作用。利用PPT的动画效果了解动作的生理原理,感知肩、肘等关节的最佳摆动幅度。同时,通过电视观看快速跑的视频、图片,了解专业运动员的正确跑姿。当学生真正明白整个动作的原理,在实践时,就能够更好得去感知与体会动作,继而动作技术也掌握了,帮助学生提高运动认知,真正学会学习。其次,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课上学习情况,可以通过展台、投影仪,将事先准备好的测试卷投影出来,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竞答,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
4.4 关注健康教育,养成学生健康行为
小学体育运动项目,蕴含着许多健康卫生知识。养成健康的体育意识及卫生习惯,能够避免许多伤害。而小学阶段也正是发展健康心理、提升锻炼意识、养成健康行为的重要时期,此时采取合适手段教学引导,事半功倍。因此,体育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体育室内课教学平台,在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中的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康成长。例如六年级学生处于小升初的重要过渡阶段,学习任务较繁重,很多学生过度学习、生活作息不合理等,影响晚上睡眠,白天上课效率差。在六年级体育室内课教学时,可以根据各校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我要睡好觉”的主题健康课。在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事先收集的平时上课镜头,如班级学生打哈欠、打瞌睡等照片。借助真实照片及视频,引出“睡眠”这个主题,带领学生就影响睡眠因素、怎样提高睡眠质量、提高学习与运动效率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引导学生们重视睡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从而更好地生活与学习。
4.5 渗透德育教育,培育学生体育品德
体育室内课堂上给学生看电影未尝不可,但内容一定要结合体育学科特色,能渗透体育精神,具有励志效果,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在第23届平昌冬奥会举办之时,正值开学之际,在第一次体育室内课时,可以下载一些比赛视频,例如武大靖速滑夺冠视频给学生看,既能让学生了解冬奧会比赛项目,又让学生学习中国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与体育品格。同时还可以给学生观看《北京8分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又如三年级武术教学课中,可以设置以“武德”为主题的体育室内课教学,通过武术视频欣赏、角色体验等多样形式,加强学生对中华武术的理解与感知,提高学生的武德素养。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如篮球、足球、接力赛跑等团体体育项目,具有浓厚的竞争内涵,势必会驱动学生发挥自身潜力去努力争取胜利,而且也会因竞争激烈出现学生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可以在体育室内课教学中,教师结合室外课堂教学情况全面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遵守比赛规则、文明礼让和尊重他人以及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
4.6 制作体育学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开发各地各校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件,要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这时,也可以利用体育室内课,组织学生进行器材资源的开发。例如二年级开展投掷课之前,可以利用室内课教学时,组织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废弃报纸或纸张、小刀、透明胶等,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探究自制“纸球”。既让室内外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又为下节室外课做好准备,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投掷动作学习的热情与期待。学生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期间,反复与重复的形式较为普遍,重复训练法所指的就是长时间之内,通过不变的速度,对学生进行重复与连续性的训练。重复训练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的生理负荷能力保持在一个进度上,可以全面的对学生进行锻炼。学生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期间,重复训练的特点就是时间长,并且强度较大。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保证合理时间与强度的控制,综合考虑学生自身的运动符合,结合时间与运动的强度。反之,如果体能训练的时间较长,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多样化的训练形式,全面调动学生体能训练的兴趣,强化体能训练的实效性。
4.7 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内容
与课外的体育教学形式相比,如果课内的教学模式匮乏,那么就会导致体育课堂与文化课堂相同,不仅缺少趣味性,并且还导致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部分的体育教师因为对室内的教学缺少明确的认识,导致不能具体丰富室内内容,由此导致教学的资源存在明显的浪费情况。由此可见,需要教师全面深化认识,并且在教学当中,应当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除此之外,需要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配合,或者少针对其进行专题的研究,进而深化教师的课内教学能力,确保教学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丰富层面,需要教师注重多方面渠道的发展,整合信息技术,积极搜集有关的资源教学内容,进而面向学生展示丰富的体育知识,实现学生综合参与。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期间,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全面想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向学生介绍体育的背景,以及有关体育的赛事新闻等,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还可以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发展学生广阔的视野。此外,在教学开展的前期,需要传授学生自我保护的方式,因为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并且缺少安全感,不仅会让自己受到伤害,且还会威胁到他人。因此,需要教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室内课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做好体育室内课教学工作,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与习惯,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地培养。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室内课的重视程度,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立足于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高度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丰富体育室内课教学,提高体育室内课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在体育室内课教学中也能得到不断完善发展,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认知体育,投入到体育知识学习的海洋中,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