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填”出来的东方之珠

2023-05-30叶德平

环球人物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界填海造地湾仔

晋代医学家葛洪写了本书,叫《神仙传》,里面有个小故事,仙女麻姑在和仙人王方平谈天叙旧时说道:“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自此,我们便用“沧海桑田”比喻环境变迁得快。其实,不只是神仙世界,现实世界也真有沧海变為桑田。

根据香港地政总署的记录,香港陆地总面积1114.35平方公里,其中由填海创造出来的土地则有78.20平方公里。乍一看,这个数据好像还好,但只要细心思考,“填海土地”的真实占比其实很高。因为香港山多平地少,实际可以使用的土地面积并不多。

根据香港规划署策略规划组的一份档案显示,已建设利用的香港土地面积大约只有24%,而填海土地要占这些已建设利用土地的26%,填海土地所容纳的居住人口更是占了香港人口总数的27%。由此可见,填海造地在过去180多年来,都是香港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方法。

因为兴建皇后大道,香港开启了第一个非正式填海工程。(叶德平/摄)

有人会问,为什么香港政府只开发了1/4的土地?那不是很浪费吗?其实,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香港属于典型的滨海丘陆地形,平原地带少,山陵地多达650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总面积的六成左右。

由于香港的山脉走向是从东北到西南,所以较大型的平原地带主要集中在新界地区西北部,像元朗、粉岭等地带,而这也是宋元时期来港的“本地人” 的主要聚居地。简单地说,这大片平地的业权多在原港英政府定义的“原居民”手上。这些土地权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四十条的保护,该条例列明“‘新界原居民的合法传统权益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保护”。因此,香港政府实际上可以动用的土地面积,远低于陆地总面积的四成,“移山填海”基本上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1842年,英国占据香港岛实行殖民统治的第二年,港英政府便“被动”地进行了香港史上第一个非正式填海工程。当时港英政府要在香港岛中环一带修筑第一条主要道路——荷李活道和皇后大道,兴建期间产生了大量沙石,于是把这些废料倾倒到邻近的维多利亚港。这个做法很聪明,一方面为港英政府解决了倾倒废料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成了点石成金的手段。时任港英政府首长的查理·义律决定把新填出的土地包装成“女王城”商业区项目,然后分段售卖,让英国商人出价竞投。由此,香港第一个非正式填海工程和第一个新填地区地产项目,就在这误打误撞的情况下形成了。

1875年的中区及湾仔海岸,那时还是汪洋一片。(资料来源:香港公共图书馆)

香港中环俯瞰。

“女王城”填海工程,很可能只是义律一个偶发而大胆的想法,事前并没有太多正式的规划。香港史上首个正式的填海计划,应该是1852年的“文咸填海计划”。

“文咸”是时任香港总督的名字。1851年12月28日,皇后大道中北面发生火灾,400多间楼宇顷刻间毁于一旦。皇后大道是英国人新开辟的道路,本应呈现出热闹繁华的景象,象征港英政府的治理有方,但一场火灾让其付之一炬,到处是熏黑了的瓦砾碎片、残垣朽木,这让文咸感到十分苦恼。

或许是受到义律的启发,火灾发生不久后,文咸便下达政令,命人把这些瓦砾碎片统统丢到维多利亚港的浅滩处。就这样,香港第一个官方正式的填海工程启动了。

作为第一个官方计划,“文咸填海计划”无疑更具规模,且更有前瞻性。它分成了两期进行,两期间隔时间很久:第一期在灾后翌年的1852年进行,围绕今日的文咸东街、苏杭街及摩利臣街一带展开;第二期在16年后的1868年进行,范围是今日的文咸西街一带。如今,漫步在文咸东、西二街,可以看到各种写着“南北行”的海味药材铺子,文咸街于是有了“南北行街”的别称,与邻近的永乐街组成了“参茸燕窝街”。

之后,填海工程进一步扩展至整个香港岛的北部,尤其是英国人重点打造的维多利亚城一带。自香港1841年开埠以来,英国人就开始在他们的登岸点香港岛西北岸打造维多利亚城,这里汇聚了港英政府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因此,英国人早期推出的填海工程基本上都在这一带。其中,最主要的是1890年至1903年进行的“海旁填海计划”。顾名思义,它的位置在维多利亚城北海岸,从今日的坚尼地城一直向东延伸至铜锣湾。加上上世纪20年代的“海旁东填海计划”,英国人在维多利亚港北岸“制造”出大量的土地。

填海造地的潮流自南向北蔓延。1860年,英国人占领九龙半岛以后,这股潮流也从香港岛蔓延到了北部的九龙。像今日油尖旺区的新填地街、梳士巴利道以南等,都是在抗战前“填”出来的。不过,除了启德机场填海计划外,战前的九龙填海工程大部分由私人发展商主导,英国人的发展焦点始终还是在对岸的维多利亚城。

至于更北面的新界,填海工程要到抗战结束后才出现。这一方面是因为新界本身拥有大片平原,另一方面也因为新界相对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发展力度较弱。直到20世纪50年代,新界第一个填海工程才在今日沙田正街一带进行。

在填海以前,沙田正街仍是一片农地,由商人刘希成持有。上世纪50年代,香港人口激增,刘希成之子刘瑞见住屋需求很大,加上这里邻近沙田火车站,土地发展很有潜力,便向政府申请改变土地用途,填平沿岸的浅滩,兴建住宅区。

事实上,香港的填海工程幾乎没有停止过,像中环德辅道、尖沙咀东、观塘工业区、土瓜湾等地,甚至今日的赤鱲角香港国际机场,有不少地方都是填海而来。

香港岛湾仔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

2021年10月,中环及湾仔绕道连接路段隧道项目负责人介绍工程细节。

有人说,当沧海变成桑田后,后人并不容易察觉痕迹。但正如法国法医学家、犯罪学家埃德蒙·罗卡所说:“凡两个物体接触,必会产生转移现象。”雁过留痕,风过留声,填海造地总归是有迹可循的。

以香港岛北岸的湾仔一带为例,今日的湾仔几乎有一半土地是填海而来。漫步在这里,很难知道脚下的哪一寸原是填土,哪一寸真是陆地。

一种方法是依靠街道名去猜度,比如湾仔区内的石水渠街。石水渠街原是一条流向大海的河流,昔日,北帝庙要在河流两侧砌建石墙作为防护栏。在湾仔填海之后,那里就变成了一条明渠,时人称之为“石水渠”。后来,因为此处常常发生意外,政府便把石水渠也埋填了,成为今日的石水渠街。

还有一种有效途径——借助“神祇”的力量分辨出来。我可不是在开玩笑,我想说的并非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而是一种原本坐落在海边的寺庙。

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敬畏之心,常常会供奉许多掌管自然界不同领域的神祇。单说水神信仰方面,南方主要祭祀玄武大帝(香港人常称北帝)、妈祖(香港人常称天后)、洪圣等神祇。由于这些都是掌管水界的神明,所以他们的寺庙都被建在面朝大海的地方,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震慑不可预测的海洋。反过来说,今日只要在某个地方找到水神古庙,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这个地方原本靠近海岸线。

穿过湾仔熙熙攘攘的人群、逼仄的高楼大厦,闹市深处有一座玉虚宫。那是一座建于清朝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的三进三间四合院式建筑物,主殿供奉着玄武大帝。骤眼看去,你会觉得奇妙:堂堂水神,待在陆地上,能有什么用?玄武大帝要真听见了,估计也觉得委屈——远在英国人还未占领香港之前,北帝就已经来到湾仔,那时当然还没有填海。

随着香港人口增多,填海造地至今被视为缓解香港用地紧张问题的重要备选途径。与此同时,到底应不应该填海造地,填海造地是好是坏,向来莫衷一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如中国传统神话中“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品质,香港人虽然偏安一隅,却在这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多填一寸是一寸,练就了“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的乐观务实精神。

猜你喜欢

新界填海造地湾仔
明水(甘新界)至哈密段公路高速预检称重系统设计
香港新界地产代理商联会捐赠10000个口罩支持社区抗疫
湾仔码头现“非洲猪瘟”风波
填海造地权:一个民法典物权编应当新增的用益物权
盐洲湾仔村西虎圩
填海造地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拉动的贡献探析
新界泵业的突围之道
中联办新界工作部举行新春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