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社区书记母亲”

2023-05-30王喆宁

环球人物 2023年10期
关键词:竹竿党委书记居民

王喆宁

2020年,张宝芳在办公室工作。

“这么多年邻居,为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成这样,也不怕街坊们笑话”“化粪池的井盖今天一定要修好”“请大家伙放心,只要干一天我就要为社区负责一天”……往常,竹竿巷社区的居民们,总能听到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宝芳沙哑却嘹亮的声音响起。

20年前,张宝芳成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員,将几千个日日夜夜奉献给工作。成为竹竿巷社区党委书记后,从走访群众,到深夜带头做志愿活动,再到监督老旧小区改造,张宝芳一直亲力亲为。然而,这一切定格在2022年5月25日16时57分,张宝芳因病去世,离开了她注满热情的竹竿巷和放心不下的居民。

走进竹竿巷社区党委办公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每一项荣誉都映照出张宝芳书记辛勤奔忙的身影。竹竿巷社区现任党委书记、张宝芳的女儿张宁,向《环球人物》记者展示着母亲的照片。她说,每次拉着母亲粗糙的手,她都倍感心疼。

以下是张宁的讲述:

只剩8个血小板

去年“五一”前后,母亲非常忙。我在家歇产假,不常见她。往常很忙的时候,即使没空见面,我们也会互通电话。当时,已经有几天没通话,我好像有心灵感应似的,觉得不太对劲,于是在微信上问母亲:为什么没有打电话?她说自己身体有点不舒服,正在家休息。

母亲一直很坚强,如果不是十分难受,都会坚持上班,平时身体不适,也只在工作间隙抽空打吊瓶。这期间,她的电话不间断,有时候为了处理工作,吊瓶都没打完,拔了针就走。医院的护士都知道她这个“毛病”。

张宝芳在走访群众。 小图:张宝芳生前记下几十本工作笔记。

我当时很担心,给孩子喂完奶赶到母亲家里,看到她躺在床上,脸煞白煞白的,一点血色都没有。我有点慌,对她说必须要去医院。她很坚决地说不行,因为下午有活动,老旧小区刚挖路,需要到现场查看。后来在我的劝说下,她终于答应去医院一趟。

陪母亲到医院抽完血,我们一直等不到结果,只好去问医生。医生很惊讶,说正常人体的血小板在100到300×109/L,她的血小板只剩8个。复查后,结果相同,医生要求马上住院。母亲不同意,坚持要完成下午的工作。

我和丈夫拗不过母亲。医院不方便停车,我们只好骑电动车带上她,先到老旧小区查看改造情况,之后又接受采访。我记得很清楚,她当时穿一件白衬衫、红毛衣,套一件西装,一会走到这儿,一会走到那儿,只要开始工作就变得很有精神,但支撑了没一会,就感觉要晕倒了。

忙完工作后,母亲当天下午就住院了。医生说,她这是长期免疫力低下造成的急性白血病。因为夜里经常通知开会,她总熬夜,经常吃不好喝不好。一些年轻人受不了连轴转,都病倒了,更何况她这个年纪。

住院期间,母亲状态好的时候还能开玩笑,说要是真到那一天,一定要给她戴上党徽,盖上国旗,办隆重一点。但这之后,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出血点也慢慢地扩散。

母亲从住院到离开只有十几天。医生向我们感叹,成年男性都撑不了这么久才去看病。日后我常想,她肯定难受了很长时间,但一直硬撑着,跟谁也没有说。

病情恶化,她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戴上呼吸机后没那么难受了,还不忘嘱咐我们帮她查看学习强国上的动态。直到最后,她嘴里还在嘟囔,哪些事没处理完,哪个居民的问题还没解决……

母亲走后,竹竿巷的居民带上自己做的条幅去送她。直到现在,有居民见到我还是会掉眼泪,说像见到我的母亲一样亲切。看他们掉泪,我也很难受。

母亲好像是万能的

我成年后,母亲一直在社区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她把一切都贡献给居委会和工作。居民反映的事,她要想方设法当天解决,不能超过第二天。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所以居民习惯有问题就找她,好像她是万能的,遇到事情都能解决。

以前,竹竿巷社区是老旧社区,环境又乱又差。太白小区因为修建早,没有暖气,母亲挨家挨户走访,又与热力公司协商,来来回回跑了十几趟,为社区申请到安装加热站,解决了老百姓冬天只能烧煤取暖的问题。连轴转了几个月后,她积劳成疾挂上吊瓶,还在惦记是不是每户都有暖气。光这一点,居民都很感激她。

刚来竹竿巷上班时,打扫卫生的阿姨对我说:“你妈妈确实不容易,遇到难题时也会坐在沙发上默默掉眼泪。”其实,她有很多难处,各方面都需要自己协调,但因为性格要强,不想让人发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只能擦掉眼泪继续干,不能往后退。

母亲非常节俭,家里的台灯用了20多年。对她来说,家更像宾馆: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在笔记本上把社区大小事宜,包括如何打扫卫生、两委成员的任务等安排好后,吃口饭就去上班;到社区后,她经常在四五个小区里来回跑,走访居民;晚上开会结束后,她凌晨才能到家,睡不了多久又要起来上班……

母亲有一个习惯——记笔记。居民每次遇到她,都会反映问题。她挨个记在笔记本上,之后慢慢捋清楚,包括问题如何解决、找谁解决,都一一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还会把联系电话记下来。

有一次,母亲在街上遇到一位流浪汉,不是竹竿巷的居民。但母亲很热心,先帮他联系入住老年公寓,又安排住院治病17天。不仅如此,她在除夕当晚买了很多吃的,去养老院陪这位流浪汉过年。过年过节社区非常忙,居民遇到问题,只能找书记解决,连我这个当女儿的,也很多年没有和母亲一起吃年夜饭了。

竹竿巷社区中,老年人占比大,特别是独居老人、残疾人。对他们来说,洗衣服、被褥成为难题。了解到民意后,母亲积极倡导和争取,启动“七彩阳光·幸福洗衣”志愿服务项目,投资2万元建设“幸福洗衣房”,招募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免费洗衣消毒、上门送取衣物等服务。直到现在,登记簿上还清楚地记录着每次洗衣、送衣的信息。

这些年,在母亲的带领下,竹竿巷社区为居民整修路面12条,整修花園和绿化10处,清理卫生死角35处,新建车棚6个,改造下水道16处,拆除乱搭乱建56处。

母亲不光亲力亲为,也训练两委成员独当一面。社区一共划分为5个网格,网格员遇到问题,先想方设法解决,解决不了再找我母亲。

社区的每位工作人员都很自觉,每天早早到岗,手头工作没完成就不下班。这是我母亲在的时候,他们常年养成的习惯。在她的培养下,这里走出几位社区书记。这些年,两委成员在她的带领下,不论是工作理念还是管理方法,都变得越来越好。

张宁(右)正在与居民交流。

我能不能揽下这摊活儿?

2016年,我成为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单一,不了解党委书记的职责,常和母亲抱怨,你的电话为什么总是响?有事情,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居民,很少顾家。这些年,我忙创城创卫、各项职能工作,慢慢了解到,居民的大事小事都离不开社区,老百姓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只有找社区,所以渐渐懂得母亲的不易。

成为社区书记仅仅几个月,我一天三顿饭照样吃,还是瘦了20多斤。街道、居民和两委成员,有事都需要找我做决定。对一些事缺乏经验,我只能找其他人商量,慢慢摸索。自从当书记后,我也很少回家。社区党委书记不光要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还要协调各个部门,接到任务需上传下达,还要思考怎么领导队伍等。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小学,一个只有一岁多。每天我到家时他们已入睡,学习成绩如何我也不了解。有时在家,孩子也不再黏我,好像关系疏远了。自从成为社区书记,我感觉挺对不起孩子们,更能体会母亲当时的苦衷。

母亲走后,我很详细地阅读过她留下的笔记本,内容大部分与工作相关。“2017年9月23日,1号楼西一单元2楼西户安装雨搭……”“28号楼居民西一单元2楼西户有杂物,安排人过去清理整洁……”我看后很受触动,理解了母亲的心路历程。现在,我遇到一些重难点问题,也习惯记下来后用红笔标注。

当网格员的时候,我每天都待在小区里,和居民打交道。居民都很熟悉我,亲切地叫我“宁宁”,也会提前给我备好小马扎。从社区调走时,他们很舍不得我,还会抹眼泪。和居民交谈后,我把他们遇到的问题记下来,一件件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向上级反馈。

最开始来到竹竿巷,和居民不熟悉,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到底能不能干好?能不能揽下这摊活儿?压力很大。每当这时我就安慰自己,尽力就好。我一直在向母亲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委书记,要一心为民,多与居民交流。办公室里永远都是问题,走出去永远都是方法。

如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结束,但遗留了很多问题。此前有群众反映电缆线被挖断了。这些天我联系到街道领导,还有施工方,一起开会协商如何更好地解决后续问题。

我一步步沿着母亲的路,心想一定要干好这项工作,不给她丢人。其实我很羡慕社区工作人员,以前他们24小时和母亲待在一起,甚至比我都了解她。但最让我后悔的,还是去年母亲节的时候,没有为她准备一份礼物。

张宝芳

1969年出生于山东菏泽,2011年4月至2022年5月任山东济宁市任城区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2022年5月,因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去世。

猜你喜欢

竹竿党委书记居民
司法厅党委书记落马搅动当地政坛
石器时代的居民
淮海战役,一根刻满地名的竹竿
爬竹竿
一根竹竿
论新时代国企党委书记的新使命
长竹竿的帽子
基于医院党委书记职责的思考
基于医院党委书记职责的思考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