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化成:中华文明的灵魂
2023-05-30
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人文化成的核心观念已经深深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应有之义。也正因如此,人文化成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华文明的灵魂。
“人文化成”出自《周易》(详见《四书五经》,全6册,原价1580元,现价268元。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订购热线:027-87927015)之《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是在深入观察与研究人、人类、人类社会创造的自己所独有的文明基础上,推动文明由天下人所共创,文明的成果为天下人所共享,从而保障人、人类、人类社会得以沿着正确的路径向前发展。
以民为本,是人文化成的起始点
人文化成,是以人、人类、人类社会为本位。《尚书·泰誓》记述了周武王一段名言:“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在中华文明中,人很早就已经深刻认识到,人的存在乃是社会性的存在、群体性的存在。中华人文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群体性联系不断扩大和强化有关。
以民为本,是人文化成的起始点。《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泰誓》中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庄公十四年》中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些都说明决定国家命运的是民众而非神灵。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论述都非常清晰地说明,平民百姓才是文明生成和成长的主体和决定性力量。
人文化成,就是人与人之间要讲仁爱。孔子说:“仁者,人也。”指的是人具有“仁”的品格,才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什么是“仁”的品格?孔子说:“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对于社会群体中的其他人应当做到爱人、立人、达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具有这样品格的人成为社会的主体,社会才能够健康有序地运行和积极成长。
天下为公,是人文化成的最高境界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公”为根基的大同世界,是人文化成的最高境界。这是历代有见识者所憧憬的理想世界,也是民众强烈要求均贫富、等贵贱的深厚历史基因。
为政以德出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政和德治要求执政者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民为本。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是仅靠政令和刑罚确实可以防止人们犯罪,但难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如果用道德教化引导人们向善,百姓就能自觉恪守正道。德政和德治还要求执政者重视自身品德修养,严以律己,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革故鼎新出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故鼎新就是要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新,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生命力。
任人唯贤出自《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说苑》中有言:“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东汉《资治通鉴》中论德与才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可见,中国自古就以任人唯贤为治国之要诀,而以任人唯亲为治国之大忌。
中華文明的灵魂
天人合一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孤立存在,人性既有超越自然性的一面,同时又具有与自然性互相统一的一面。《周易》中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都离不开对自然规律的了解。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可以使自身的自然本性得到提升,又能够确保自身与自然和谐地共生共长,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和宇宙万物融为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人文化成,落实到每一个人,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处事,就应该像天一样刚毅坚卓、不屈不挠、奋斗不止。同时,应该像大地一样容载万事万物。
人文化成,落实到人与人、国与国相处,就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出自《礼记·礼运》:“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是中华文明所一贯崇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是对人文化成的继承与发展。
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人文化成的核心思想,已经深深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应有之义。也正因如此,人文化成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华文明的灵魂。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