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的路径探析

2023-05-30郑文兴

当代体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德育体育

郑文兴

体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接触更为频繁也更为直接,这为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基础的运动知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文章分析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的路径浅谈了几点看法。

毛泽东同志曾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说道:“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很好地说明了体育与知识、德育之间的关系。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且凭借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成了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为学生传授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笔者在下文简要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优势,并探析了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路径。

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启蒙的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其性格特点以及行为习惯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思想认知都处于强化的阶段。由此可见,在该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纵观现阶段的学生成长环境,大部分的学生都出生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加上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的宠爱是十分的普遍的,这也就导致有很多的学生出现自私、骄傲等行为,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比如,有的学生对于长辈说话没大没小,在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些不正确的思想都需要通过德育来进行纠正。另外,学生受环境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精神,从小没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一般只要学生提出条件,家长都会尽力去满足,这也导致学生社会适应意识较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纠正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可以养成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的习惯,在体育课堂上通过德育的渗透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1.2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小学体育的教学定位越来越清晰,《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当中提到:在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德育为首要,这也为小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结合目前的教育政策,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的。首先,小学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主,而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克服很多身体上存在的局限,实现身体素质的突破,这一理念和德育教育的方法是相同的,通过身体上的锻炼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耐力和思维意志,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性格。其次,体育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空间较大,不会受到太多的束缚,这也使得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态度能够有效的表达出来。再次,体育课堂具有交往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会主动邀请学生进行动作的示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克服自己的一些缺点,同学之间养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习惯。最后,小学体育课程具有即时性的特征,教师在教学环节可以随时的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以上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体育小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2.1 体育学科具有鲜明德育特点

体育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该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从小学体育教材的性质上来看,有着非常明显的德育特点,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更为频繁、直接,教师在言传身教之中就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德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只体现在理论讲解上,需要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体育学科主要以身体锻炼为主,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总的来说,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性格,所以体育教学可以称为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2.2 体育教学活动涉及内容广泛

众所周知,体育学科所设计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这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众多途径。比如在观看国家队比赛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进行体育运动锻炼时,又能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可以说,体育学科包含了很多其他学科所不涉及的内容,能够有效豐富德育教育内容与渗透形式,在潜移默化之中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体育教育的内容比较多,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参与中得到全面发展。

3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的路径

3.1 根据教学需要针对性地渗透德育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渗透德育的载体。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渗透方案,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例如,在障碍跑的教学过程中,该部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技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中都有能力高低不同的成员,各小组之间需要自行安排上场顺序来进行接力障碍跑。一开始有些学生认为这样的比赛不公平,但经过“排兵布阵”之后发现,只要可以灵活调整接力顺序,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通过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使学生掌握了障碍跑的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3.2 立足學生身心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为中心,设计各种既有训练价值又有思想教育价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顺利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学生对丢沙包游戏并不陌生,但很多学生对该活动已经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对丢沙包的规则进行了调整,适当增加了游戏难度。传统的丢沙包游戏是投掷一个沙包,现在改为用三个沙包投掷,在圈内的学生需要相互合作来躲避“攻击”,一名学生被击中则全部被淘汰。通过对传统游戏的适当调整,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意识。

3.3 优化教学内容全面彰显德育特质

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来说,德育教育是无法单独进行的,而是应该将其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当中,保证德育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体育内容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知识,比如体育精神、合作品质、规则意识等,都是学生发展所必须要具备的德育能力。因此,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内容,通过优化教学的方式来展现德育的体质,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体育教学的特点来实施德育教育。例如,在开展“十字接力跑”的比赛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来制定游戏的规则。首先,为学生划定游戏的场地,在操场上画一个直径为10米的一个圆圈,经过圆心的位置,画一个垂直相交的十字线,然后在圈外画上一条起跑线。随后,将班级的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站在十字线上。在口令开始之后,第一个学生站在起跑线上逆时针旋转一圈,然后接力交给第二个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哪一个小组最先跑完一个周期,即为获胜。在比赛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因为兴奋和激动而忘记比赛规则,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犯规的现象进行规则的细化,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有利于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3.4 通过不同项目实施德育内容渗透

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来说,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形成基本的体育技能。因此,教师要结合不同的体育项目,不失时机地将德育内容渗透进去,实现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

(1)在器械体操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

器械体操的学习是小学体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于器械体操的学习是感兴趣的,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就小学体育的器械体操来说,并不是一两次的示范课程就可以让学生掌握的,其器械体操的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强化练习才可以收获效果。例如,在练习器械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手掌会因为摩擦而流血,有的学生还会出现从器械上掉下来的意外。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不怕辛苦、迎难而上的思想。在实践环节具体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在支撑跳跃的教学环节,大部分的学生身体素质是不用担心的,但是很多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畏惧不敢跳过器械;在跳高的教学环节,有的学生在杆子升高之后动作会发生变形……这些都是心理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项目的引导教学,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变得更加的勇敢、果断。

(2)在球类运动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

在小学体育球类项目的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将集体性和竞争性作为开展教学的核心,让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发挥,引导学生感受球类的比赛,主要考察的是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进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球类项目的学习而强化集体主义精神。在具体的实施环节,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地看待同伴所产生的失误、正确的面对对方出现的犯规问题,不能够有报复的心理等,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体现。

(3)在武术项目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

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环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出文化自信的特征。武术项目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更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小学体育武术教学中,学生可以掌握踢腿、拳、掌等一些动作,由于小学生的思想认知还未完全发育,在武术练习中可能会出现下手过重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要在课堂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武德,并且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结合一些典型的英雄人物,如“精忠报国”的岳飞,让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培养。

3.5 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自育能力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教师需要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智慧地将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及行为选择能力。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自育能力之后,能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由灌输性转为实践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例如,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会习惯性地为学生安排训练任务,然后在旁边看着学生进行练习,自己并不会主动参与到训练当中,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良好体育意识的形成。对此,体育教师严格进行自我要求,主动与学生一同进行体育锻炼,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自己也要严格遵守。久而久之,受到教师积极的影响,学生会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自育能力大幅提升,有效提升了抑郁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效果。

3.6 完善课堂评价实现德育有效渗透

课堂评价在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灵活应对课堂中的突发情况,能够打造出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在集体活动中的失败而相互埋怨,导致训练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此时,教师先对学生的竞技精神和荣誉感进行了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看清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动作技巧。随后,教师点出集体合作成功的关键是团结,要求学生在失败后先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完善体育课堂的评价体系,准确把握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使课堂教学拥有了更多的动态教育资源,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3.7 紧抓课堂规范制度进行德育渗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规则意识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在课堂中经常会作出一些不符合规则的举动,如随意走动、不按要求使用体育器材等,这不仅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安全健康。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要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及体育精神培养,以此来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紧抓课堂规范制度来进行德育渗透,既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又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例如,教师与学生一同商讨课堂中的相关制度,如集合的时间、上课时的服装要求等,充分聆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这更有助于学生积极服从所制定的相关的制度。当课堂制度制定完以后,教师和学生都要严格遵守,不管是谁,违反了相关的制度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以此来树立起课堂制度的权威性,并在适当的约束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完成德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4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全面落实好素质教育体制,需要将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获得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道德品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德育渗透优势,不断探寻多样化的德育渗透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学科的德育教育价值,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谢村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德育体育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