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新”背景下体育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3-05-30张华李梅

当代体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双新分层运动

张华 李梅

双新背景下,为各学科教学明确了方向,也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把握政策核心要义,在实践中探究一体化教学策略,将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科学融合,使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其体育综合素养的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学校课外活动,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及健康奠定基础。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更偏重于对体育项目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对于相关理论知识只是初步讲解,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学和示范、训练为主。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对体育训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科学训练及体能提升。需要教师积极探究一体化教学,以全方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1 “双新”背景下体育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体育一体化教学即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运动技能、运动原理及科学训练的方法,懂得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对体能的不同提升功能,使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有针对性和科学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体育一体化教学是基于新课改及双减下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挖掘其体育潜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 “双新”背景下体育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2.1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实施"以生为本"策略,既是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学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实施以生为本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和热爱体育的兴趣,同时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成效。生本教育理念下,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实现学生由被动到主动、个体到合作式的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体能条件、学习需求、兴趣特点等设计课堂教学,通过多元化教学,推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运动项目的原理及科学训练方法等全面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每位学生均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并基于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等科学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能力、知识与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及健全人格的人才。

2.2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2.2.1 科学设计做好分层教学准备

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基础、身体素质、心智状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给体育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策略开展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正确教学前,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训练,以使其关节肌肉得到拉伸和舒展,并放松心理,避免教学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消除学生紧张心理。基于学生体能、运动心理的差异化,教师需要提前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能力、内容、标准要求不同的训练,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课堂教学中,以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2.2.2 结合学生实际实现科学分层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围绕教材设计统一的教学内容,按照先讲解、示范和学生进行训练的模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从训练强度、教学内容、训练时长、评价方式等实施相同的要求。导致能力强的学生能力提升需求得不到满足,体育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需要教师基于学生健康发展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一是具有良好体能条件、体育基础和自主、合作及协调能力强的体育优等生;二是体能条件普通但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三是体质较差、缺乏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没有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学生。如,在篮球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三个能力、力量、技巧及合作力等内容不同的教学,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2.3 创新教学实施教学内容分层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对于课堂学习训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同一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学生不同层级,设计分层教学内容、训练标准、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足球分层教学中,体能素质好、技能熟悉且善于协作的学生,可对其进行团队配合式地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默契度和合作能力;对于身体较弱、缺乏耐力且足球基础技能不熟练的学生,可进行耐力训练及基本动作的技巧性训练等。通过内容分层教学,使所有学生均能得到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得,激发其体育学习兴趣,使其在快乐的训练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4 以教学评价为标准进行分层

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明确自我体育学习不足与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自信心和体育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需要教师基于分层教学的内容、学生完成情况、学习过程表现、能力提升状况等进行分层评价,使各层次学生均能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得到鼓励与帮助,实现能力素养与自信心的提升。

如,针对体育优秀生,教师可着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努力探究更高水平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品质和体育精神;针对中间层学生,可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不断克服不足,向优秀生靠近;对于体育学困生,教师要施以鼓励和帮助,增强学生自信心,找到学习技能与方法,提升意志力。分层教学评价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能动性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和能动性展开体育学习和训练,使其不断克服不足,向更高目标挑战。

2.3 激发兴趣,主动参与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必须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些运动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可以发自内心热爱运动,主动坚持体育锻炼。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基于学生喜爱运动、探究心强、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使其全心投入训练活动,从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增强其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教师可将游戏化教学应用于课堂,以适应学生爱玩的天性,如,在课堂教学的热身训练中,可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完成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使其关节和肌肉得到很好的放松;将民间游戏跳房子引入教学,改变以往游戏中更多的单脚跳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四肢的平衡力及双脚的弹跳力,使学生在游戏中锻炼,在锻炼中游戏,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可针对学生运动设立各自的成长手册,引导学生针对当日运动记录运动轨迹,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发育成长,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4 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应用能力和实践精神,教师需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切实发挥体育运动对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作用。

2.4.1 启发式教学提高运动自我控制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规律、运动内涵,了解运动技巧,教师可在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计生动、富于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并多使用大家有什么看法、对不对、为什么等来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学。如,在中长跑内容教学中,教师可首先设计如下问题增进学生对项目的思考:通过中长跑训练能够增进人体什么素质、中长跑训练包括哪些关键技术、弯道跑有什么技巧以及如何克服中长跑中的极点?通过问题启发,使学生在增进运动了解的基础上投入学习,更有助于其做好身体和心理的准备投入训练。训练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中长跑中思考如何克服过程中的生理、心理上的痛苦,使学生形成不轻言放弃、坚持到底的意志力。

2.4.2 逆向教学提高学生运动实战能力

逆向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及目标,由后到前进行教学,使学生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探究知识与技能的方式。逆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提高其对运动的实践能力。如,在篮球项目的教学训练中,通常教师会先展开单项技术教学和训练,然后进行技战术组合训练,再进行完整的篮球整场技战术应用和组合。但是,逆向教学模式也有其不足,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篮球运动,特别是在大量重复的单项训练中会感到枯燥,难以保持训练热情。这也导致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较弱、动作有失规范,为其后续篮球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易产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篮球运动是一项系统的、具有较强对抗性且对学生动作协调性和规范性、配合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项目,需要大量的基础性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巩固运动技巧,发展运动智慧。

在运用逆向教学法进行篮球训练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综合技战术水平的培养,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篮球意识,并在比赛中基于场上的实际情况,能够快速确定战术和运用技术提高实战能力。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NBA 职业篮球比赛的精彩视频,为其讲解场上战术及配合,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循环比赛,最后,再结合比赛中的具体场景,对学生进行传球、上篮等单项教学,然后再进行比赛演练。通过教学、实战、总结、再比赛的循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熟练运用和实战能力,并对篮球运动及其魅力形成深入的感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人作战和团队配合能力,教师可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以使学生感悟到篮球精神,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如,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篮球比赛很重视集体意识和团队配合,为什么要避免单打独斗,这对于球队的整体配合会产生什么影响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及应用能力。

2.4.3 模仿式教学提高学生动作掌握要领

模仿式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有效方法,也是使学生把握体育项目内涵、科学原理并展开正确运动的教学方式。通常由教师进行示范和讲解,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传统的解析、分解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运动项目形成整体把握,但难以使学生感知肌肉的变化,以及建立良好的空中概念。如,在武术项目的教学中,由于动作多变且复杂,学生难以准确掌握各动作。需要教师及时指出,使学生意识到错误所在,不断规范和完善。通过模仿式教学,教师可再现学生对武术动作的完成过程、细节,并展现学生不规范的地方,帮助学生对正确的动作形成概念,通过正、误展示,使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并得以强化。

2.5 创新课堂,激发兴趣

2.5.1 结合其兴趣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体育教学中,要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训练热情,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以促进趣味课堂的构建:一是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二是保证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性,构建轻松、探究性强的教学氛围;三是构建体育教学实践平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从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如,在跑步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规范学生的起跑姿势,这一动作需要反复的训练,但如果教师在每一次教学中,都采取同一种先以标准姿势起跑、再开始加速这种方式训练,就不免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探究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很有必要。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创设跑步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播放他们感兴趣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或奥运会中运动员跑步比赛的场景,并通过慢镜头播放,使学生清晰观察运动员从起跑到冲刺各个动作,掌握跑步的技巧及自己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5.2 结合其认知规律实施有针对性教学

学生因其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在体育学习中很容易分散精力。需要教师把握其认知规律实施有针对性教学,以不断优化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学习状态。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场地、器材进行自主训练活动,并对学生的训练给予点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其运动实践水平。如,在跳高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学生的体能情况和认知规律,对不同学生采取有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各自的场地进行高度不同的训练,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跳高的技巧和方法。

2.5.3 基于其能力需求培养自主锻炼能力

学生体育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兴趣和运动驱动力,使学生树立终身保持运动和锻炼的意识。需要教师结合学生体育能力及素养的提升需求,激发其热爱运动、主动运动的能动性,从而养成长期坚持独立锻炼、科学运动的良好习惯及自控能力。如,在进行拍球训练时,教师可设计游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进行前拍和后拍的同时,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探究更多有趣的拍球法,使学生从中感受运动的创造乐趣,激发其自主锻炼的热情。

3 结束语

体育作为增强学生身体机能素质、辅助其他学科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新课改的导向要求得以落实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应不断采纳多样化、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新课改人才培养计划与体育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實施一体化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体能条件,符合其运动规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通过构建系统性的体育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并能够遵循这些规律,坚持长期运动和自主锻炼,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使学生在五育领域得到综合发展的,实现体育教学育人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1.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2.四川省成都市草堂小学)

猜你喜欢

双新分层运动
“双新”视阈下福州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实施情况及思考
“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